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资讯  民生

文学名家走进临高 陶醉在渔歌“哩哩美”的曲调中

渔民唱响渔家哩哩美。

笔洞里感慨沧海桑田、椰田古寨体验黎苗风情、亲历3000年前遗存“挖掘”……继三亚、陵水、万宁、琼中等地之行后,著名青年散文家胡竹峰和著名青年小说家郑朋一行来到了海南省临高县,开启了《海南日记》——文学名家写海南第二季“岛彝不彝一海南访古”主题活动临高站的旅程。

浓浓文化气息

厚重历史沉淀

临高文庙是海南现存较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大型古建筑群,位于临高县城美丽的文澜江畔。5月23日上午9时许,胡竹峰、郑朋等一行与临高宣传部工作人员汇合,开启临高站之旅。

胡竹峰、郑朋一行来到临高文庙前,看到一道红色墙上开了一个小门,小门的两侧是“临高文庙、至圣精神”的对联,从小门里走进来会看到“临高学宫”的石碑,正面就是棂星门,这是一座四柱三孔的门牌坊,传说棂星乃是天上的文曲星,此门为孔庙的一种象征,象征祭孔图同尊天。

走过棂星门就是状元桥,可看见泮池和泮桥,造型古朴,具有历史厚重感。走进大成门,胡竹峰、郑朋一行进入了学宫里面,学宫由天子台和大成殿组成。大成殿是整个文庙最重要的建筑,这里供奉着孔子的雕像,每逢祭孔之日,临城万人空巷,人们争相前往祭拜夫子,体现了临高人崇尚儒学、尊敬先贤的美德。

“崇古学文,耕读传家。文庙的作用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振兴文化。”胡竹峰赞叹说,如今全国的文庙鲜有能保存如此完整的,参观文庙,可启示人们见贤思齐,教化居民,培养出众多才子贤能,为国家输送人才。

聆听渔家哩哩美

感受渔民们的艺术天赋

当天上午,胡竹峰、郑朋一行还来到临高县调楼镇,在一家农家乐里,临高渔歌传承人戴志勇跟几位渔民已经恭候多时。

“临高渔歌‘哩哩美’形成于南宋绍兴年间,起源于新盈后水湾,临高的祖先们上千年遗下的精神财富,传唱于民间生产生活之中。”戴志勇介绍,渔歌哩哩美是临高民间经典的传统文化,也是海南民间经典和中华民族最富有的传统音乐艺术魅力典型民歌之一。

临高渔歌“哩哩美”于上世纪50-70年代在沿海一带的渔家流传较为广泛,渔家人每逢举行婚礼,他们都会触景生情地自由抒发,以口头创作唱出吉利歌、情歌、对歌、猜迷歌等,从当天傍晚唱一直到第二天亮才作罢。男青年出海打鱼回家,晚上以欢乐的心情到娘子馆与女青年谈情说爱。自古以来,在临高沿海地区,其乐也融融,其舞也翩跹的渔歌(哩哩美)曾陪伴着这一地区的渔家儿女度过漫漫长夜。

原生态渔歌“哩哩美”的优点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旋律缓慢。

“哥啊:放筝放两只,看那只高低? 拉琴拉两调,看那调协调?”“妹啊:风筝放两只,两只平平高,拉胡拉两调,两调都协和。”优美的歌声从渔民中间传出,两位作家陶醉在动人的旋律中。“这是我第一次听‘哩哩美’,虽然词曲听不懂,但是心里鼓荡。”胡竹峰激动地说,哩哩美的曲调非常美,犹如来自海上的风声,渔民的演唱充满感情,发自肺腑的声音让人非常陶醉。(记者 梁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