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声声唢呐情
近30平方米的空间里,满地堆放着长形木头,还有3台数控机床,高速运转的马达发出轰轰声响。丛洋和父亲丛文新是这里的“掌柜”,他们忙碌其间,或为新制的唢呐打磨内膛,或调音。
泛黄的编织手套、简朴的衣着、发旧的眼镜……这对父子看起来与一般的工人无异。细细聊开,才发现,沉淀在他们过往人生里的,是一段跨越三个世纪、传承六代的唢呐传奇。
操着一口纯正的东北腔,显然,丛氏父子二人不是海南本地人。2021年4月,丛洋从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通过人才引进到海南大学,从事唢呐教学科研工作。此行,他为的是唢呐,但他从东北老家带来的,不仅是唢呐,还有整个丛氏家族与唢呐的不解之缘。
如果非要追溯时间,那丛氏家族与唢呐的故事可以从清末说起。“我太爷爷曾在鼓乐班当学徒,学会了唢呐演奏和制作,现在算起来,我家从清朝末期就开始演奏和制作唢呐了。”今年72岁的丛文新说起唢呐,言语间满是自豪。
作为丛氏唢呐传承人,丛文新自记事起,就听着爷爷和父亲吹唢呐。时至今日,丛家传承下来的唢呐,已有上百年历史,多数已经开裂坏掉,但仍被丛文新小心翼翼珍藏着。这一支支唢呐,凝结着丛家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缩影。
“在那个年代,吹唢呐并不是什么骄傲的事,甚至会被人看不起。”丛文新回忆说,父亲和爷爷为了糊口饭吃,村里谁家有婚丧嫁娶的事,他们就去吹一段。“运气好时,碰到人赏几个钱,大多时候,是吃别人酒席剩下的冷饭,日子过得苦啊。”
出生于唢呐世家,丛文新从小对唢呐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小时候,父亲吹唢呐,我就在旁边听,听着听着,竟能把调哼出来了。”丛文新说,不过,一生贫苦的父亲,却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他接着走这条路。
“他一直希望我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别像他们一样吃苦挨累,还不受人待见。”没人教,丛文新就趁父亲下地干活时,偷偷练习。记不清挨了多少顿打,极具天赋且刻苦的丛文新终于打动了父亲。11岁时,他开始学习唢呐,也正式成为丛氏唢呐传承人。
少年时期的丛文新锋芒毕露,还在一次万人音乐会露过脸。“16岁时,我已经能演奏许多乐曲,拿手曲目包括《百鸟朝凤》《一枝花》等。”丛文新还记得,一次他参与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在万人广场演奏了唢呐曲《天大地大》,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让他热泪盈眶。
老一代人吹唢呐,东奔西走,为谋生计。到了丛文新这,他渐渐吹出了名气,他开始思考,吹唢呐这门丛家几代人传承下来的技艺,是家族的根,不能丢了。
“从六七岁起,我就开始和父亲学习唢呐表演和制作。”丛洋说,不过,相比起父亲的痴,他对唢呐最初并没有表现得十分热爱。
学乐器不仅要坐得住,耐得住寂寞,还得注意力高度集中。年幼时,丛洋贪玩,院子里伙伴一声招呼,他便蹿到楼下,与玩伴在草地里捉蚂蚱、蝈蝈。这一度让丛文新头疼:孩子没心思学,咋办?
为此,父子俩约定了一个暗号。“玩,可以,但一听到‘暗号’,就得回家。”丛洋笑道,这暗号,便是唢呐声。每每父亲在楼上吹响唢呐,一声一声,就像是召唤他回家练功的号角。
“有时是几个单音,有时是一小段乐曲,最常吹的是《打靶归来》。”丛洋仍印象深刻,那时,他并不觉得厌烦,反倒对这种练习方式充满了新鲜感。
家风无言,潜移默化。父亲对唢呐的痴迷与刻苦,让丛洋深受感动。“小时候,父亲开始吹唢呐,我就在一旁帮他按下录音机,父亲吹完后会一遍又一遍反复地听。”在唢呐声的熏陶下,丛洋渐渐喜欢上了这种时而婉转苍凉、时而欢快高亢的曲调。
这样的练习故事,丛文新和丛洋在这些年里,有太多太多。“直到我10岁,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文艺汇演里,因为表演唢呐而赢得了一件毛衣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唢呐原来能给我带来荣誉和认可。”丛洋说。
1992年,丛洋考入黑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唢呐专业,在校读书期间,每逢寒暑假,他多次前往北京、上海等知名院校拜师学艺。21岁时,丛洋顺利考入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工作,成为该歌舞剧院唢呐声部首席演奏员。他也是丛家百年来第一个“科班出身”。
“对我而言,唢呐艺术不仅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承载。”丛洋说,唢呐是他和父亲掖在心头的记忆。他觉得,推广唢呐,让更多的人认识唢呐,传承唢呐是他的责任。如今,丛洋10岁的儿子丛子越,已能独立完成唢呐拼装的工作。
丛文新喜欢别人称他为“音乐匠人”,这点他是有底气的——不仅唢呐吹得好,2014年,他还获得了“2014年度中国民族乐器十大制作师”称号。
“老丛家的第一支唢呐,是我太爷爷用当时收来的秤杆,钻了三四个月才做成的,气盘也是用舀水的葫芦瓢一点点磨成的圆。”丛文新介绍,自己的爷爷和父亲都会制作唢呐。“不过,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好木材,能找到一个秤杆子算不错了,父亲还曾用擀面杖、椅子腿做唢呐。”
从一块方木到一把精致的唢呐,要经过车外形、扩内膛、钻孔、打磨、调音等二十几道工序。制作过程不仅需要精湛的木工技艺,还要懂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十几岁时,丛文新就开始和父亲学这门手艺。
任何事情做久了也许就会成为这方面的行家。经过长期实验和摸索,丛氏唢呐制作工艺日趋完善,深受众多知名音乐院校教师、演奏家及唢呐爱好者的青睐。
“之前,我制作的唢呐都是供学生使用,身边亲戚朋友有喜欢的就送一把。退休之后,我才有时间研究唢呐的批量生产。”丛文新说,此前在东北,每年他制作的唢呐数量在1500至2000支左右,其中不乏一些爱好者愿意花重金收藏他制作的唢呐。如今,他们将位于黑龙江的厂房搬到了海南。
在丛洋看来,丛氏唢呐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革新和超越的过程。“这些年,我与父亲通过研制新刀具、使用数控机床等先进机械设备,让古老的纯手工制作变为半手工半机械制作。”他介绍,以前三四个月才能完成的成品,现在不到一小时就能完成,大大缩短了制作时间。
为了更好地满足唢呐爱好者的演奏需求,丛文新父子还琢磨加键唢呐。“传统的唢呐只有高音唢呐与低音唢呐两种,这种加键唢呐,在一支唢呐上结合了两种音高,高音低音转换游刃有余,十分流畅。”丛文新说,近年来,他们荣获了国家乐器改革制作大奖,还获得五项唢呐乐器制作国家级专利。
- 标签:数字海南是什么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师生用画笔绘就如画清廉乡村
日前,以廉洁文化、乡村振兴等为主题的10余幅、共500余平方米的有“颜值”又有“内涵”墙绘作品走进村民的生活,装点了永顺县…
- 海南三个“提速”强化市场监管为疫情防控保“价”护航
- 国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公示 海南两项目入选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家乡有担当
-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涉及价格问题的消费提示
-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公示 海南两个农产品入列
- “硬核”服务!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村民调试维修机械设备
- 海南药监部门加强疫情防控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 海南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 海南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关于离退休人员尽快完成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的通告
- 认证认可:助力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