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上的70年:“方寸”间记录新中国变迁
中新网杭州10月4日电 题:火花上的70年:“方寸”间记录新中国变迁
作者 张煜欢 翁娴
方寸大的纸张微微泛黄,贴画上简笔画着两名妇女从畜产收购站出来,她们边提着篮子边数着钞票,满脸洋溢着欢笑……这套生产于1966年的火柴盒火花,讲述的是畜产宣传养兔子的主题。在杭州人俞建军家中,如此富有时代感的火花有4万余张。
“小小一张火花看似不起眼,对我来说却是最珍爱的‘宝贝’。”作为全国火花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和浙江省收藏协会烟标火花专委会委员,从1982年收藏第一枚火花开始,37年间,俞建军已经收藏了4万余枚火花,它们忠诚地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俞建军的火花收藏。 翁娴 摄“十二三岁的时候,有同学给我看了火花,我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开始就觉得好玩、漂亮,慢慢地感受到了收藏的乐趣。”俞建军介绍,最早收藏火花是从火柴盒上揭贴画开始的。“过去每当看到喜欢的火花,我就将火柴盒泡在水里,再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揭下、晒干火花。不过这样的‘土办法’下,火花背后会有斑驳的胶水和明显的使用痕迹。”
过去火花虽常见,但俞建军在收藏方向上也有着自己的偏好。“我的火车专题收藏,可以说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吧。”作为铁路乔司直属站艮山门站的党支部书记,俞建军自称有着很重的“铁路情结”。
2002年,长沙火柴厂出品了一套56枚和一枚封标的火花。当时高铁尚未开通,国内知名的韶山电力机车、东风内燃机车和自主研制的北京地铁、磁浮列车选入其中。如今,这套名为《世界火车机车》的火花,是俞建军最得意的收藏之一。
俞建军收藏的铁路专题。俞建军本人提供“20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的蒸汽机车都是进口的,现在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名片走向世界,这展示了我们国家铁路的飞速发展,我真的很自豪。”俞建军说。近期,他的两本国内外火车专题火花还被拿到上海等地进行展览。
除了铁路,人民公社、福禄寿喜、畜产宣传……打开俞建军的“宝箱”,这些充满年代感的火花,将新中国的成长浓缩于此;而首届杭州西湖博览会的纪念火柴,G20杭州峰会的纪念火柴……又将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刻画其中。
眼下随着时代的进步,火花从随处可见的物品成了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收藏物。
“别以为收藏火花很‘老派’,现在收藏也赶上互联网的潮流。”俞建军说,近年来随着火花的收藏价值越来越高,他还发现不少火花收藏的新“玩法”。
每周五晚七点半,俞建军加入的新加坡南洋火花拍卖群开始拍卖。拍卖得到的火花由专人从新加坡带到山东烟台,再从烟台以快递的方式寄给国内的“拍友”。去年,俞建军就在微信群里以860元“高价”拍得两张沪凇铁路的火花。
俞建军的火花收藏。 翁娴 摄闲暇时间,俞建军还喜欢在收藏品网站和专门的火花收藏APP上观察市场“行情”。“信息时代互联共享,收藏拍卖也有了‘大数据’。”俞建军笑着说。
从“随处可见”到“一票难求”,从自己揭贴到线上拍卖,赶潮流的火花收藏也成为时代变迁的侧影。
“盛世兴收藏,百年无废纸。”俞建军说。(完)
- 标签: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