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非遗传承推陈出新 黎苗文化重塑民族自信
12月24日电(符宇群) “现在学习织锦这门传统手艺的人可多了,从大人到孩子都有,甚至是男性也有。”近日,海南省五指山市文化馆馆长张欣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黎锦这一传统技艺正逐渐被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学习并对外展示黎苗文化,传统非遗文化开始重现活力。
图为在五指山的香兰织锦专业合作社学习织锦技艺的张俊扬。符宇群摄
近来,在五指山的香兰织锦专业合作社(五指山黎锦传习所)里,经常坐满了织锦的学员。他们有的是慕名前来学习织锦技艺的学员,有的是收到订单抓紧赶工的合作社员工,指导老师刘香兰均亲力亲为教授学员织锦技艺。
刘香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纺织技艺”传承人,2007年刘香兰创办黎族织锦合作社,她不仅要忙着推介海南黎族传统文化,还要指导村民学习黎锦技艺。过去的几十年里,刘香兰除了每周在村里开设培训班教授同村妇女们以及慕名前来的学员学习织锦,还会定期走进学校,向学生们传授黎锦纺织技艺,传承黎族文化。
图为黎族传统技艺进学校展演活动。五指山市文化馆供图
据不完全统计,刘香兰创办合作社至今,参与织锦的妇女达100多人,产值达120多万元,人均月收入达1500~2000多元不等,带动增加了番茅村及周边村庄妇女的经济收入。
来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张俊扬在织锦人群中显得非常特别,他是本次学员中的唯一男性。“我不认为男性就不可以学习织锦,把织锦技艺学好不仅能对外展示黎锦文化,还能通过黎锦技艺获得收入。“穿着印有黎族传统图腾符号T恤的张俊扬表示,黎锦文化很有魅力,身边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学习织锦。他计划跟着刘香兰老师好好学习织锦,将来也做一位老师,将黎锦技艺传承下去。
据统计,五指山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7项、市级9项,其中有1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张欣欣介绍,五指山市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经常开办各类非遗项目培训班,如黎锦技艺、黎族民歌传唱、黎族竹木器乐、苗族五色饭、苗族招龙舞等培训班,帮助更多人学习传统非遗文化。同时还在全市14所中小学校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实践课和建设非遗项目培训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以及各种研学活动。
图为苗族传统冬至文化活动。张欣欣供图
除了开设各类非遗项目培训班,五指山市还着力开展非遗宣传展示传播工作。组建20多支基层文艺队伍,把五指山市非遗项目带进社区、学校、部队、乡镇;举办具有民族特色品牌活动,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及非遗晚会、在“三月三”期间举办袍隆扣祭祀系列活动、举办“能工巧匠”传统文化展示暨文创产品大赛等,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热爱传统非遗文化。
“前几天我还收到苗族同胞的主动邀请,让我参加他们的苗族冬至文化活动,近距离地感受他们的传统民族风俗。”张欣欣介绍,现在少数民族同胞结婚时都会选择身着少数民族服饰举办传统婚礼,对外展示本民族传统婚俗。正是因为对自身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多的黎苗少数民族同胞开始乐于对外展示自己,这也是一种民族自信的表现。
- 标签:羽田爱蓝色妖姬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海南自贸港创业大赛积极吸引省外创业项目参赛
海南日报海口5月18日讯(记者易宗平)5月18日,海南日报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获悉,今年…
- 《灵笼》启动真人影视化 南派三叔加盟担纲编剧
- 范·迪塞尔要求《速度与激情9》中国先上映
- 乔杉谈演戏心得:用更贴近观众的心去创作
- 报告:中国大多数网络主播月入3000-5000元
- 第11个5·19中国旅游日 追溯元代旅行家汪大渊足迹
- 三亚成为百万人口城市 年轻、高知人才汇聚成趋势
- 中央第十一督导组下沉三沙督导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 海南对农村户厕全面“体检” 重点聚焦四类厕所
- 三亚实现引进人才住房补贴网上审批办理
- 未成年人无证骑车还上演"翘头杂耍"? 交警: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