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民生

代表炮轰财政厅啥叫民生

代表炮轰财政厅啥叫民生

  正在召开的广东省会议分组讨论火药味甚浓。1月19日,部分代表就当面追问列席会议的广东省财政厅官员:新增财政70%用于民生投入,究竟什么是“民生”?为什么财政厅长的报告没有对此作出说明?(中国新闻网1月20日)

  应该说,广东省代表此一问问到了要害处。而令人玩味的是,面对代表的追问,在场的广东省财政厅官员这么解释: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农林水、环保、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城乡社区事务管理,都属于民生的范围。财政厅官员不解释则可,一解释更让代表团一头雾水。在场的代表当场质疑:如果这么统计,那么除了公检法行政机关支出外,其余都包括了;更有代表“炮轰”:如果这么说,凡政府用钱全都变成民生支出了!

  那么,在场广东省财政厅官员为什么没有能给代表们一个清晰的“民生答卷”呢?原因似乎很简单,不是财政厅官员没有巧辩之才,而是存在一个根本原因:在财政预算问题上,民生并没有具体定义。因此,面对代表的追问,当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分析广东省财政厅官员所遭遇的尴尬,很清楚,就是没有真正弄懂啥叫民生,在财政预算安排上没有真正体现民生。

  诚然,在传统的财政预算观念中,国计与民生是联在一起的。在一些财政官员心目中,似乎凡经预算安排的都是需要,都是国计民生。因此,在预算中真正体现向民生倾斜,首先就要弄清啥叫民生,啥叫国计。

  民生是什么?对此,中央和国务院近年来已有着一系列明确的指示。主席在《新年献词》中就强调: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人民日报》1月1日),就被媒体视为注解民生的基本内容。财政预算方面,加大教育、劳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居住条件等方面投资,解决公众的后顾之忧,就是财政部门的“民生解读”。而今,为数不少财政部门的“民生解读”受代表质疑,是因为没有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内容,列出清晰的清单,制定一揽子计划措施,令公众得不到要领。从这个角度而言,代表对财政厅民生预算的质疑,就是要求财政厅在财政预算安排上,真正做出一个向民生倾斜的财政预算,同时也体现代表对公共财政的监督。

  应该说,广东代表炮轰省财政厅民生预算是与另一个问题相辅相成的。人们看到,在此次广东省人代会上,代表炮轰“三公”(即接待、公费旅游、公车私用)也同样引人注目。比如,广东代表、广东省纪委林浩坤在发言中称,“三公”问题日见风靡,很多干部的都是产生在出国期间(《广州日报》1月20日)。而“三公”存在,与财政监督出现疏漏息息相关。显然,确保财政预算向民生倾斜到位,就要依法依规以坚决态度堵塞“三公”现象。从不少地方的工作思路分析,在财政监督问题上,仍有着很大的漏洞。广东省代表“炮轰”财政厅官员“啥叫民生”,似乎也成了各地财政部门官员的一面镜子。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