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文化  娱乐

西部(成都)科学城怎么建?《科技追光者》解码:构建可持续、自生长的生态系统

竹溪天气2345

近日有关于竹溪天气2345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竹溪天气2345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竹溪天气2345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竹溪天气2345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竹溪天气2345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近日,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推出《科技追光者》系列节目,聚焦西部(成都)科学城,通过三位科技追光者,讲述他们眼中的成都科技创新之光。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机遇,成都正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这背后,有怎样的战略规划?成都将如何“执笔答卷”?“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又将如何发力?

在首期节目中,聚焦西部(成都)科学城顶层设计,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旭,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与使命。

▲陈旭

高瞻远瞩的关键之谋:

西部(成都)科学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特别指出要支持成渝地区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陈旭在节目中表示,西部(成都)科学城自战略谋定之初,就直面未来打造“增长极”“动力源”。

何为“增长极”?何为“动力源”?

陈旭提出,在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与会者形成共识——产业功能区是增长极,高品质科创空间是动力源。

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功能区,将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构建了66个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产业功能区,形成了14个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圈。

以产业生态圈为单元深度契合城市功能布局,选定与城市特定功能相适应的产业定位,成都提出:力争85%的配套在功能区内解决,力争85%的生活需求在功能区解决。

“达到两个85%,区域经济发展就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高品质生活也将得到具体呈现。”陈旭说,成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是高品质科创空间,但它不仅仅是动力源,还是整个产业功能区的“发动机”。不是简单的孵化器升级版,而是以高智、高密、高能为典型特征的空间地标,最终要实现“将每一个科创空间都打造成为一家科技服务型企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部(成都)科学城的建设与发展,围绕着打造“增长极”,提升“动力源”,一步步初具规模。

新动态:

“一核四区”正加速成长

“自2020年6月首度亮相以来,西部(成都)科学城一刻未等闲,正不断加速‘成长’。”陈旭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的空间布局,讲述了它引聚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级的动态。

“一核”,即成都科学城。目前,成都科学城已汇聚中科院系统科研单位13家,落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3个、交叉研究平台项目4个,成都超算中心2020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已初步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同时,成都科学城已规划建设高品质产业载体540万平方米、人才住房144万平方米、学校24所、医疗设施22处,园区商业不断丰富,环兴隆湖产业社区趋于成熟;以天府海创园为核心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构建开放共享、科技时尚的社区生态。

“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和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

新经济活力区主要布局在成都高新区南区。作为成都新经济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已聚集9万余家具有新经济性质的企业,同时,正聚焦5G通信与人工智能、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等新经济产业主攻方向,以新川创新科技园、瞪羚谷产业社区等六大产业社区为抓手,加快建设成都新经济活力区。

作为成都生物产业高地,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是生命科学创新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9月29日,总投资额超130亿元的14个重点项目宣布签约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要素的集聚地,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正计划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新硅谷。京东方智慧系统创新中心、华兴源创西部总部等多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要素正加速在这里汇集。

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是打造“增长极”与“动力源”的重中之重。目前,三峡集团四川能源投资总部项目、联东U谷未来科技产业园项目、民航飞行学院天府校区、民航二所的民航科技创新的示范区等项目已签约落地,将成为未来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未来:

将构建可持续、自生长的生态系统

开局“十四五”,推动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成都动作频频。

2021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其中特别提出:“优化西部(成都)科学城 ‘一核四区’布局,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新型光刻技术、多模态网络与通信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此外,在今年成都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也被列为2021年成都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之一。其中特别提到:聚焦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2021年,成都将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修订完善《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推动“一核四区”加快编制分区规划;加快推进重大支撑项目建设,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设施、交叉前沿平台和高能级创新平台集群。

“根本在科技,灵魂在创新,关键在策源,支撑在生态。”陈旭表示,未来,西部(成都)科学城将打通从储能、用能、释能到育能的创新生态的循环链条,构建可持续、自生长的生态系统,产生带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全新能量。

彭祥萍 图据成都市科学技术局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