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资讯  新闻

明年起海南每生每年博物馆史志馆等地学习至少1次

海南日报海口11月29日讯 (记者陈蔚林 实习生王梦洋)11月27日,省教育厅印发实施方案,将充分利用我省博物馆、史志馆等各类场馆资源加强大中小学生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根据方案,从2021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将逐步实现大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到各类场馆学习1次,其中每名大学生和初中、高中、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应到3个场馆学习;小学生一般不跨市县,每年在本市县域内场馆学习1次,本市县域内不具备符合条件场馆或场馆资源匮乏的,应依托省级场馆的网上资源或协调省级场馆巡展解决。

方案明确,省教育厅、省旅文厅将牵头,会同省委宣传部、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省财政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省直单位,成立海南省场馆育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审定场馆育人工作制度、场馆遴选标准等重要事宜。

先期我省将遴选出6个左右的省级推荐场馆和一批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同内容特点的自选场馆,形成省级推荐和自选参观学习的场馆清单,明确适宜参观的学生年龄段,并向社会公布。各市县参照省里的做法遴选确定本市县场馆并向海南省场馆育人联席会议备案。鼓励非国有博物馆为加强大中小学生教育工作提供相应服务。

方案要求,省和市县遴选确定的各类场馆要充分挖掘场馆的自然、历史、科技、文化、革命教育等资源,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会同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专家,开发符合青少年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的课程方案。其中,省级推荐场馆应研发不少于5套课程方案,省级自选参观场馆应研发不少于3套课程方案,各市县遴选确定场馆应研发不少于3套课程方案。

这些课程方案要注重分龄设计,小学阶段要体现趣味性和故事性,让学生了解基本内容和有关背景;初中阶段要体现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理解基本观点;高中阶段要体现探索性和研究性,引导学生提出观点和深入思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