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台新戏台:琼韵悠悠从此扬
文昌市东阁镇玉山村的戏台。许帮相 摄
文昌市东阁镇玉山村村民在看琼剧。
现代琼剧《县长王大鹏》在海南戏院上演。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海口秀英区永兴镇美梅村的戏台。海南日报记者 罗安明 摄
海口骑楼老街的自在戏台。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报记者苏庆明摄
新春伊始年味浓。对许多海南人而言,家乡的那一方戏台,正是传出年味的重要所在。一年又一年,它那锣鼓喧天,它那曲韵悠扬,它的土味,它的热闹和喜庆,永远印记在海南人心中。
“一曲笙歌,音如流水;三声檀板,响遏行云。”演员在台上唱戏,唱尽悲欢离合,人们在台下看戏,感悟人间冷暖。时光流转中,那日渐斑驳的老戏台承载了太多成长记忆,是游子怀乡时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
年味的散发地
春节期间,海口、定安、文昌、琼海等市县农村地区会热热闹闹地举办一年一度的公期、庙会活动,这是集体狂欢的日子。为添加喜庆,当地人往往会把“绑戏”作为公期、庙会的固定搭配。白天,家家户户有宴席,宾主尽欢;晚上,大家相约到村里的戏台前看戏。
夜幕初降,平日冷清的露天广场已然灯火辉煌,戏台前人头攒动。在戏台前没有固定座位的年代,人们会携带草席、长凳前往,草席紧挨戏台铺设,长凳争取占据正中靠前的位置。戏台上,工作人员忙着设置灯光、帷幕,台下,有人在调试音响。戏台旁有梳妆台,演员们围坐一起,对着一面面镜子涂脂抹粉,细细描眉。许多小孩,也有不少大人,会好奇地围观。
距戏台不远处的庙宇、祠堂,香火缭绕,村民们正络绎不绝地前去上香。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混杂着工作人员试音时用音响播放的琼剧唱段,瞬间搅热了戏场,声震村里村外,告诉人们,这个村今晚要上演大戏。
“拜八仙”是演出正式开始前的预热环节,但也颇为热闹。愿意多出一份钱给戏班的富足人家,戏班便在台上演一套固定的念词做打戏,代其向神祈福。每到一户人家 “拜八仙”,这户人家的“萬叁叁”鞭炮便在戏台边燃放,声响往往盖过演员的声音。
这是小孩最喜欢的环节。“每拜完一次,台上演员都会从户主供奉的物品中抓几把糖,撒向观众,人们一边欢笑一边哄抢,抢到就意味着吉利。”琼海市阳江镇岭下村村民马科科说,演一场戏,“八仙”往往要接连拜个十次八次,放鞭炮、抢糖也有十轮八轮,期间台上台下欢声笑语不断。
拜完“八仙”,正戏开唱。台上情景焕然一新,音乐响起,清澈优美的唱腔回荡。不仅本村人,来自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此时也已赶到现场看戏。才子佳人,苦读中榜,精忠报国,离舍团圆……剧目的故事类型并不新鲜,但台下观众依然看得投入,为戏中人物的悲欢牵肠。
看戏的看戏,无心看戏的,也不会寂寞。玉米、甘蔗、番石榴、冰棍……坐不住的小孩会到小贩摆的临时摊位前转悠,一解嘴馋。有人对戏不感兴趣,却对后台很好奇,或跑到梳妆台一带看演员换装,或跑到戏台一侧临时搭的棚子里,看器乐班子拉胡弹琴、敲锣打板。戏曲的根基在群众,乡村戏台,让演出与观众没有距离,在许多人心中埋下了热爱琼剧的种子。
乡村戏台土味浓
乡村是琼剧发展的沃土。“上世纪八十年代,琼剧演出在农村兴盛起来,很多地方村村建有戏台。”省琼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符传杰说。
乡村戏台土味浓。椰林下,稻田边,人们寻一片开阔的空地,垒起土石台,在台上搭起简单的框架,便成了一处露天戏台。
文昌市东阁镇福田园村老村支书符国进介绍,为了满足看戏需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该村村民、华侨自发捐建了戏台,以及作为戏台“固定搭配”的公庙。起初,戏台上框架部分用竹木搭建,后来升级为钢管,戏台前也建起了一排排混凝土长凳,有了固定座位。戏台后方建有一个方形石台,作为演员的梳妆台,但与多数乡村戏台一样,没有专门供奏乐用的副台。
乡村戏台设施简单,有时会给演出造成阻碍。比如,戏台没有顶盖,突然下小雨时,演出不停止,观众在台下撑伞看,演员在台上冒雨演。吃过淋雨的苦头,后来,戏团都会自带布料铺设顶盖。
露天戏台,气温不能人为调控。“冬天天冷时,穿戏服不厚的话就会受冻。夏天最惨,热得满身汗,一场戏下来,换五六次打底衣是常有的事。被蚊子咬也是家常便饭。”符传杰说。
由于戏台搭建得不牢靠,符传杰还碰到过灯光设施从空中掉落、戏台因淋雨部分崩塌等情况,所幸这并不多见。“以前演出前,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提前考察场地,做好搭建工作。现在用手机联络很方便,我们会提前通过视频连线查看戏台情况,指导当地人员搭建。”
除了农村,乡镇居民偶尔也因各种喜事“绑戏”。戏台一般也是临时用竹木搭建的,演出时现场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戏台之“戏”亦悠长
有演出就有戏台。琼剧发展的背后,是戏台演变的历史。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琼剧》一书介绍,海南的固定性石戏台,为清代所建。清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1795),海南各地的民间会馆、公馆、祠堂内,相继建起石戏台。嘉庆年间,海口数十间庙宇均建有固定戏台。这些戏台每次演戏,都会吸引附近街、坊、村庄的居民前去观看。
清末至民国初年,海口、府城等地,市镇戏园开始出现。其以要闹宽阔之处为场地,一般由地方豪绅富贾出资,用竹或枋木建成,设固定座位。光绪年间(1875—1908),海口建起第一家营业性演出场所永乐戏院。随后,中华大戏院、冠梅戏院等相继建成。
部分老戏台(院)历经传承,至今仍在使用。在海口骑楼老街自在咖啡馆的后院,有一个自在戏台。该戏台前身是海口富商张天元私宅,于1931年建成,1973年毁于台风,2014年复建,依古法修旧如旧,古色古香。现为海口市琼剧团驻骑楼老街固定演出点,逢周末有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琼岛各市县及一些工矿企业,相继建起营业性的戏院、影剧院或礼堂,以供文艺演出、放映电影和召开会议用。这些戏院、剧场,较之以前的演出场所,在演出空间、声光设置、卫生条件、防水设施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改革开放后,农村庙会、节庆等各种民俗活动复苏,村民“绑戏”越来越多,因此也掀起了一波建戏台的热潮。
在城里,不管是政府建设的堂馆,还是高校的礼堂,各方面条件都比以前的戏院、剧场要好。2010年,海南省歌舞剧院落成投入使用,成为海南首个具有多重科技组合和先进配套设施的专业演艺场所,是大型琼剧演出的首选。
而无论是乡村市井戏台的土味十足,还是城市戏院的专业先进,其背后不变的,都是海南人对“海南戏”那份浓浓的爱。(记者 苏庆明)
网页三国,尚志一中,人人影视51, http://www.xinzhiliao.com/zx/xinde/38634.html- 标签:初中学历读大专,百度的竞价排名,二龙湖爱情故事在线观看,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