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丨黎寨茶韵越千年
海南地暖,一年四季皆产茶叶,以五指山为中心向四周蔓延,五指山红茶、白沙绿茶、白马岭红茶等茶叶品牌渐次生根发芽,它们历史脉络清晰,在世代相传中历经起伏,渐渐舒展出海岛私藏般的热带味道。
春始属木,所以万物生长,枝叶常新。
在一场接一场的雨水中,古老茶树的枝桠间冒出万千芽头,绿得发亮,嫩得欲滴。为了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聚居深山的黎族先民食树上花、枝上芽,自然也不会错过至鲜至嫩的茶叶。
黎族人采茶,始于药用。或许是溢满唇齿的醇香实在藏不住,茶便从药膳中脱离出来,成为部落里难得的饮品。
穿越千年历经数个朝代的制法与饮法的演变,承载着黎族文化的这一碗茶汤如今被人们喝出了新花样,却依旧鲜活如初。
五指山市水满乡一位黎族村民正在采摘茶青。 武威 摄
黎族采茶
始于药饮
9月8日,恰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外发布第100天,经过精心筹备的“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纺织文化展”走进北京,为首都群众奉上一道来自海南自贸港的文化盛宴。
3000多年前,当一支古百越族群漂洋过海渡过凶险的琼州海峡,孤悬海外的海南岛从此迎来了第一批先住民。沿着蜿蜒小径奔海岛腹地而去,他们在原始山林间搭起船型屋,从采集、渔猎发展至刀耕火种。
也许为了饱腹,黎族人曾将山林里的草木野果尝了个遍,嫩枝无毛、叶圆芽肥的野生茶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但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其饮茶的起源时间已无从可考,只是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时,孤悬海外的琼岛黎寨开始采茶,或许同样始于药饮。
相传很久以前,黎族小伙“猎哥”上山打猎时不幸染病,回家后口干舌燥、四肢乏力。见状,“猎哥”的妻子“黎妹”只能焦急地四处遍寻草药,尝试着从一簇长势葱绿的小树上采回几片嫩叶,煮水服用后“猎哥”的身体竟恢复如初。从此,当地的黎族同胞便把这种嫩叶当成了“奇方妙叶”。
也有民间传说称,唐天宝七年 (748年)六月,鉴真师徒和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及水手一行人第五次渡海时遇飓风,飘至振州宁远河口一带登岸。因水土不服,不少人出现腹泻呕吐、贫血疲乏的症状,这时幸有一名来自五指山的黎医采来水满乡的野生茶树叶,送给鉴真师徒一行煮水服用。几天后,师徒们体力恢复,精气神大振,不禁齐呼:“真可谓水满神叶也。”
翻阅古籍,同样为溯踪黎族地区茶史提供不少佐证。东汉时期的《桐君录》曾记载:“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通夜不眠……”《琼山县志》亦载云:“增茶,树若刺桐,丛桂,叶大而涩,其味最苦,俗常以之和茗烹。”
后经专家考证,上述古文献所提及的“瓜芦木”与“苦增茶”,实际上正是遍布五指山、七仙岭、吊罗山、霸王岭及鹦歌岭等黎族聚居地的非茶之茶——野生苦丁茶树。
海南中部山地野生大叶种茶青。 陈耿 摄
奉为贡品
名声渐起
黎族人采茶的传统由来已久,真正见于文献却是在明代。据明正德《琼台志·土产》记载:“本岛向无人工种茶,本岛所产茶叶皆采自野生茶,其中最有名之茶为五指山水满所产,树大盈抱,气味清醇。”上述“野生茶”,为大叶乔木种,今被称作海南大叶种。
山水交融的黎寨深山,遍植高大、粗壮的野生茶树。为何直至明代才有迹可循?或许,这与“生黎之巢深邃,外人不复迹”有关。明代以前,聚居五指山、黎母山一带的黎族,被内陆称之为“生黎”。宋代周去非曾于《岭外代答》一书中记载:“海南有黎母山,内为生黎,去州县远,不供赋役;外为熟黎,耕省地,供赋役,而各以所迩,隶于四军州。”
可见,在这种相对与世隔绝的背景下,长于深山中的野生茶树自然难为外人知晓。
随着与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黎族人逐渐将产自五指山水满乡的茶叶与沉香、黄花梨一起入贡,这片小小的叶子从而蜚声岛外,甚至出口外销。
清末至民国,来自西方的冒险家、植物学家、传教士、人类学家纷纷登岛探险,同样为黎族人与茶的故事留下大量研究史料。1882年,美国传教士香便文在从志文到什满汀的途中看到:“一些艳丽的青藤缠在竹丛上……当地野生的茶树混杂在其他灌木丛中……这种茶树出现在野生丛林中,足以说明它是本地原生的。当地人将其叶子采摘后晒干,带到集市出售,数量并不多,他们叫它‘黎茶’。”
1937年6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尼克尔·史密斯与伦纳德·克拉克从旧金山出发经香港到海口,开启他们为期两个月的海南岛探险。从他们拍摄的纪录片《海南红山之外》中,还能看到当时黎族人围聚在一起喝大碗茶的情形,而这也是有关黎族饮茶最早的影像资料。
五指山市水满乡水满上村黎族大妈王桂珍(右)正在挑拣从山上采回的大叶种茶青。 陈耿 摄
茶韵千年
愈品愈新
如果说成为贡品是海南黎茶迎来的第一个巅峰,那第二个巅峰则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
彼时,这一片片长于海岛腹地深山的茶叶漂洋过海,被世界买家追捧,也为国家换取大量外汇。虽说“创汇大户”的荣光不再,茶却始终没有淡出黎族人的生活。
如今到访黎族地区,依旧能见到不少黎胞将大叶茶晒干后扎成一捆,存放在干燥通风之处,以备不时之需。“平时谁要是感冒了,或是肠胃不适、腹泻不止,摘来几片茶叶生嚼咽下,反复几次,便能痊愈。”水满乡村民王桂珍采了一辈子的茶,也是位远近闻名的黎族医生。据她介绍,水满茶的茶青至今仍作为黎族民间的一种药用植物。
穿过乘坡河来到黎族聚居的琼中和平镇堑对村,村民们则定会邀你进屋尝一杯“五月茶”。只是相较水满茶而言,混合鹊鸪茶、益智果、茅草根、金银花等上百种中草药制作而成的“五月茶”,仿佛浓缩着黎族人数千年来不断更新的经验与养分,被萃取出全新的滋味。
从原始的海南野生大叶茶,到引入岛外优良品种,黎族人用不同的手工工艺制作出五指山红茶、白沙绿茶等佳茗,让茶始入书,茶始销边,茶始收税,也让其终于从“南方嘉木”演变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从而形成一套独特而留下民族文化印迹的茶之路。
到如今,海岛黎寨里的茶类与品牌早已五花八门,可茶树还是一样的茶树,至于它如何被加工,如何被品尝,任由人去琢磨。只要细细去品,每一片叶子,依旧饱含雨露和山魂。
黎寨茶韵越千年
(编者注:本文原载于2019年3月25日海南周刊)
新媒体、海南周刊联合策划
李梦瑶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慢读”频道
慢读丨海南这一家子族谱续修了800年,从未间断
慢读丨你听说过“地下瀑布”吗?带你去海南这个地方一探究竟!
- 标签:恶魔首席老婆往哪逃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