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文化  娱乐

文本实验与乡村书写

建国大业导演

近日有关于建国大业导演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建国大业导演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建国大业导演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建国大业导演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建国大业导演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南太行纪事》

杨献平/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南太行纪事》事实上只有四篇散文。第三篇《南太行的风花雪月》和第四篇《南太行乡村笔记》其实也写得不错的,干净清晰,明媚青葱。我没有去过南太行,不过我有常年生活在蜀地乡村的经验,看到杨献平写的南太行的乡村,一下就让我想到了我蜀地的乡村,想起了那些散落在乡村各地的木屋草舍,遍布在山间溪谷的烂漫野花。两个地方的乡村,面貌其实是差不多的,这两篇散文,给予了我不小的亲切感。

但是最重要的,是献平写了《作为故乡的南太行》和《南太行民间秘史》,因为这两篇散文,进行了非常有意思的文本实验。尤其是《南太行的民间秘史》,体现了杨献平大胆的勇气,以及始终沉于脚端的散文写作追求。

杨献平用了两种方式交织着来叙述乡村,一是“马鬃山的摩崖石刻”,二是自我的见闻与感受。这个“马鬃山的摩崖石刻”是真有这样的石刻,还是献平的杜撰?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如果是杜撰,至少说明,献平的古文叙述能力十分了得。不过,就算不是杜撰,真有这样的石刻,应该也是经过献平加工了的,或者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选择性甄选及再创造的结果。

这样一来,献平事实上就用两种方式来叙述乡村。这两种交织叙事的方式,至少带来了这几桩好处。

一是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两种文本分别讲述乡村的过去和现在,并通过作者的分析印证,给乡村建立了一些有效的时间轴和空间场,从而使得这个文本具有了厚重与阔大的格局。

二是具有了泥土的青葱气。献平选择的文献文本是摩崖石刻,而且是乡村的摩崖石刻,不是来自于书籍或者传说的东西。这种选择本身就显示着匠心独运,我们甚至不会把它当成文字,而当做散落在乡野田间山林里的那些残砖断瓦。而另外一种文本,则如同四处铺展的烂漫黄花。残砖断瓦和烂漫黄花交织在一起,一股泥土浓郁的青葱气息,便向我们扑面而来。

三是具有了细节的真实性。前面我们对“马鬃山的摩崖石刻”存在性提出了质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用了“存在性”,不是“真实性”。也就是说,就算所谓的“马鬃山的摩崖石刻”在历史上不存在,也不影响这篇散文传递了极好的真实性。那么。这个真实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就在于献平对细节的捕捉,乃至于重塑。这篇散文的题目中有“秘史”两个字,但显然献平无意于讲史,他所有关于历史的叙述都是碎片化的。他甚至有意把完整的历史打碎,剔除附着在历史表面的那层浮土,只留下那些坚硬的碎片。所以当文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反而觉得特别真实。事实上,献平也同时对散文的真实性问题,用这篇散文,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回答。

在这本散文集中,献平对文本实验的迷恋,还体现在第一篇《作为故乡的南太行》里。这篇散文,献平从“血缘意义”“人性法则”“文化嬗变”各方面来解读南太行乡村,具有豪壮的学术框子。不过,其解读方式却又完全不是学术论文式的,而是散文式的。由于献平试图打开一条学术论文和散文的通道,使得这篇散文给人带来了强烈的文本冲击力。

文本实验和原生态,看起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因为文本实验是一个经营的过程,更多的需要艺术手段的加工。原生态需要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既然要呈现原生状态,因此在写作中是反对经营,反对艺术加工的。这两者之间,应该是一对矛盾体。

但是献平却很好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了。同时,这种结合,并不是妥协,而是促生。用巧妙的艺术手段,让原生态呈现生活的本真面目,更具有洞察力。(文/张生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