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资讯  信息

专访丨张继争:两大功能区划分 探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路径

——访山东省东明县委书记张继争

马会

“九曲黄河、奔流不息、孕育生命、滋养万物”。然而,一旦黄河泛滥,冲毁民宅,淹没良田,万千百姓无家可归。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周而复始,代代如此,这是黄河滩区的历史生活写照。

“黄河平,天下宁”。黄河滩区的困境,时刻记挂在党中央领导心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乃重要国家战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沿黄地区要结合地方实际,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为重要的沿黄省份,山东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突出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各地市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形成特色化产业体系,走出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山东省沿黄流域,菏泽市东明县占据重要位置。东明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总面积1370平方公里,境内黄河流长76公里,滩区面积317平方公里,占据山东省滩区总面积的近五分之一。

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县如何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围绕此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调研团走进东明县,对东明县委书记张继争进行了专访。

他表示,他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优先,结合东明实际,积极打造“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功能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县实际发展情况如何?如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张继争:总体来看,东明县经济发展态势向好、稳中有进。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5亿元。

从产业结构和布局来看,东明县产业特色鲜明、南北差异较大,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县域北部,形成了以高端化工产业为主,生物医药、现代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一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县总量的97%以上;南部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拥有4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西瓜)标准化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的80%以上,为东明县粮食总产突破20亿斤、跨入超级产粮大县作出了重要贡献。

依据地方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2020年12月,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在东明县调研时,结合东明县实际情况开创性地提出,东明县可划分为南北两大功能区,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首先,结合地方实际,明晰发展思路。我们将东明县所辖14个乡镇(街道)共1370平方公里划分为“南北”两大功能区,北部发挥高端化工产业集聚优势,定为“高质量发展”功能区,南部发挥绿色生态发展优势,定为“生态保护”功能区。

为切实加快功能区建设,我们实行专班推进,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两大功能区建设。

中国经济时报:北部“高质量发展”功能区,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继争:北部“高质量发展”功能区,包含北部五个城郊乡镇,总面积338.6平方公里。该区域工业基础扎实、交通便利、园区设施完善,是东明县乃至菏泽市石油化工产业的集聚区和核心区,被认定为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北部区域下设三个发展组团:一是园区集聚发展组团,重点发展高端化工、工程塑料、生物医药及新材料产业;二是辅助产业发展组团,围绕主导产业配套,重点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产业;三是“产城融合”发展组团,着力打造集政务服务、文化休闲、商业服务等为一体的县域综合服务核心区。

在发展路径上,我们立足北部功能区产业基础和优势,坚持以高端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产品结构升级、延伸产业链条等举措,走高端高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集中精力培育财源型产业、税源型企业,撑起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脊梁。

东明石化产业园是北部功能区的主要承载地。我们将依托东明石化、中信国安化工、旭阳化工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高端化工以及工程塑料等新材料产业,着力抓好300万吨减油增化、1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建设,做精“油头”、拉长“化尾”,推动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北部功能区,承载着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今后,全县所有新上工业项目以及相关服务,都向该区域聚集;项目建设用地、环境容量、人才等资源要素也向此区域聚集,全力打造“鲁西南千亿级石化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高端化工产业基地和山东省新型工业强县。

中国经济时报:南部“生态保护”功能区,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张继争:南部“生态保护”功能区涵盖范围广。包括南部九个乡镇以及东明县内全部黄河滩区,总面积1031.4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滩区总面积317平方公里,人口12万。

南部功能区生态资源优势突出。耕地平坦、连片集中、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是东明“中国西瓜之乡”核心产区和全国第二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东明县5个大型国有集体林场全部在区域内,总面积3.4万亩。该功能区有5座水库、34条河流,总流长达673公里,还拥有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达1.6万公顷,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基础优势。

推进南部“生态保护”功能区建设,既要守牢“绿底色”,又要唱好“富民歌”。我们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有机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高效生态农业,积极建设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形成全产业链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全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县、鲁西南现代农业大县和富硒农业示范基地。

南部功能区下设三个发展组团。一是黄河滩区绿色生态发展组团,充分整合滩区48万亩耕地的独特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种植和生态养殖;二是高端板材加工发展组团,立足林木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优质板材家具品牌;三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组团,重点发展富硒产业体系,进一步擦亮东明县“中国西瓜之乡”“山东省长寿之乡”的品牌。

南部功能区不再新上工业项目,凡引进的工业项目一律采取“飞地经济”模式落地到北部工业区,享受税收分成。

中国经济时报:黄河流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意义重大。目前,黄河滩区迁建,进展情况如何?如何推动滩区高质量发展?

张继争:黄河流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黄河滩区是重中之重。推动滩区高质量发展,不仅要让群众实现“安居梦”,还要实现“乐业梦”。

东明县是山东省黄河滩区迁建主战场,山东省共建28个村台,东明县占据24个,还要建设1个外迁社区。滩区迁建面临很多压力,难度很大。在国家、省、市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县上下勠力同心,相继开展了集中攻坚、决胜冲刺行动,迁建工程顺利实施,滩区群众正陆续搬进新居,12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正在成为现实。24个村台社区全部被列为省级美丽村居试点,各具特色,各项配套设施齐全,犹如镶嵌在东明黄河岸边24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24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滩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实现了“华丽蜕变”。

搬迁不是目的,致富才是根本。我们坚持安居富民同步推进,坚决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立足滩区自然生态禀赋和肥沃土地,结合24个村台布局和“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建设,对滩区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整合、整体开发,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一批独具滩区特色、凸显滩区优势的富民产业,规划实施了万亩虎杖种植、万亩生态水产养殖、富硒小麦、有机杂粮、葡萄种植、食用菌生产等特色产业项目,并已初具规模,让群众有可持续收入。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壮大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把黄河滩区建设成为现代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黄河滩区全面振兴提供强劲的支撑。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我们将深入挖掘整理滩区民俗文化和人民群众抗洪、治河的英雄事迹,规划建设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文化古村落,讲好黄河故事,留住乡愁记忆。以黄河大堤为纽带,24个新建村台为节点,有效串联起东明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高村黄河文化苑、庄子公园等旅游资源,打造蕴含庄子黄河文化、彰显黄河滩区生态优势、独具东明县文化底蕴的精品旅游线路。

黄河滩区的高质量发展,更要严守生态保护底线。我们以黄河大堤为红线,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禁止任何破坏生态的项目落地,推动现有工业项目逐步退出。并建立了全省首批生态环境修复司法实践基地和首个环境资源法庭,积极运用法治手段保护滩区生态环境。同时,严格控制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最大限度减少面源污染,以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将东明黄河滩区打造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生态发展“花果滩”。

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江西篇

时报时评丨密切关注经济恢复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基层治理路(6)丨陕西志丹:接地气的“文明大篷车”

聚焦“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丨多管齐下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观察丨工业生产稳中有升重在增强“两链”弹性

商道经纬丨网络病毒挑战数字经济 须筑牢安全防线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1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