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资讯  信息

“天问探火”背后的3位海南小伙,个个令人点赞!

7月23日12时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了奔向火星的旅程。这一任务顺利完成的背后,有3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海南人,他们为火箭腾飞、“天问”问天默默挥洒着汗水,贡献着力量。

7月23日12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 胡喆 摄

//万宁小伙何远斌:让火星探测器“住得”更舒适

空调系统负责提供恒定的温湿度保障,确保火箭、航天器始终处于最适宜的环境中,是发射场不可或缺的系统之一。23日上午,在空调值班室,万宁小伙何远斌正在查看加注大厅的温湿度数据,这已经是他在空调岗位工作的第七个年头了。

火星探测器在厂房一天,空调机组就得24小时不间断运行。每小时记录几十个数据,每两小时一次的设备巡检,是何远斌的日常工作。

元器件温度是否正常?管路有没有出现泄漏?机组有没有发出异响?这些,何远斌每天都要仔细确认,做到一丝不苟。长期通宵值班让他变得精瘦,也有了明显的黑眼圈。

在一次巡检时,何远斌发现大厅的空调机组运行频率出现异常。为了提供正常的环境保障,他立即停用运行机组并切换至备用机组,一边提高对大厅环境的检测频率,一边组织岗位人员逐一排查,最终锁定主板通讯故障,并排除故障。当机组恢复正常运行后,大家都松了口气。

“通宵值班确实比较熬人,但是一想到大厅‘住’的是精贵的火星探测器,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何远斌说。

今年,卫星、飞船、火星探测器等航天器接踵而至,何远斌和同事们始终“铆”在岗位上,不间断值班近200个日夜,从未懈怠,毫无怨言。火星探测器的测试加注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

//临高小伙许绩鹏:“叉”起航天人的使命担当

许绩鹏,是一名“90后”叉车驾驶员。2014年,临近毕业的他,听闻文昌航天发射场急需人才,看到招聘信息,便欣然报了名。毕业后,他顺利进入发射场工作。因为学的是汽车修理专业,他被安排在特装车系统上班。

执行发射任务前后,通常有许多火箭和航天器的气瓶、测试设备需要转场,这些都离不开叉车保障。许绩鹏便当起了搬运工,开着叉车把设备按要求转到测试间或库区。经过多年的磨练,他练就了一次叉准、平稳快速送达的绝活,即使在光线不好的夜晚,依然能够精准快速转运货物。执行这次“探火”发射任务,他出动叉车80余次,没有出现过一次差错。

有人问他夜间操控叉车的诀窍,他调侃道:“我眼睛小能聚光,所以看得准、叉得准。”而事实上,真功夫来源于勤学苦练。只要有空,他就开着叉车在发射场各处模拟演练,哪里地势有起伏、哪里有障碍物,他早就刻在脑海里了。

海南地处热带,具有“高温、高湿、高盐雾”的特点。因此,车辆往往腐蚀、老化得比较快,修车也成了许绩鹏的家常便饭。在车场,常常能看到他一会儿钻到车底拆装配件,一会儿检查管路,油污沾得满脸都是,汗水湿透了衣服,他却浑然不觉。

谈及对这份工作的感受,他说:“能在家乡服务航天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1:1火星车。(央视网照片)

//琼海小伙黄德干:指哪打哪的吊装“大拿”

航天器厂房大厅内,来自琼海的“90后”小伙黄德干复述着指挥员的口令,聚精会神地操作着吊车,整流罩随着吊钩徐徐离开平板车,而后缓缓地落到合罩导轨上。当整流罩平稳安放好后,大家开始了紧张的扣罩工作。

黄德干2014年到发射场工作,从打扫厂房卫生、值班执勤干起,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吊车操作手。

吊装对操作精准度有很高的要求,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形容毫不为过。为此,他常常把盛满水的水桶挂在吊钩上,以最快的速度通过S型立柱,再用白布条系上细铁丝依次穿入矿泉水瓶,来训练操作的精准度和平稳度。每次训练,他都会认真查找不足,总结经验,调整后又开始反复训练。因此,他的技术突飞猛进,曾两次获得发射场吊装比武竞赛第一名。

每次执行发射任务前,总能看到黄德干带着工具,爬上30多米高的厂房顶端,对吊车进行检查维护。而连接地面和房顶的,是近75度倾角的夹层楼梯。每次爬楼梯,他总是第一个登顶,大家都跟不上他。有人说他像猴子一样灵活,他哈哈一笑,说:“我从小就爬椰子树,爬楼梯可比爬树简单多了。”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还有不少像许绩鹏、何远斌、黄德干这样的海南人,他们兢兢业业战斗在测试发射一线,既有“爬树摘果,下海捉鱼”的自带技能,也有献身岗位的过硬本领,展现了海南青年积极投身自贸港建设的良好风貌。

李佳飞 游连勇 孙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