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天才少女田晓菲,非要嫁给大25岁的美国导师,现在怎样了?
近日有关于沟通100服务厅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沟通100服务厅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沟通100服务厅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沟通100服务厅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关于沟通100服务厅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1999年1月1日,在美国纽约州有一场浪漫而又特殊的婚礼。
新娘祖籍是哈尔滨人,28岁。新郎是美国人,53岁。
新郎比新娘足足大了25岁,这段冲破世俗眼光的跨国之恋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
小提琴伴奏缓缓响起,新娘出场,宾客起身鼓掌欢迎。
牧师致辞。
新郎新娘四目相对,温情拥抱.....
新娘不是别人,而是曾经被众人赞誉的天才少女田晓菲,她5岁时就出版了诗集,13岁时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在北大成绩优异被保送至哈佛大学,27岁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博士毕业生。
回望她的学业生涯,令人艳羡,可以说是开挂了的人生履历,博士毕业后,她精彩的人生才刚刚按下开始键,可她不顾家人反对,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选择,嫁给了比自己大25岁的美国导师,拿到了美国绿卡,并更改了自己的国籍。
对于这样的结果,大多数人都困惑不已。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原因呢?现在的她过得幸福吗?
1、天才少女田晓菲在诗词上的天赋
1971年田晓菲出生在哈尔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教师。父亲是文字工作者,酷爱写诗。
在田晓菲还在母亲肚子里时,就已经受到了很好的文学熏陶。
母亲常常在书房里的窗台边迎着阳光看书,而父亲呢,则在一旁大声朗读自己写的诗词,朗读到动情处,甚至还会手舞足蹈起来,两人则相视一笑,又各自沉浸在自我文化的世界里了。
田晓菲出生后在书香门第的氤氲之下受益匪浅,自幼就养成了读书写作的好习惯。
四岁那年,由于父亲被调到天津做文联主席,一家人举家迁入了天津文联大院。在这里,田晓菲跟着父母也见识了更多文化从业者,在诗词方面也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父亲作为诗词聚会发起人,时常会邀请诗人知己在家中聚会畅聊诗词。而这时还不到门把手高的田晓菲总会钻进房间里来,找个角落托腮认真地听着。有时也会冷不丁地轻声表达自己的观点。
时间一长,他们发现田晓菲在诗歌方面很有天赋,且记忆力超强。有时候大家上一次讨论的诗词歌赋,下一次再聚在一起时,田晓菲总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
不仅如此,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开始写诗,大家都说晓菲这个孩子继承了父母的文学基因,是个写诗的好苗子。
一次,父亲把田晓菲在家随手写的一首诗,投稿到了《天津日报》。没想到一出版,就受到了各界诗人的称赞。
在那之后,也会经常写一些小诗,经过日积月累的创作,5岁那年,田晓菲出版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本诗集。10岁时,已经出版了5本诗歌集,并获得了文学创作奖。
其水平已经可以和知名作家柳溪在一起经常探讨诗词,两人因为年龄相差大,却又志趣相同,还一度被外界称为忘年交。
田晓菲因为经常参赛而得奖,声名在外,很快引起了北京大学的注意。13岁时还在读初中的她,被北大破格录取,也成了哈尔滨家喻户晓的“天才少女”。
2、北大结识一生挚友海子
13岁的田晓菲进入北大,成了北大西语系英美文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也成为了北大最年轻的在校本科生。
在这里,她结识了一生的挚友——海子。就是那位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查海生,在现代的文坛仍然有一定地位,只是后来很少会有人用原名称呼他。
和她一样,两人都是顶着天才少年的光环进入了北大。海子比他大7岁,当时的海子,是中国政法大学的老师。
两人也是因诗歌结缘,海子读过田晓菲的诗后,对她赞不绝口,见面畅聊后,她对诗词的独特见解与海子一拍即合。
而田晓菲也对海子非常崇拜,在海子身上接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两人亦师亦友,相约在诗歌的道路上同行。
在大三时,正好遇到北大校庆90年,才16岁的田晓菲就写了《13岁的记忆》以表对学校的知遇之恩,文章一经刊出,社会大众一致好评,甚至被中学编入了课本教材。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天才少女田晓菲。
1989年,田晓菲从北大毕业,去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攻读硕士。
在去美国之前,她还和海子见了一面,还拿出了最新写的诗歌跟海子探讨,他记得海子还告诉她:“如果能一直坚持创作,相信以后会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也正是这句话,让田晓菲更加坚定了在诗歌、文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刚到美国没多久,田晓菲就得知挚友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
这让远在美国的田晓菲一度沉浸在悲伤当中,她想不通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
可能是天妒英才吧,海子的性格不能简单用语言概括,他纯洁执拗,又偏执敏感。也许正是这样纯粹的他,才选择了这条看似与世无争的道路,完成了他的死亡绝唱。
1991年,田晓菲完成硕士学业,转而继续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也是在这里,她成为了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也是在这里遇到了她一生挚爱的人。
3、异国他乡,爱上大25岁的导师
斯蒂芬·欧文,是田晓菲哈佛大学的导师。
斯蒂芬·欧文虽说是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他自幼对诗歌感兴趣,尤其是中国诗歌。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后,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了。
由于他对唐诗颇有研究和造诣,后来被聘为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
上第一堂课,斯蒂芬·欧文就被这个散发着中国古典诗词文学气质的女孩儿深深地吸引了,她坐在第一排,戴着黑框眼镜,身穿白T恤,扎着低马尾,显得文静又干净。
更有意思的是,他得知这个女孩儿是来自中国的诗人,笔名为宇文秋水,又十分惊喜。因为自己的中文名是宇文所安。
四个字,两个字相同,他与她都心系诗歌,仿佛在冥冥之中定下了缘分。
经过几年的师生交往,让斯蒂芬更是对这个得意门生赞不绝口。在斯蒂芬眼里,田晓菲十分有才情,是一个满腹诗书才气的姑娘。都说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两人在诗词方面有着不谋而合的默契,他感觉自己遇到了知音。
学校有一处亭子,两人常在那里拿着书本,探讨交流诗词文化。两人一聊起诗歌,就有说不完的话。时常等到晚霞落去,余晖泛红了大半天,这才惊觉,一下午过去了,仍觉得还没十分尽兴。
因师徒缘分相识,又因爱好诗歌让两人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惺惺相惜的爱慕之情。
然而碍于师生关系,两人一直压抑着内心的情感,谁也没有捅破那张窗户纸。
一直到1998年,田晓菲博士毕业,年仅27岁的她,成为了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
毕业典礼结束的那天,班级里组织了一场旅游活动。在山脚下的草坪上,同学们自行活动。斯蒂芬径直走到了田晓菲的面前,邀请她去附近的山上转转。
其实斯蒂芬是有他的打算的,他想趁此机会向田晓菲告白。在之前,他因为两人的关系,一直没亲自对她倾诉内心的爱意。
而现在她毕业了,他们不再是师生关系。他不想再等了,他想告诉她,他爱她,他想娶她。
到了山顶,夕阳暖意的光洒在山头,也照耀在田晓菲的脸上,斯蒂芬借此机会向田晓菲表达了心意。
田晓菲愣在那里,半天没反应过来。她对老师不是没有爱慕之情,只是这一切太过突然。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半晌她才说,会好好考虑的。
回去后,田晓菲坐在沙发上思考了很久,斯蒂芬不仅仅是她的老师,也是她难得一遇的知音。其实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也已经爱上了他。
要说顾虑不是没有,他们之间有文化、年龄的差距。
这时候正好斯蒂芬发来了一封邮件,她打开后,邮件里赫然印着“爱坚如磐石,情比金坚”几个大字。在国外开放的爱情观中,难得斯蒂芬如此专一的深情,很是打动田晓菲。
经过慎重考虑后,田晓菲接受了他的告白,也想大胆遵从自己的内心。
可父母极力反对,他们难以接受辛苦培养的女儿嫁给年龄相差太大的美国人。
1999年,28岁的田晓菲终于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毅然决然地嫁给了53岁的斯蒂芬欧文。
打破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遗憾,两人灵魂相合、志趣相投,年龄在两人面前自然不是问题。
4、远嫁美国之后,生活得怎样?
在美国纽约两人举行婚礼后,田晓菲就更改了国籍,变成了美国国籍。也是因为这样,引发了舆论的声讨。
很多人明白,以她的人生背景,在国内什么青年才俊找不到。为何要在国外找个美国老头?何况还改了国籍。
不过这终究是自己的选择,幸福与否他人也不好评说。婚姻本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原本田晓菲在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任助理教授。为了离丈夫更近一些,她到了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学院担任讲师。
2005年7月,哈佛大学任田晓菲为副教授,与此同时,普林斯顿大学也要求田晓菲担任副教授,并表示会提供丰厚的年薪,但被田晓菲拒绝了。
这件事被哈佛大学的领导知道后,深知人才要重用这个道理,在2006年破格将田晓菲提升为教授。35岁的田晓菲成为了哈佛大学里最年轻的中文教授。
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田晓菲只用了一年。可以说田晓菲是创造了哈佛大学的一个奇迹。
婚后两人夫唱妇随,丈夫在哈佛教书也出了不少关于古诗词的作品,而妻子田晓菲成了他的一本活字典。
田晓菲相比醉心于唐代诗词的丈夫,田晓菲偏爱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出版了《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中国的行旅写作》等多部作品。
思想上,他们志趣相投;生活上,他们相互理解。
夫妻俩仍然和从前一样,一聊起诗歌就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在事业上两人也是相互扶持、互帮互助。至于外界对于他们不好的评价,他们不在乎,也没空理会。
在前一段时间,田晓菲还和丈夫一起回到她的母校北大开展了讲座,宣传诗词文学。
现在田晓菲已经近50岁了,不知疲于研究还是遗传原因,照片上肉眼可见头发已经花白,相比之前苍老了不少。而此时的宇文所安也已经是75岁高龄了。
两人因为多年醉心于研究文学诗词,也没有要自己的孩子。
于田晓菲而言,无论是苦心孤诣地追求文学,还是青年时一意孤行的远嫁美国,她一直都在遵循本心。
在别人眼中看来荒唐的事对她而言是理所应当。不过她的我行我素也招来了不少长篇累牍的仇恨。
她就是这样的田晓菲。
也真正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那句话:走自己的路,由别人去言说。
混在后宫假太监 http://www.xinzhiliao.com/bj/anmo/25015.html- 标签:沟通100服务厅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22年前天才少女田晓菲,非要嫁给大25岁的美国导师,现在怎样了?
1999年1月1日,在美国纽约州有一场浪漫而又特殊的婚礼。 新娘祖籍是哈尔滨人,28岁。新郎…
- 他30年前毕业北大,却当街卖猪肉,传言捐9亿给母校,现在咋样了
- 联合国秘书长谴责针对南非的旅行禁令,英美建议全体成年人接种加强针 | 国际疫情观察(11月30日)
- 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要点速览
- 时政新闻眼丨为了中非27亿人民的福祉,习近平宣布共同实施“九项工程”
- 蹭热点?巨亏后欲“转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贤丰控股收监管关注函
- 有此地旅居史速报备!哈尔滨市疾控中心最新提醒
- 这些机构全封闭管理!讷河市今天7时起,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 资本帝国崩塌!80万都拿不出来了?万方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
- 黑龙江11月28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 辽宁11月28日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为沈阳市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