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资讯  信息

慢读|海南西部重镇曾在此!五百年的墟市,一度商贾云集

儋州王五镇中山街,青石铺就的老街,斑驳落寞的骑楼,见证了这座五百年古镇曾有过一段“东嘉积,西王五”的繁华时光。

明朝末年,王五人的先祖从福建渡海而来,在这个连接山海、沟通汉黎的地方开基建埠,经商为业,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为自己的家乡留下了一段“琼西重镇”的辉煌历史,更谱写了簇簇生新的人文篇章。

“王五”一名的由来

根据世代相传的说法,最先来到王五居住的,是黄氏、王氏和伍氏的三户人家,他们开铺打铁,附近乡民就以“黄(王)伍” 来称呼这个地方,久而久之,“黄(王)伍”就成了通用的地名。尔后,在明代万历《儋州志》中,将其记载成“黄五市”,而书中的一幅“儋州全图”,却在王五的位置标注成“王武市”;清代康熙《儋州志》又记为“黄武市”;民国《儋县志》,则记为“王五镇”。综上,王五名称的演变应该是:黄(王)伍 —— 黄五(王武)—— 黄武 —— 王五。可以看出,王五的书面名称虽然几经变化,但它们都是依照“王(黄)伍”的儋州字音读法而辨出不同的字所得的结果。

用石板铺就的儋州王五中山路。胡照勇 摄

康熙四十二年所撰的《敕封护国庇民英烈天后娘娘庙碑记》明确记有“琼之儋州有市曰王五”,再结合乾隆六年《重修儋州王五市天后会馆碑记》中“琼郡儋州王五市者”等诸多史料,可知“王五”这一名称,至少在康熙后期即已确立,并沿用至今。

万历《儋州志》明确记载:“黄五市,在州南二十里,嘉靖间立。” 万历《琼州府志》的“墟市”章节,也有“黄五市”在列,而比嘉靖、万历更早的正德《琼台志》在儋州墟市的部门则没有“黄五”的名字。由此可以确信,王五立市是在嘉靖年间。

儋州王五人吴乾煦在北京读书时的同学录信息。何稼男 提供

清末拔贡、王五士绅陈有壮在其所撰的《王五市缘起及进化记》一文中,对王五开基建埠的年代也认真做了考证:“考之金石案,初于打铁坊建天妃庙,庙内之钟,铸有‘崇祯三年十月造’。岭后墓碑有勒‘明坟’等字者,此可为开基于明末之证也。”

从明朝嘉靖(1522—1566)至今,王五立市,已经有近五百年之久,如算上立市之前就有人居住的历史,则年代更为久远。

根据世代相传的说法,最先来到王五居住的,是黄氏、王氏和伍氏的三户人家,他们开铺打铁,附近乡民就以“黄(王)伍” 来称呼这个地方,久而久之,“黄(王)伍”就成了通用的地名。尔后,在明代万历《儋州志》中,将其记载成“黄五市”,而书中的一幅“儋州全图”,却在王五的位置标注成“王武市”;清代康熙《儋州志》又记为“黄武市”;民国《儋县志》,则记为“王五镇”。综上,王五名称的演变应该是:黄(王)伍 —— 黄五(王武)—— 黄武 —— 王五。可以看出,王五的书面名称虽然几经变化,但它们都是依照“王(黄)伍”的儋州字音读法而辨出不同的字所得的结果。

用石板铺就的儋州王五中山路。胡照勇 摄

康熙四十二年所撰的《敕封护国庇民英烈天后娘娘庙碑记》明确记有“琼之儋州有市曰王五”,再结合乾隆六年《重修儋州王五市天后会馆碑记》中“琼郡儋州王五市者”等诸多史料,可知“王五”这一名称,至少在康熙后期即已确立,并沿用至今。

万历《儋州志》明确记载:“黄五市,在州南二十里,嘉靖间立。” 万历《琼州府志》的“墟市”章节,也有“黄五市”在列,而比嘉靖、万历更早的正德《琼台志》在儋州墟市的部门则没有“黄五”的名字。由此可以确信,王五立市是在嘉靖年间。

儋州王五人吴乾煦在北京读书时的同学录信息。何稼男 提供

清末拔贡、王五士绅陈有壮在其所撰的《王五市缘起及进化记》一文中,对王五开基建埠的年代也认真做了考证:“考之金石案,初于打铁坊建天妃庙,庙内之钟,铸有‘崇祯三年十月造’。岭后墓碑有勒‘明坟’等字者,此可为开基于明末之证也。”

从明朝嘉靖(1522—1566)至今,王五立市,已经有近五百年之久,如算上立市之前就有人居住的历史,则年代更为久远。

“东嘉积,西王五”的辉煌

在王五坊间,“东嘉积,西王五”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所谓“东嘉积,西王五”,指岛东的重镇嘉积和岛西的重镇王五。民国《儋县志》中关于王五的记载:“黎方山货、海滨鱼盐及各乡之糖米薯粮,咸集合交易于此,诚为琼西交通之一重镇也。”说明当时王五已经对周边乡镇起到了市场辐射的作用,是岛西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

王五成为琼西重镇首先得益于“地利”。《儋县志》点明了王五是“州治入黎诸道,此为至近”;乾隆六年的《重修儋州王五市天后会馆碑记》亦称王五“地虽偏壤而为西路咽喉”。王五连接山海、沟通汉黎的要塞地缘,为商贸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民国前期,海南开始有规模地建设公路,王五恰好位于新建设的“儋珠公路”(新州至接壤昌江的珠江市)的中心,并且是“王成公路”(王五至大成)的起点,再加上“儋英公路”(新州至新英)和“儋珠公路”中连接海头的支路,王五通过公路连接了新州、新英、大成、海头及珠江等市镇,已然成为琼西地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路通则商业繁荣的规律,亘古未变。

儋州市王五镇上斑驳的民国骑楼。胡照勇 摄

善于经商、谦恭友善的王五人,则是创造王五辉煌的“人和”因素。王五人的先祖从遥远的福建渡海而来,最终选择在此定居建埠,他们看中的是王五四周有大量的乡民,是一个适合于交易货殖的好地方。康熙年间《敕封护国庇民英烈天后娘娘庙碑记》记载王五市“亦客所丛集也”;乾隆年间《重修儋州王五市天后会馆碑记》亦称此地“往来辐辏,商贾云集”。早在清代,王五本地的“利合”“泰生”等商号就已将利路延伸到了江门、北海一带。

这些史实都说明了王五具有久远、厚重的商业传统。而善于经商的王五人明白与邻为善、和气生财的道理,他们性格谦恭平和、热情友善。旧时乡谚有“交军交客交王五”之说,是为明证。

历经岁月沧桑的王五骑楼。羚羊 摄

随着王五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到此集贸的乡民越来越多,原有狭窄的市街,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提供更大的空间,必须要扩大街市的规模,而儋珠公路的开筑,为王五提供了修建马路、扩大市街的契机。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周定江、蔡文云等时俊的领导下,镇公所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良市政”:首先,截弯取直,拓宽街道,并铺上青石板。其次,号召临街的人家,建设骑楼。另外,铺设阴沟,净化街道。“改良市政”的成功,使王五街市焕然一新,进一步促进了商贸的发展。

在王五坊间,“东嘉积,西王五”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所谓“东嘉积,西王五”,指岛东的重镇嘉积和岛西的重镇王五。民国《儋县志》中关于王五的记载:“黎方山货、海滨鱼盐及各乡之糖米薯粮,咸集合交易于此,诚为琼西交通之一重镇也。”说明当时王五已经对周边乡镇起到了市场辐射的作用,是岛西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

王五成为琼西重镇首先得益于“地利”。《儋县志》点明了王五是“州治入黎诸道,此为至近”;乾隆六年的《重修儋州王五市天后会馆碑记》亦称王五“地虽偏壤而为西路咽喉”。王五连接山海、沟通汉黎的要塞地缘,为商贸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民国前期,海南开始有规模地建设公路,王五恰好位于新建设的“儋珠公路”(新州至接壤昌江的珠江市)的中心,并且是“王成公路”(王五至大成)的起点,再加上“儋英公路”(新州至新英)和“儋珠公路”中连接海头的支路,王五通过公路连接了新州、新英、大成、海头及珠江等市镇,已然成为琼西地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路通则商业繁荣的规律,亘古未变。

儋州市王五镇上斑驳的民国骑楼。胡照勇 摄

善于经商、谦恭友善的王五人,则是创造王五辉煌的“人和”因素。王五人的先祖从遥远的福建渡海而来,最终选择在此定居建埠,他们看中的是王五四周有大量的乡民,是一个适合于交易货殖的好地方。康熙年间《敕封护国庇民英烈天后娘娘庙碑记》记载王五市“亦客所丛集也”;乾隆年间《重修儋州王五市天后会馆碑记》亦称此地“往来辐辏,商贾云集”。早在清代,王五本地的“利合”“泰生”等商号就已将利路延伸到了江门、北海一带。

这些史实都说明了王五具有久远、厚重的商业传统。而善于经商的王五人明白与邻为善、和气生财的道理,他们性格谦恭平和、热情友善。旧时乡谚有“交军交客交王五”之说,是为明证。

历经岁月沧桑的王五骑楼。羚羊 摄

随着王五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到此集贸的乡民越来越多,原有狭窄的市街,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为了提供更大的空间,必须要扩大街市的规模,而儋珠公路的开筑,为王五提供了修建马路、扩大市街的契机。民国十八年(1929年),在周定江、蔡文云等时俊的领导下,镇公所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良市政”:首先,截弯取直,拓宽街道,并铺上青石板。其次,号召临街的人家,建设骑楼。另外,铺设阴沟,净化街道。“改良市政”的成功,使王五街市焕然一新,进一步促进了商贸的发展。

人才辈出的全盛时期

民国时期的王五,除了商业繁荣外,在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都有让人瞩目的成就。

是时,王五的商业几乎全部集中于新建成的市街。从镇东楼到鱼行一带的市头坊,为农产品的交易之处,海滨的鱼盐、四乡的薯米以及黎人的山货,都集中在此交易。

经过改良市政后建起的骑楼,则云集了食肆、药材、副食和布匹等众多商铺。其中,以经营豆腐乳、酱油等咸味品的“三益”和“裕昌隆”、经营布匹的“贤记”规模最大。而豆制品和布匹是当时王五颇具代表性的商品。

前店后厂制造的王五咸味产品,不但是本埠居民的日常调料,来此赶集的乡民也喜欢买上一些带回家中,甚至是远乡别境的商家也常来批量采购。布匹则是本地的商帮从广州采购的。此外,经营药材的“酌治堂”“卫元堂”“浴春堂”“广福春”及“广治堂”,还有收购山货的“陈恒滕”“德记”等一批颇具规模的商铺,也为王五的繁荣画卷增添了亮丽色彩。

王五人历来重视教育。清代,除了武举人陈鹏、吴倬云,还出了优贡张若燃和拔贡丁可均、陈有壮等地方名儒。民国时,逐步富起来的王五人,更加重视对后代的教育,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教育更发达的地区就读、深造。府城、海口甚至省城广州都有不少王五学子的身影,如就读于广州私立执信学校的丁兆蛟,就读于广州广雅中学的张璘骏、薛翰高和李邦鋆。

在众多王五学子中,不少人还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其中不乏响亮的名校。如北京大学的周颂清、中山大学并留学日本的许质菴、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校的张璘骏,还有黄埔军校的吴士欣、陈东之、谢来增等。在交通尚不算发达的年代,王五学子的足迹远至广州并屡有折桂,可见当地重教风气之盛和学业成就之斐然。

民国时期,地灵人杰的王五涌现了不少身居显职的军政名人。人文之盛,就如清末拔贡陈有壮在《王五市缘起及进化记》中所言,可谓“觥觥隽选,簇簇生新”。

陈有壮在1915年发起成立了“王五诗联社”,并利用这一平台,定期举办诗联比赛,成功吸引了四乡的文人雅士投稿。在“王五诗联社”的影响和带动下,儋县其他市镇雨后春笋般成立了24个诗社,古老的儋耳大地,一时文风蔚起,成了史上的一段佳话,陈有壮因此被尊为儋县诗坛的领军人物。受此熏陶,王五不论是文人学子还是农夫小贩,均好吟诗作句,诗风盛极一时。

民国时期的王五,除了商业繁荣外,在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都有让人瞩目的成就。

是时,王五的商业几乎全部集中于新建成的市街。从镇东楼到鱼行一带的市头坊,为农产品的交易之处,海滨的鱼盐、四乡的薯米以及黎人的山货,都集中在此交易。

经过改良市政后建起的骑楼,则云集了食肆、药材、副食和布匹等众多商铺。其中,以经营豆腐乳、酱油等咸味品的“三益”和“裕昌隆”、经营布匹的“贤记”规模最大。而豆制品和布匹是当时王五颇具代表性的商品。

前店后厂制造的王五咸味产品,不但是本埠居民的日常调料,来此赶集的乡民也喜欢买上一些带回家中,甚至是远乡别境的商家也常来批量采购。布匹则是本地的商帮从广州采购的。此外,经营药材的“酌治堂”“卫元堂”“浴春堂”“广福春”及“广治堂”,还有收购山货的“陈恒滕”“德记”等一批颇具规模的商铺,也为王五的繁荣画卷增添了亮丽色彩。

王五人历来重视教育。清代,除了武举人陈鹏、吴倬云,还出了优贡张若燃和拔贡丁可均、陈有壮等地方名儒。民国时,逐步富起来的王五人,更加重视对后代的教育,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教育更发达的地区就读、深造。府城、海口甚至省城广州都有不少王五学子的身影,如就读于广州私立执信学校的丁兆蛟,就读于广州广雅中学的张璘骏、薛翰高和李邦鋆。

在众多王五学子中,不少人还进入更高的学府深造,其中不乏响亮的名校。如北京大学的周颂清、中山大学并留学日本的许质菴、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校的张璘骏,还有黄埔军校的吴士欣、陈东之、谢来增等。在交通尚不算发达的年代,王五学子的足迹远至广州并屡有折桂,可见当地重教风气之盛和学业成就之斐然。

民国时期,地灵人杰的王五涌现了不少身居显职的军政名人。人文之盛,就如清末拔贡陈有壮在《王五市缘起及进化记》中所言,可谓“觥觥隽选,簇簇生新”。

陈有壮在1915年发起成立了“王五诗联社”,并利用这一平台,定期举办诗联比赛,成功吸引了四乡的文人雅士投稿。在“王五诗联社”的影响和带动下,儋县其他市镇雨后春笋般成立了24个诗社,古老的儋耳大地,一时文风蔚起,成了史上的一段佳话,陈有壮因此被尊为儋县诗坛的领军人物。受此熏陶,王五不论是文人学子还是农夫小贩,均好吟诗作句,诗风盛极一时。

原标题:

五百年的墟市,一度商贾云集

儋州王五 琼西重镇此曾是

本文原载于2020年9月7日海南周刊)

新媒体、海南周刊联合策划

陈耿

袁锋

张运桐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慢读”频道

慢读丨在没有师范院校的古代,海南的师资都从哪儿来?慢读丨古代海南寒门学子,靠什么资助完成学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逆天作弊txt下载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