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海南资讯  信息

商道经纬丨过度医疗顽疾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健康需求的品质要求将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我国正加快建设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医疗服务如何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此,中国经济时报选择医疗卫生服务的部分领域进行报道,助力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

图片新华社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较大缓解,但过度医疗问题仍然存在,并不时引发公众高度关注。

郭锦辉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较大缓解,但过度医疗问题仍然存在,并不时引发公众高度关注。过度医疗为何屡禁不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路径和对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认为,过度医疗的症结在于各相关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不清、发挥作用不充分。有效遏制过度医疗问题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内在要求,有必要尽快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五类措施促使治理过度医疗取得重要进展

过度医疗通常表现为过度用药、过度检查、过度住院、过度耗材、滥用手术和抗生素等,这会导致社会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近年来,我国统筹医疗、医药、医保三个领域的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使过度医疗有所减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李佐军告诉,我国治理过度医疗问题已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做法包括:通过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引导医院主动减少大检查、大处方;加强药品流通环节监管,降低需要向患者转嫁的医药成本;推进医保支付改革,规范医生诊疗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公民医疗卫生素养等。

我国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数据显示,公立医院收入增速由2011年的20%降至2019年的12.6%;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占比已从2010年的41.8%降至2019年的28.3%,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比已由24%增至36%。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2010年的35.3%降到2018年的28.6%。

李佐军表示,监测预警、函询约谈、成本调查、信用评价、信息披露等已成为药品耗材监管执法的常态方法;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推行药品流通“两票制”,使中间环节大幅减少,中间加价更加透明化;部分地方实行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等支付方式。这些使得药品耗材价格虚高现象得到有力控制,向患者转嫁的成本减少,部分过度医疗的动因也得到有效抑制。

过度医疗顽疾主因是医疗治理体系不健全

尽管我国过度医疗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过度医疗依然是我国医疗领域的顽疾。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00-2015年间我国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增长速度分别是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的6.30倍、3.61倍、3.11倍、2.11倍,是新加坡、巴西、印度的2.29倍、2.26倍和1.94倍。以癌症为例,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患者出院平均医药费用持续增长,但患者的医院病死率下降幅度却有限。

李佐军分析,从治理角度看,过度医疗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有:部分医院依赖“以药养医”、内部监督乏力;符合医疗行业特色的人事薪酬制度尚未建立;患者医疗卫生知识缺乏,法律维权能力不强;一些医药企业、经销商及其代表采取不正当竞争行为,行业自律不够;政府监管能力还有待提升等。

我国公立医院多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数据显示,2019年财政补助收入仅占全国公立医院总收入的11.1%,而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总支出的比重高达36%。一些医院为了维持运行,依靠药品、耗材、检查来“创收”,往往将创收业绩与医生薪酬挂钩,导致“以药养医”局面难以发生根本改变。

李佐军认为,由于符合医疗行业特色的人事薪酬制度尚未健全,现实中个别医生为了个人经济利益或规避误诊责任,不遵从权威诊疗指南,职业操守和医德医风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医疗监管部门收到患者投诉后,往往将其转回医院处理,没有履行应有的监管职责。同时,监管部门依托医疗医保信息系统进行数字监管的能力也亟待提高。

发挥多主体协同治理作用,加快解决过度医疗问题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深刻认识到解决过度医疗问题的紧迫性。要想解决过度医疗问题,就必须遵循维护人民健康的宗旨,将健康融入所有医疗卫生政策,明确各主体治理职责,发挥多主体协同治理作用,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新政府医药卫生监管方式,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提升医生职业能力、操守和地位,进一步增强公众健康和医疗知识。

在李佐军看来,未来应该加强财政对公立医院的保障力度;推进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等医保支付改革;建立完善医保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双通道”谈判药品的管理机制,鼓励药店承担医院药房服务;探索与服务质量挂钩、公益导向的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年薪制;为医护人员购买医疗责任险,建立诊疗风险和责任分担机制;建立医院院长、科室主任、主诊医生医疗行为负责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位职称晋升挂钩;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增加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性。

李佐军建议,要探索建立在充分保护隐私基础上的公开患者病情和诊疗方案的信息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加强对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医生医疗行为的记录和监测,对大幅偏离同类疾病医疗费用、检查次数、用药剂量、住院时间等平均水平的医疗行为进行研判、复核和预警;将不当医药营销、过度诊疗信息纳入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加大对过度医疗行为的处罚力度。畅通患者线上线下投诉渠道,规范投诉以及处置流程;由法院强制执行过度医疗的惩罚措施,缩短患者维权时间。

李佐军还建议,要约束和惩罚恶性竞争和不良推销行为;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制定诊疗规范和指南方面的专业权威作用,设置诊疗红线。借鉴香港医务委员会设置道德事务委员会等经验,发展医务道德事务委员会,鼓励组成专业委员会,定期抽查医疗档案,研究和复核与医学道德和职业操守有关的案件,就医德医风事宜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同时,建立同行相互监督的保护机制。

智慧医疗正迎来发展机遇期

图片新华社

郭锦辉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健康管理需求的增加,5G、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和医疗健康的融合应用不断增加。业内人士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疗的融合发展将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和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开展5G医用机器人、5G急救车、5G医疗接入网关、智能医疗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加强5G医疗健康网络基础设施部署,重点优化覆盖全国三甲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便民医疗点、医养结合机构等场所,打造面向院内医疗和远程医疗的5G网络、5G医疗边缘云。丰富5G技术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场景,重点推广5G在急诊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场景的应用,加快培育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效果明显的智慧医疗服务新业态。

“政策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发展方向,这将为‘5G+智慧医疗’的融合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启迪控股品牌总监贺小辉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未来,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智慧医疗或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

据贺小辉介绍,启迪控股培育新兴产业,注重源头创新,在智慧医疗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孵化和培育等方面已经形成智慧医疗产业集群创新之势。同时,设立医疗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发挥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平台服务优势,发掘和引进医疗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和优秀企业,助力医疗科技产业发展。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宇航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为了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药物研发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泰德制药在药物研发领域已经进行了人工智能辅助新药研发的布局。互联网与5G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服务下沉,未来泰德制药将更有效地整合数据资源与诊疗路径,重点借助数字化营销手段,帮助更多患者。

“科技在服务整个医疗健康体系的效率提升和供给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药企业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实现数字化发展的创新驱动。”孙宇航表示,“互联网+”使传统药企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进行药品追溯及患者管理,通过反馈系统能更全面地追踪患者的用药情况并提供健康管理。从研发的角度而言,可以全面了解该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用药习惯,有针对性地研发更安全有效的新药和更适合患者的剂型。

普华永道在《5G医疗保健应用》的研究报告中认为,医疗保健价值链中的关键参与者包括供应方、支付方和制药公司,对5G的益处感受各异。总的来说,5G网络意味着效率和结果将迎来重大改善,最终令患者受益。例如,将可穿戴式监控设备的使用范围扩大至更多糖尿病或有心脏病发病风险的患者,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能显著减少支付方开支。

普华永道认为,5G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机器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亦为其锦上添花,新的互联网医疗保健生态系统将应运而生。该机构同时建议,5G在医疗保健行业的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政府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须制定规则并提供监管,以保护患者隐私。

未来,各类前沿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如何更好融合发展?贺小辉建议,一要优化相关专项政策,支持打造更高水平的智慧医疗产业孵化培育平台,形成创新发展策源地,积极发挥创新型平台企业、一流大学、中小企业等主体的作用;二要加快产教融合发展,注重培育5G、智慧医疗等领域的跨界型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依托社会力量,大力支持已经探索出一定模式和经验、具备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和教育培训承载能力的平台;三要设立国家级专项产业基金,引导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和医疗健康的加速融合。

“三医联动”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图片新华社

夏金彪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和龙头,也是联结医保、医疗、医药三者的枢纽平台,是医改的核心。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医改的重点任务。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关于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南省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以省为单位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各试点省份要于2021年9月中旬前制定完成实施方案,充分征求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意见后,按程序向省委、省政府报批印发实施。

根据《通知》明确,实施方案应当包括:以省为单位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省域内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根据具体目标分门别类确定重点任务清单和配套措施清单。《通知》还提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目标任务分级分类制定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纳入地方党委政府考核范围,对政策执行不力的要进行约谈和重点督促指导。

事实上,近期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7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共同编制的《“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发布。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方面,该实施方案提出,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省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支持脱贫地区、三区三州、中央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县级医院提标扩能,加快数字健康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体系建设,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覆盖范围,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更好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

业内人士认为,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彰显出我国进行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决心。通过打造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医院,发挥公立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中的牵头作用,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防病、治病和重大疫情的救治体系。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医改,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其中,福建三明“三医联动”的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6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颁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7月6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再一次明确提出,将以推广三明经验为抓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在2015年曾对三明市医改情况做过调查报道。三明医改的经验是,通过“三医联动”改革,“腾笼换鸟”,推动医疗体系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常态化开展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降低虚高价格,将降价腾出空间的80%用于调整技术服务价格,提高的技术服务价格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总体上不增加人民群众负担。完善公立医院的筹资机制。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等投入责任,将公立医院基本建设等大额支出纳入政府预算。同步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切断个人薪酬与科室收入之间的直接联系。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下一步将推进“三医联动”的改革。实施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跟进衔接,医务人员薪酬改革等方案要同步设计、政策同步实施。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用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

新三板转板上市进入落地实施阶段

第七届反贫困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时报时评丨以高质量发展促美丽中部绿色崛起

聚焦丨湖北:中部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解盘年中经济⑦丨宏观政策频发力 经济运行稳向好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口述:驴交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anshen/2958.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彭城家长网校,女性阴具,顾北矿,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