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资讯  民生

滨州深耕千亿级海上牧场 海洋渔业“一水多用”循环经济转起来

  滨州市海洋渔业走向“纵深”,迈出了对外合作的新步伐。近日,滨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局长邱希敏率队参加2019蓝色经济大会暨海南“一带一路”渔业国际合作推介会,开展渔业招商推介,推动海洋和渔业领域的“双招双引”工作。这是滨州全力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缩影之一。

  记者近日跟随“2019滨州网媒海疆行活动”的脚步,探访滨州市海洋渔业,与当地海洋水产行业、渔业部门面对面,解码“畜牧水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滨州市多年来一直推动建立“一水多用”的滨州特色生态产业模式,利用科技创新和绿色环保理念全面建设滨州海洋牧场。在当地政府牵引带动下,当地越来越多的水产企业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打造出了独有的自主品牌产品。

  一方面,海水梯次开发,实现“一水多用,零排放”生态产业模式。一级制卤区海水养殖,二级制卤区卤虫养殖。山东友发水产集团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作用,以南美白对虾、刺参养殖及卤虫卵精加工为重点,组织产业化生产,年产参、虾等各类水产品2000吨,年产原盐30万吨、溴素1000吨,年加工精制卤虫卵500吨,产品畅销国内外,拥有“棣华牌”海参、“友发牌”丰年虫卵等多个知名品牌。

  位于无棣县最北部的鲁北盐化有限公司,其海水“一水多用”生态产业模式为国家同行业首创,“初级卤水养殖、中级卤水提溴、饱和卤水制盐、苦卤提取钾镁、盐田废渣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海水送生态电厂冷却、精制卤水送到氯碱装置制取烧碱”,产业循环运行经济首屈一指。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规模化企业多也是滨州水产产业发展的特点之一,无棣县的正海集团目前拥有标准海水养殖基地11万亩,建设10万立方米水体鱼苗场及配套生产设施,有对虾、卤虫、海参等数十个品种,是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年产量达4600吨,被认定为国家水产健康养殖场。集团还建设有年产40万吨规模原盐生产基地,3万立方米水体育苗场及配套的饵料加工厂等,现已形成了一水多用循环利用的经营模式。

  记者采访获悉,在多家上市规模企业和集团带动下,滨州海洋渔业日益发展壮大。例如,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的渤海水产有限公司,是滨州最早上市的大型渔业企业,这类企业的辐射带动多产生的区域经济效益显著。

  滨州濒临渤海,但一直有海无港。近年来,滨州五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加快了港口发展和海洋渔业产业园建设,勾勒出一个新型渔港经济区的轮廓。

  滨州的港口建设早在2005年就已经投入展开,截至目前,滨州港海港港区累计完成投资近130亿元,建成了东、西两条防波堤及17公里集疏运通道,3万吨级航道建成通航,建成并投入运营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2个、3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2个,国家一类口岸通关服务中心建成并通入使用,现阶段正在积极推进5万吨级航道等40余个建设项目,目前已初步搭建起亿吨大港发展框架和临港产业聚集的平台。

  滨州港迅速扩大的同时,滨州海洋渔业产业园的落地建设项目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位于北海经济开发区的海洋渔业生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9.6亿元,占地面积4672亩,是滨州海洋强市“一核、两翼、三基地、多园区”空间布局核心引领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已建成的岔尖一级渔港占地1170亩,可容纳渔船600余艘,是环渤海地区最大的渔港之一。园区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虾、鱼类10375吨,加工各类水产品1.5万吨,水产品市场年交易量2万吨,年产值41.15亿元。这个多元一体、三产联动、高度融合的多功能渔港经济区,有望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