齐鲁制药(海南)董事长刘文民:让“海南好药”走向世界
“人才建设是目前公司重点战略。我们的研究院目前有各类人才120人,到2022年底,我们将扩招高端人才至200人,争取引进海归博士30至50人,我们将加大科技投入,立项一批高科技产品,逐步实现智能制造现代化生产,争取早日实现过百亿产值目标。”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民介绍。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成长迅速,特色和优势凸显。随着自贸港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海南以产业链布局生态链,以生态链提升创新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聚链成势,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产值从2008年的80余万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33.22亿元,年平均增速89.28%……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是海南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齐鲁制药在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方面卓有成效,在疫情影响之下,依然呈现逆势上扬之势。
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成长的关键是什么?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作为海南医药龙头,公司制定了怎样的发展路线?面对疫情影响,齐鲁有何发展经验可以分享?就此,记者专访了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民,透视这家企业的发展密码。
记者:早在1988年,齐鲁制药就在海南成立销售公司,1992年您作为齐鲁制药的代表来海南开拓市场。从2005年决定再建厂到今天已经成长为海南省医药产业龙头企业,您带领公司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去年齐鲁的产值超过33亿元。能否谈谈这份成绩单背后的故事?
刘文民:齐鲁制药海南公司建厂以来,一直坚持“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特别是在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落地以来,我们发展还是比较快的,2021年产值是33.22亿元。在严峻复杂的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之下,实际上整个行业下行压力较大,我们能够实现增长非常难得。
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我们这几年在项目和产品上的储备。我们一直在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近些年我们共研发成功了35个新产品,其中包括国内首仿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片,采用国际领先纳米技术研制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国内唯一被中国、美国两国药监部门列入参比制剂目录药物奥沙利铂注射液等等;我们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海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海口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其次,我们坚定地走国际化发展路线年拿到通往国际高端市场的敲门砖,我们在国际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抢到了一席之地。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有多条生产线和一个高端智能项目在建设中,预计在明年就会建成。去年,我们建成了一个高端制剂生产线年实现逆势增长贡献了很大力量。当然,在国家集中采购改革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的背景下,我们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的集中采购,并且争取逢标必中,也为我们贡献了收益。能够顺应趋势,争取红利,这对一家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您多次提到,医药产业首要的就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做好医药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在抓质量方面,齐鲁制药做了哪些努力?
刘文民:药品虽然是商品,但又不是一般的商品,因为药品关乎人类的生命健康,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产品不能有任何的问题,并且在质量方面要精雕细琢。发展到今天,质量合格、产品过硬已经是我们公司发展壮大的公开“法宝”,我们希望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小岛也能出好药”。
其实对质量的高要求可以从我们建厂的定位说起。我们是齐鲁集团出口制剂的生产基地。医药行业在国际上认可的最高标准是美国FDA认证,我们早在2014年已成为海南首家通过美国FDA、欧盟认证的制药企业。去年,我们出口美国市场3700万支注射剂,口服制剂1200万片,这个出口量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是比较少见的。从2016年到现在,我们出口到美国市场的产品没有收到一个投诉。当然,我们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更大,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肯定。
而之所以能够确保高品质,科技创新是关键。我们一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一方面不断引入高端设备,尽心尽力把每一粒药的质量做到极致。目前,我们生产线的核心设备都是国内外先进水平,比如从德国进口7台流化床设备,一台就高达一千多万元,常用的检测设备从美国进口,有七十多台。去年,我们共投入2.9亿元到研发领域。
记者:您见证和参与了海南几十年的发展巨变,是医药产业探索者、建设者。您认为,海南医药企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
刘文民:海南自建省以来,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最大感触是,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多限制。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医药产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是符合自贸港的建设规划的。
具体来看,医药产业在研发制造、流通销售等领域出台的准入政策都十分优渥,各类税收政策红利也加快释放。以我们企业为例,我们七位海归博士、三十多位硕士,不论是落地签证、人才政策,还是15%个税优惠,都享受到了自贸港带来的好处。在企业税收红利方面,不仅享受到15%企业所得税优惠,我们医药产业需要进口的仪器、设备、原料、耗材是很多的,以前都需要缴纳关税,随着“零关税”政策的落地实施,大大节省了各类成本。
记者:把握好自贸港建设新机遇,及时转型升级,成为行业新课题。您心中的自贸港医药产业图景是怎样的?
刘文民:近几年,海南已然成了发展培育医药产业的沃土。海口正打造千亿级高端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我对此充满期待也信心十足。
作为海口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海口正加速汇聚形成国际医药研发基地和临床试验基地,有步骤地推进国际医药进出口结算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同时,海口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培育打造海口新药谷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新加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过仅用20年的时间。虽然目前海南医药产业总体规模还不算大,但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打造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是一定能够完成的,而且实现这一目标不会很遥远。
记者:疫情的影响波及到各行各业,有观点说,对于医药行业来说,疫情是一场“危机”,但“危”也伴随着一定的“机”。您认为行业的“危”和“机”分别体现在哪里?
刘文民:疫情确实对制药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一些是正面的,有一些是负面的。一些企业因为生产与疫情相关的产品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比如国内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的市场产值增量明显,新冠疫苗的生产也给一些区域的医药产业带来机遇。对于生产抗菌素企业居多的海南市场而言,感冒人群的减少相应地降低了抗菌素的使用需求,导致海南医药产业出现了下滑。
但是从长远看,海南医药产业一定能够化“危”为“机”。从宏观层面看,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化,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行业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从现实形势看,在自贸港发展的背景下,海口医药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医药企业要抓住区位优势、研发创新优势、产品优势等,驱动自身加快成长。
刘文民:我们在2005年建厂,2006年就建成完工,这期间的困难不仅是建厂条件的艰苦,还遇到国家对医药产业整顿,全国所有药品文号停止审批的困境。最多的时候亏损了一千多万元,一直持续到2008年我们才实现了盈利。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够挺过来?首先得益于集团公司的科学谋划以及海南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当然,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是需要企业自己不断提升内力,树立起对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我们企业最困难的那段时间,没有效益,还要给技术工人发工资。但是我们员工并没有闲着,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加大培训,开展模拟生产,不断调试设备,随时准备出击。2008年,药品文号审批恢复,我们成为当时全国6000多家药厂中唯一一家没有退审、所报产品全部通过评审的厂家,各项业务迅速走上正轨。
信心比黄金珍贵。对于医药企业而言,应该相信我们从事的产业是为人类健康谋福利的事业,是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每个产业都有经济周期,受外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说旅游业,海南的旅游业发展是非常好的,但是疫情造成了低谷。而医药就不存在这种经济周期的问题,不论经济情况如何,医药产业都有市场空间可以开拓。企业要做的就是积极应对国家医改政策和行业变局,加大创新,唯有创新,才能使我们弯道超车。
刘文民:集团给我们的愿景是,加速把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建设成为高科技、国际化的中华民族伟大企业。面对得天独厚的自贸港政策和海南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我们将抢抓机遇,坚持“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步伐。
人才建设是目前公司重点战略。我们的研究院目前有各类人才120人,到2022年底,我们将扩招高端人才至200人,争取引进海归博士30至50人,我们将加大科技投入,立项一批高科技产品,逐步实现智能制造现代化生产,不断扩大公司国际化步伐,拓展公司国际版图。在2025年自贸港封关之前,我们会做好准备,用好产业政策,争取早日实现过百亿产值目标。
记者:您曾说,“利润有价,责任无价”,企业家精神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勇担社会责任。除了在公益事业上持续性支持海南,对于海南医药行业发展,您将引领行业做哪些探索和努力?
刘文民:企业家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家国情怀是企业发展进步、技术革新的关键要素,也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隐形力量。
对于我们齐鲁制药来说,我们的责任不仅在于推动经济、创造就业、员工成长、公益慈善,我们还一直在坚守的目标就是做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的好药。
大家都看过《我不是药神》,很多得了肿瘤、白血病的患者没钱医治,只能等死。我们要打破垄断,把药瓶子牢牢的攥在我们的手中,如果抓不住,可能我们得了病就像电影描绘的一样,得不到医治或者得到医治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
我们2016年12月上市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片是类似电影《我不是药神》的重大药物。该产品历经7年研发,国内首家上市,并首批通过一致性评价,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迫使原研药价格,从5000多元/盒降价到547元/盒,成为了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药。
看到很多肿瘤患者因病致贫,我们通过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向社会发起的“爱的续航-肺癌患者援助项目”,该项目2017年开展以来,已经捐助患者价值3亿余元的药品,国内2万多贫困患者因此受益。
对于海南医药产业而言,人才建设、科技投入、金融支持、政府助力,对于产业升级都至关重要。希望在自贸港政策吸引下,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医药行业从业者来海南,越来越多优秀企业聚在一起,相互促进,抱团成长,一起让“海南制造”走向世界。
企业名片: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是齐鲁制药集因在海南打造的 “出口制剂生产基地”,是海南省政府实施“大企业进入 大项目带动” 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公司建立于2005年,厂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10亿元,致力于抗肿瘤类、心脑血管类、小分子靶向药物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并逐步形成品牌优势。公司是全国知名的抗肿瘤类、心脑血管类药物供应商,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南省小分子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项经营指标居全省医药行业领先水平。
- 标签:新海南客户端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海口发布美兰机场离岛br人员服务保障工作通告
本报海口8月14日讯(记者习霁鸿)为保障8月15日起滞留旅客安全有序离岛返程,8月14日,海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关于做…
- 头版头条+1个跨版+7个整版!海南日报一周重磅讲述三亚故事!
- 疫情速递丨海南省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 将增强保供力量确保末端配送
- 预告丨今天18:00海口将举行今年第二十三场(总第62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 海口13所幼儿园通过市级幼儿园等级评定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直播海南什么频道)
- 以实干扛起省属国企“排头兵”责任担当
- “妈妈又去打小怪兽了”
- 三亚市教育局关于br限期领取质保金和工程款业务的公告
- 加快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推动省属国资国企跨越式发展
- 央企重组整合再提速br国资委明确改革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