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海南定安传统村落:尚书故里文化之风代代传承
图为航拍海南省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中间竖排为王氏宗祠。 张博 摄
中新网海南定安3月10日电 题:探访海南定安传统村落:尚书故里文化之风代代传承
作者 符宇群
位于海南省定安县雷鸣镇的龙梅村,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明朝礼部尚书王弘诲的故里。龙梅村迄今保留有王氏宗祠、太史坊、王弘诲故居等文物古迹,2016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走进龙梅村,村口一座“王弘诲故里”门坊显得气势雄伟,门坊一旁的文化墙则细数记录了王弘诲的生平事迹以及十大历史贡献。据记载,王弘诲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19岁中广东省乡试举人第一名,23岁中乙丑科进士。历任庶吉士、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享誉一代名臣。
图为龙梅村村口建造的“王弘诲故里”门坊。 凌楠 摄
“这是村民自发集资120多万元在村口建的王弘诲文化广场,于2019年落成。”王弘诲直系第十五代后裔王明照介绍,广场由“王弘诲故里”门坊、王弘诲文化墙、尚书亭等组成,现成为定安县观光旅游的打卡新景点。
进入龙梅村,远远可见古色古香的八角殿,这是王氏宗祠的前殿。王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由山门、八角殿、正殿、二侧庑廊组成。宗祠内存有康熙丙申(1716年)翻刻的万历皇帝诰封王弘诲及其妻周氏之诰封文匾一块。1994年,王氏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王弘诲故居。 凌楠 摄
太史坊位居王氏祠堂一侧,始建于万历二年,是右副都御史殷正茂和巡抚广东监察御史张守约,为国史官王弘诲立的纪念物,故称“太史坊”。太史坊是海南现存最完整的明代石牌坊,其造型古朴雄伟,1994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弘诲故居为三进式砖瓦结构房屋,正屋为海南民居中最为宏大的19瓦路大厅堂,宽敞明亮,可见其昔日的阔气。故居木质架构仍保留着建造时的旧模样,不过公阁的精美木雕早已残缺不全。院内墙角上宽厚的石板条皆长青苔,大石盆、石缸、磨盘、石柱础摆放在庭院的角落里,斑驳老旧。
图为王弘诲故居内布满青苔的石缸。 凌楠 摄
“三朝硕士,一代伟人。”今年已81岁的王明照,谈及祖先王弘诲的历史功绩时仍显激动。他说,万历四十五年王弘诲仙逝于龙梅府第,万历皇帝闻讣,赐祭葬,谕赞王弘诲“惟卿三朝硕士,一代伟人”。
王弘诲一生为官贤能清正、同情民众,关心教育事业,“奏考回琼”是他为海南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王明照介绍,万历四年,王弘诲上《奏改海南兵备道兼提学疏》获皇帝恩准,在琼州设立院试考场,从此以后琼州儒生都在琼州应试,不需再踏海历险。为感激王弘诲所做贡献,琼州儒生集资为其在定安县城兴建一座生祠以示纪念,在海南独此一例。
图为龙梅村内的文物古迹——太史坊。 凌楠 摄
王明照说,王弘诲退休回乡后,仍不忘推进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在龙梅村西南约1公里的永济桥旁,建造定安第一座古塔——龙门塔。“里面设有藏经库,收藏了大量珍贵的经书典史,可惜古塔在日军侵琼时被破坏,遗迹无存。”
在定安文庙东侧,主持创建尚友书院是王弘诲致仕归家后的又一重大义举,其嘉惠后学,福泽长远。
王弘诲的种种努力,振兴了定安学风。时至今日,龙梅村读书风气依然浓郁,考上名牌大学的学子源源不断,崇尚文化之风薪火相传、经久不衰。为了激发后人勤奋好学,立志成才的斗志,龙梅村成立王弘诲教育基金会,对本村每年考上重点院校的学生发放奖学助学金。
图为王弘诲直系第十五代后裔王明照在翻阅王氏族谱。 凌楠 摄
毕业于暨南大学的王明弘,是王弘诲直系第十五代后裔,如今在深圳从事媒体行业。他说,每年龙梅村都为升学的学子举行隆重的欢送会,崇学重教的文化传承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人,学子们虽远在家乡之外,仍心怀感恩之心,每年通过村里的基金会捐资,勉励更多学子积极求学。
谈及龙梅村的发展,王明照说,王弘诲是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加大对龙门塔、王弘诲生祠以及尚友书院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复,在传承好文化的同时利用好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龙梅瞻仰文物古迹。(完)
8090神仙道 http://www.xinzhiliao.com/zx/xinde/31523.html- 标签:影音先锋全部资源小说,《宝贝真乖》,皇后无德txt,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探访海南定安传统村落:尚书故里文化之风代代传承
图为航拍海南省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中间竖排为王氏宗祠。 张博 摄 中新网海南定安3月…
- 【关注全国两会】认真履职
- 定安历史题材电影《南溟奇缘之爱情树》3月14日上映
- 澄迈交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 海南两地开展环岛高铁高速沿线环境改造整治
- 今日6时起入琼返琼人员可免费核酸检测1次
- 保亭昌江荣获省级森林城市称号
- 海口边检总站赴澄迈瑞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儋州大塘村:谷磨老篾匠
- 澄迈:14日内有上海旅居史人员请主动报备
- 五指山市水满乡开展趣味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