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资讯  资讯

海南自贸港第九批制度创新案例集中发布

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九批制度创新案例

新闻发布会

彭太华: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九批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常务副主任王磊,省国资委主任马咏华、省科技厅副厅长韦勇、省教育厅副厅长陶洪建、省公安厅一级巡视员江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鸿涛、海南海事局副局长效国良、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主任何先英。

下面,首先请王磊先生给大家介绍第九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案例相关情况。

王磊: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又来到新闻发布厅,发布第九批制度创新的案例。应该讲这一段时间以来,全省上下都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海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各市县、各部门你追我赶,形成了争创制度创新非常生动的局面。

今年以来,各市县、各部门踊跃上报了一批制度创新的成功,主要有28家申报45个制度创新的案例。

在这45个制度创新的案例里,我们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评估论证,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上报了海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6项制度创新的案例。6项制度创新案例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联审联检一体化。主要由省科技厅、省公安厅共同提供。

二是社保关系转移“一次申请、全程代办”。主要由省社保中心提供。

三是“空地组网”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主要由省国资委、省委军民融合办、省交通厅、三亚市共同提供。

四是船舶登记“一事通办”。主要由海南海事局提供。

五是“五位一体”园区成片开发流程再造。主要由省教育厅、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陵水县共同提供。

六是临床急需进口药械多方协同追溯管理。主要由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省卫生健康委、海口海关共同提供。

我前面的介绍只是点个题,后边还请各位记者朋友向这些案例的主创部门进行提问,谢谢大家!

彭太华:感谢王磊副秘书长的介绍。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在提问前先通报一下所在媒体的名称。下面有请记者提问。

央广:海南版“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与原有的“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对比做了哪些升级改造?使用海南版“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申报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业务的流程?

韦 勇:(一)新升级的“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申报信息界面在原申报工作许可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办理工作类居留的信息要件及相关材料,外国人聘用单位可使用互联网登录系统同时申报《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与《工作类居留许可》业务,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即可申请办理该两项业务,避免了材料的重复提交,减少了跑腿次数。

(二)申报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业务的流程:一是聘用单位在线登陆系统并注册,在线填写申请信息,并提供相关电子材料。

二是聘用单位在申请工作许可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填报出入境联办业务。

三是外专部门线上受理的同时,已在系统填报出入境联办业务的申请人携带办理工作居留所需纸质材料至公安出入境部门现场录入信息,提交材料。

四是外专部门线上审批通过后用人单位现场提交办理工作许可纸质材料,领取《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公安出入境部门审批通过后,申请人现场领取《工作类居留许可》。

新海南客户端: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联审联检一体化政务服务便利化体现在哪里?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什么效果?

江 伟:(一)为有效解决外国人来海南工作办理相关手续繁杂、耗时较长的问题,我省主动谋划、积极协调,推动建立外国人工作、居留联审联检一体化平台。该平台可同时受理由省公安厅负责签发的居留许可和由科技厅负责签发的工作许可申请材料,同时开展联合审批工作,实现了线上“一网申请、一网通办”,解决了在琼工作外国人“来回跑”的问题。同时,针对选择到窗口办理手续的外国人,我们将分属两个厅的业务进行了整合,对多个受理窗口合并为一个窗口“外国人工作、居留办理窗口”,即受理申报材料又发放工作、居留许可证,实现了线下“一窗申请、一窗受理”,解决了在琼外国人“多头跑”的问题。此外,无论是线上或线下(窗口)的申请,均可实现“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审批”,突破了过去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部门审批的局限和弊端,实现在琼工作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跨部门“一站式”审批,解决了在琼工作外国人在不同部门“多次等待审批”的问题。

(二)该项制度创新通过信息共享、联审联检,实现了三个“优化”。一是优化了申请流程,实现了信息共享。外国人聘用单位可一次性提交工作、居留证件申请材料,避免多次重复提交材料,减少了外国人来回跑次数,大大简化了重复提交的申请材料。二是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外国人工作、居留联审联检一体化平台打通了部门职能壁垒,实现了申报信息共享,审批人员可同时在一个系统审阅申报材料,同步开展审批工作,实现了联审联批。三是提升了满意度,优化了营商环境。实施制度创新以后,海南对在琼外国人申请工作许可、居留证件基本做到同步申请、同步审批,审批时间一般不超过7个工作日。为外国人在琼工作、投资、创业提供了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提升了在琼工作外国人的体验感、满意感、幸福感。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中心:请问引进人才社保关系转移“一次申请、全程代办”这项制度创新将会给人才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便利?

何先英:我们开展这项制度创新,目的就是疏通当前人才引进社保关系转移过程中的一些堵点、痛点,为人才来海南创业就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具体来说,人才将会从这几个方面感受到便利:

一是程序简了。过去养老、医疗关系转移是两项业务,制度创新后,我们打包成“一件事”,申请人填一张表到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同时,一次申请,全程代办。按照原来的社保关系跨省转入流程,参保人需要回外省原工作地养老、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办理转出手续,然后再在海南提交转入申请。实施制度创新后,人才引进到海南,只需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交转入申请,填写“一表一书”(《社保关系转入申请表》和委托书),剩下的环节全部由经办机构全程代办。过去跑多次、跑断腿,现在最多跑一次。

二是用时少了。通过将两项业务打包成一件事、实行“一次申请、全程代办”等创新,为引进人才社保关系转移节省了时间。另外,我们还在经办环节实施容缺办理。过去,办理社保关系转移需要信息表、社保基金都已转入且匹配无误才能办结。实施制度创新后,只要收到申请人的转移信息表,就可以先行办理、视同办结,对基金转移进行事后跟踪,大大压缩了办结时限。这样我们就为引进人才社保关系转移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体现了“自贸港速度”。实施制度创新以来,平均办结时限只需4天,办结时限压缩90%以上。

三是体验好了。海南社保关系转移创新模式,有力提升了引进人才的方便感、体验感、获得感,吸引了更多人才来海南创业就业。截至目前,全省就有10756名引进人才申请养老保险转入、7061名引进人才申请医疗保险关系转入,两项办结率均达到100%,为全国社保关系转移提供了海南方案、贡献了海南智慧、创造了海南速度。

中经新闻联播:海南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对海南自贸港建设营商环境的优化方面有什么帮助?此外,在刚刚结束的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中,也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海南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体系中相关的科技成果水平如何呢?

马咏华:(一)进一步放宽空域管制,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赋予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任务和使命。海南以省属国资国企为抓手,布局建设全省20个不同类型的通用机场,构建海南通用机场网络,打造全省通航“县县通、一小时工作圈”;在全国率先建设完成首个覆盖省级区域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区和首个军民航双认证的通航飞行服务站,填补了国家空白,实现了海南低空管控有序;通过“空地结合、立体保障”的低空飞行管控服务运行体系,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海南通航用户提供一站式飞行服务,确保海南低空通航飞得起来、飞得简单、飞得顺畅、飞得安全,为通航企业进入自贸港探索、培育海南自贸港特色通用航空产业经济构建了高效的“营商环境”“创业环境”。

实际上通航产业市场需求特别大,这些年中央一直有部署,但是在全国的发展情况不是很理想,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低空空域的管制目前有很多制度体制的障碍,那么中央曾经布置了多个省市对低空空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目前,海南率先取得成功,那么海南的低空空域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的低空飞机要起飞不需要提前一周申报,我们当天申报当前起飞,甚至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打个电话申报飞机就能起飞,这就是低空空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有了这么一个成果,整个低空经济就会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所以全国的通用航空公司都非常愿意到海南来发展,这也是通用航空发展最好的一个市场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已吸引60余家科研、培训、通航服务、应急救援等企业进驻海南。截至2019年底,海南通航飞行服务站持续不间断运行2312天,累计受理飞行计划78万余架次,日均服务341架次,服务飞行时长7万余小时,受理紧急救援计划610架次。2013年海南通航飞行服务站运行以来,海南通航飞行小时年均增长率达15.75%,是全国年增长率的近两倍。前段时间中央空管委的领导到海南视察时说到,海南的低空经济,就是通航产业这一块,不是到了井喷前列,是到了火山爆发的前列,这就说明海南的低空空域改革的一个成功,对海南的营商环境和将来的低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给大家举个最近几天刚刚发生的生动案例,10月29日下午,一艘货船在广东湛江海域翻沉,5名船员落水。救援直升机从海口甲子机场紧急起飞,抢距离、抢时间、抢生命,成功将5名船员全部救起。在海南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体系的强力保障下,通过地面通用机场组网保障和空中飞行服务保障,大幅度提高海南航空应急救援保障救援效率,更大程度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在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办公室、海军参谋部航空兵局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国家低空空管理试点改革要求,由省属国资国企组织实施,联合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针对制约我国通航产业发展的空域管理模式不科学、飞行协调关系复杂、服务程序不够规范、技术手段相对滞后等主要问题,合力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设计和构建了低空通航飞行服务保障系统,完成了海南地区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的系统和体系集成。

2020年10月9日,我省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空管委、空军、海军、民航局等40余名专家领导,在海口甲子机场召开了“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关键技术及海南示范区建设”科技成果鉴定会。通过院士、专家的鉴定,在基于公网的低空监视技术、通航“低慢小”飞行器数字身份电子标识系统技术、低空空域划设和仿真评估方法等方面有重大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南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体系为通航监管部门、通用机场、通航企业提供了先进、便捷、高效的低空空域管理技术服务,极大地提高了低空空域使用效率,有效保障了低空飞行安全,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中宏网:船舶登记一事通办的制度创新点有哪些?实施效果怎么样?

效国良: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问,据数据统计,在世界贸易中,海运占国际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二,占我国进出口货物总量的90%。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省份,海运将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进一步优化航运运营环境,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要素向我们海南集聚,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海南海事局按照国务院放管服的总体要求,结合海南自贸港航运事业的发展实际,创新如下制度:

(一)船舶登记一事通办制度,是海南海事局优化航运营商环境,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一项制度集成创新成果。主要是将船舶登记及相关联的20余个审批事项作为“一件事”来开展审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便利企业船舶尽早投入营运。从今年4月份开始试点运行,10月份已正式实施。创新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一窗办理:申请人可在海南海事部门任一政务窗口提交申请,由该窗口负责统筹协调办结各个事项,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

二是协同审批:受理窗口统筹协调4个层级的职能部门,同步开展审批工作。同时实施绿色通道、容缺后补等政务服务机制,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制度,一站式办结所有船舶登记服务事项,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重复申报材料31项,办理时间由52个工作日缩小到7个工作日。如果说申请人前期准备比较充分,材料提供得比较完善,我们可以做到当前申请当前办理。

三是无缝衔接:一方面统筹登记前后各类海事政务服务事项,集约高效办理;另一方面主动与船检机构、交通港航等部门对接并提供船舶证书信息,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认,变审批中的相互前置为相互衔接,做到政务办理无缝衔接。

四是全程服务:将静态审批与动态服务相融合,专人对接、跟踪审批情况,为申请人提供全程服务,高质量地完成船舶登记工作。

截止目前,船舶登记一事通办制度实施已经日益成熟,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比如我们高效完成了“探索2号”科考船的登记工作,保障了国家深海科考外交报备;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的当天,就完成了首艘自贸港船舶登记,实现了自贸港航运政策率先落地。目前已经办理了6艘自由贸易港船舶登记,其中包括国内登记最大的31.9万载重吨“的远华洋”轮,在船舶建成当天就办结所有海事、船检、交通港航政务服务事项,创造了船舶登记工作全国新纪录。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五位一体”园区成片开发流程再造的创新点在哪里?实施之后有什么显著效果?

陶洪建:有三个方面的创新点。

第一个创新是,创新了前期工作“一体化”采购模式。将分散采购转变为集中采购,将各环节上百个服务采购项目打包为1个项目,“化繁为简”,提高效率。

第二个创新是,对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并联”式操作。把传统模式下“串联”进行的有关事项,调整为“并联”推进,集中采购确定中标机构后,各环节同步推进。

第三个创新是,发挥中标企业联合体“内部协同”关键作用。把不同职能部门、建设主体和服务单位之间“外部沟通”转化为中标企业联合体不同团队之间的“内部协同”,不同团队的工作互相补充、互为支撑,协调和沟通效率明显提高,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是,大幅减少了项目前期工作时间。试验区2019年11月底确定了概规中标单位,到2020年4月就完成了控规批复和首批9个项目的可研报告批复,8月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据测算,前期工作累计缩短时间19个月以上,创造了园区成片开发的“自贸港速度”。

其二是,有效减少了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出。新模式下,各项服务费用由单项收费变为“团购”收费,不但引入了知名服务单位,而且服务费用也在国家标准下浮11%-26%。

其三是,有效减少项目廉政风险。一方面,在“一体化”采购新模式下,对参与竞标企业联合体的要求显著提高,企业内控更加严格,有效减少了企业廉政风险;另一方面,将上百次服务采购招标,合并为一次服务采购招标,也减少了采购的环节数量。

其四是,有利于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实现“流程再造”,改变了传统的控规指导修规,修规指导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模式,在修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控规编制团队进行修改完善,在方案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修规编制团队进行完善,利于提高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协调性、一致性和互补性,避免了“相互打架”,提高了规划和设计成果的准确率。

国际旅游岛商报: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实现了全过程的监管,现在特许药品也可以带离园区使用。想请问省药监局,患者带药离园之后的服用情况可以在药械追溯平台上实行监管吗?此外,药械追溯平台也上线试运行一段时间了,从这段时间的运行情况来看,有哪些有促进作用,还有哪些需要优化完善的部分呢?

刘鸿涛:(一)特许药品带离园区后的服用情况我们是可以通过追溯管理平台进行监管。今年的3月27日,《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带离先行区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印发,是特许药品使用政策的又一突破。在患者备案承诺的基础上,经省卫健委和我局审批,允许患者带合理自用的口服药品离开先行区使用。患者在每次取药服药时必须通过手机上的腾讯小程序将用药视频上传至追溯管理平台,我们工作人员会通过系统后台对患者服药情况、病情、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跟踪,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同时也确保特许药品不流弊。追溯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提醒患者到点用药及一些注意事项的提示,既管理又服务。

(二)药械追溯服务平台是为了实现对特许药械进口使用全过程追溯管理而开发建设的一个全新的智慧监管系统,覆盖特许药械使用申请和实际使用、监管部门申请受理及审核批准、采购代理公司的运输和质量管理、海关的通关和保税仓储管理、患者的跟踪随访和不良反应监测,以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多个环节,随着先行先试政策不断完善,追溯平台也需要不断完善,来满足各个环节的需要。

首先,药械追溯服务平台协助实现了多部门“并联式、不见面、极简化”的行政审批。正常情况下,特许药械使用从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到药监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的受理、批准,到采购代理公司的采购运输、到海关的通关、出保税仓,再到患者治疗使用,全过程至少需要20多天。为了进一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海南相关监管部门依托追溯平台,将原先的“串联式”审批过程优化为“并联式”审批。各部门在追溯平台上实现同步受理审查,采用电子签章技术,实现线上“不见面”的极简审批,将之前平均27天的审批等待时间缩短为平均3天。

其次,药械追溯服务平台的使用为特许药械“管得住、放得开”提供切实抓手。药械追溯服务平台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药械流转全过程可定位、可追溯且数据不可更改;特许药械使用监管也由原来全部由工作人员现场监管变为信息化全实时跟踪、智能预警,再根据风险情况实施现场检查的智慧监管,既节省了行政成本,又提高了监管效能。

随着海南自贸港和乐城先行区的快速发展,特许药械使用量不断增大,监管部门都面临着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特许药械追溯管理平台也在必须根据各个部门的需要,在使用、审批便利化,数据统计分析准确化、智能化、以及功能拓展等方面不断优化,以不断适应先行先试发展的需要。

海南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出了“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社会各界制度创新工作高度关注,下一步,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如何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制度创新工作?

王磊: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补充发布一组数据,这组数据本来是在开场白里写到的,但是我刚才是想着尽快的把我们主创的单位推出来,所以我这一组数据就放到这里面来补充发布。

截止目前4.13以来,海南省累计推出了91项制度创新的成果,这些制度创新成果的落地实施,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全省市场主体的活力,而且有力地助推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顺利开局。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省共有市场主体113.14万户。2020年1-10月新增市场主体23.47万户,同比增长25.17%。2020年6月1日总体方案发出后至10月31日,新增市场主体数量14.52万户,同比增长率15.96%;新设外资企业数量281户,同比增长80.86%,特斯拉、中国航油等一批重量级企业抢滩海南自由贸易港。自今年7月1日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新政实施以来至10月31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121.3亿元、件数1296.7万件,购物旅客222.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13%、138%、78%。2018年4月13日以来,新设央企在琼业务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从2018年50亿元增长到2020年1-8月1056亿元,增长超20倍。这些靓丽成绩单,这些制度创新的成果,离不开我们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和媒体大力的宣传和推广,更离不开我们省直各单位、各市县的共同努力工作,下面我再回应一下刚才记者的提问。

前面的工作应该说成绩斐然,成效显著,对下一步如何更改质量更高标准的推进制度创新,特别是深入开展制度集成创新,省委、省政府进行了多次的研究部署,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印发了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这里面我概括的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一下,下一步重点的方向:一是聚焦国际最新经贸规则、国内外先进经验、海南特色优势开展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发力点和突破点。在推进制度创新过程中,我们将瞄准最高水平开放的发展目标,主动对标国际最新经贸规则,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结合海南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高质量高标准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自由贸易港。二是聚焦最重要、最紧迫、最难啃的改革重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一项全新事业,在发展进程中肯定会面临不少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将牢牢聚焦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最重要、最紧迫、最难啃的“硬骨头”,以制度创新成果破除改革推进中的“拦路虎”、政策运行中的“打空转”、项目落地中的“肠梗阻”。三是聚焦自贸港发展重点方向、优势产业、核心政策进行制度创新。为进一步明确制度创新的重点方向和工作任务,我们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建设方案》和“三区一中心”建设战略,制定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年)》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任务清单(2020-2022)》。下一阶段,我们将紧扣《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任务要求,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以制度集成创新把自贸港建设的“施工图”变为“实景图”。四是聚焦系统集成、先行先试、协同高效开展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我认为,制度集成创新相比制度创新具有更高标准的要求、更为丰富的内涵、更深层次的创新,可以说,“制度”是载体,“集成”是方法,“创新”是要求,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大胆创新,更加注重资源整合、统筹协调、系统集成,更加注重自上而下的改革推进和自下而上的基层实践,更加注重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穿透式制度集成创新。以制度集成创新的成果,来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行稳致远,久久为功。

彭太华: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海南省新闻办公室;海南发布

王元君

审核:梁玉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