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揭秘故宫往事 600岁紫禁城如何保养?
12月31日电 2021年,故宫将迎来第601年。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将于今晚20:00档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海报
《我在故宫六百年》聚焦故宫古建修缮保护,记录宫墙之内的文保工作者,展现宫墙之外的天下人与这座城池发生的奇妙关联,讲述紫禁城青春永驻的故事。
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自建成以来,这片古老建筑群的生命和故事一直都深深地埋藏于历史的深处。
《我在故宫六百年》聚焦故宫600年的历史印痕,以“丹宸永固”大展、养心殿大修工程、岁修保养为线索,通过故宫古建部、工程管理处、修缮技艺部、文保科技部、考古部等部门的工作视角,开启故宫再发现之旅。
剧照
这些“新发现”既有故宫深处的大历史,也有故宫古建上的趣闻故事,更有紫禁城每块砖瓦、每根梁木所发出的“文明之声”。
你可知道中都皇城在规模初具时,为何突然被朱元璋喊停,成了他未完成的理想之城?近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到底宅在养心殿干些什么?嘉庆帝为什么不在登基时给养心殿见新,直接入住?皇帝的卧室后殿,为何也有偷工减料的现象?近两百年前的清朝宫廷“春晚节目单”上留下了怎样的文艺华彩?
如此种种,都是《我在故宫六百年》发出的历史之问,探寻的历史之谜。
故宫的每块砖、每片瓦、每根木、每幅彩画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只有与它们相处足够长时间的人,才能够听懂它们。丹宸之所以永固,皆因一代代故宫人薪火相传。在漫长的接力中,每个人付出的时间与责任,才最终留下了红墙黄瓦、流光溢彩,留下了可以永远诉说的紫禁城故事。
剧照
《我在故宫六百年》细腻地呈现了故宫古建修缮的过程和技术,通过对古建修缮领域“庙堂”与“江湖”的互动,展现了传统中国建筑工匠群体的传承密码。
片中有当代故宫人的孜孜不倦:他们痴心寻访海月贝壳,按照传统工艺绘制保存彩画小样,在换好的木头上标注更换日期和新木序号;有匠人令人惊叹的妙手巧思:绘制长春宫游廊彩画、更替养心殿扶脊木、修缮故宫角楼和乾隆花园古华轩;更有坚守与传承:一张大木匠合影记录了修缮角楼的匠人记忆。这次63年前的修缮工程,不仅让西北角楼完好地留存至今,也培养出了故宫第一代和第二代古建修缮的工匠群体,积累了完备的工程资料与施工规制。
剧照
历经时间洗礼的故宫需要用时间塑造和磨砺出最好的守护人。当下古建修缮不断创新,更多热爱文保事业的年轻人也积极加入文保队伍。
80后的故宫考古工作者、毕业于名校专攻修缮材料的青年专家、来自修缮技艺部专攻匠作技艺的学员……新一代文保人传承前辈的匠作技艺与匠心,逐渐成长。考古、拓印、贴金、换木、修楼、抹墙……匠人们不急不躁,于一方天地专注一件事,修复重现历史的痕迹。
- 标签:印度停用中国试剂盒 中使馆回应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海南自贸港创业大赛积极吸引省外创业项目参赛
海南日报海口5月18日讯(记者易宗平)5月18日,海南日报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获悉,今年…
- 《灵笼》启动真人影视化 南派三叔加盟担纲编剧
- 范·迪塞尔要求《速度与激情9》中国先上映
- 乔杉谈演戏心得:用更贴近观众的心去创作
- 报告:中国大多数网络主播月入3000-5000元
- 第11个5·19中国旅游日 追溯元代旅行家汪大渊足迹
- 三亚成为百万人口城市 年轻、高知人才汇聚成趋势
- 中央第十一督导组下沉三沙督导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 海南对农村户厕全面“体检” 重点聚焦四类厕所
- 三亚实现引进人才住房补贴网上审批办理
- 未成年人无证骑车还上演"翘头杂耍"? 交警: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