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资讯  民生

儋州:分类扔垃圾 环保入人心

“每天我都准时准点到垃圾定时投放点,遇到来倒垃圾的市民,如果没有把垃圾分类,我就告诉他们如何分类垃圾,把分类后的垃圾,扔到对应的不同颜色垃圾桶。市民配合度很高,也很支持垃圾分类工作。”今年65岁的志愿者刘洪元通过团市委志愿者协会,主动报名参加儋州市垃圾分类志愿活动,6月1日至今,每天劝导市民分类投放垃圾。

儋州市从6月1日起,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涉及居民住户达4428户17150人;企业、学校、机关单位约2.5万人,涉及人口约占那大镇主城区人口的12%。将利用4个月时间,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全面覆盖,全面建成垃圾运输体系,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投放准确率达80%,整体减量率达30%。10月1日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将在全市全面铺开。

据统计,那大镇主城区人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1.03公斤,全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360吨,如果不压缩有近1500立方米。传统“混合收集—混合运输—混合处理”粗放模式,既浪费垃圾中的有用资源,又消耗大量的土地和财政资源。现在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对分类投放的垃圾收集容器,用电瓶车或其他工具(车)进行短驳收集至统一的垃圾收集点,归类、分类堆放;分类运输,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安排分类运输车及时运走,日产日清;按照每周一次的频次,上门分类运输有害垃圾及可回收物到指定处理点。分类处置,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别分类运输至指定处置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害垃圾在指定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归类、分类桶装化密闭暂存,待收集到一定量后,送至指定有害垃圾处置厂;可回收物卖给合规资源回收点。

儋州市定时投放分类生活垃圾,每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早上6点至8点半、下午6点至8点半,是市民投放分类垃圾的时间,每个投放点有2名志愿劝导员引导市民正确分类垃圾。“剩饭剩菜是厨余垃圾,请投放到厨余垃圾桶里,零碎的纸片、尿片等其他垃圾,放进其他垃圾桶里。”在那大镇武后村生活垃圾定时投放点,志愿劝导员何允秋说,改变市民把所有垃圾一起扔的习惯,提高环境卫生意识,保证所有垃圾应分尽分。那大镇主城区环境卫生社会化服务的儋州市美城环境服务公司负责人胡建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在全市18个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每天有近100名志愿者引导市民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儋州市近日首批放置生活垃圾分类桶200套,新建和改建垃圾分类收集屋2间,另外5间收集屋正在加快建设。18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处的收集容器全部配送到位。儋州市环卫局已采购生活垃圾分类桶600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车2辆,将陆续投放垃圾分类收集设备,对原有的一些垃圾箱房进行美化、升级改造。

6月3日,由市委宣传部、团市委联合主办的“健康海南,我是行动者”公益环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那大镇先锋社区举行,向社区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科普知识。儋州市环卫局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垃圾分类习惯,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将投资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环保主题宣教屋,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垃圾去哪了”“垃圾分类宣传片”等环保知识,供幼儿园、中小学生、市民参观学习。(记者 刘袭 特约记者 李珂 通讯员 罗鑫 符武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