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10个问题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根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截止2016年11月30日,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9项,也是世界上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先后9批入选。其中7项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止2014年我国先后公布了4个批次,10各类别,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项目,应是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3、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1、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申请,由受理的文化行政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申报主体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授权。
2、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中央直属单位可直接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申报。
3、申报者须提交以下资料: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项目申报书: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保护计划: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4、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的各方须提交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相关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
5、评审委员会根据规定进行评审,提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提交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6、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通过媒体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30天。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经部际联席会议审核同意后,上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申请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多方面的好处:
①有利于规范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过度开发、人为破坏或者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抢先申请,比如2004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增加所在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入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会在各个媒体进行宣传,就像获得奖项一样,可以大大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所在城市的知名度。
③可以吸引游客,增加当地旅游收入和城市就业机会。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尤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以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前来参观,由此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也可以促进当地的就业。
权利:比照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点,笔者认为,传承人的权利包括署名权、传承权、改编权、表演者权、获得帮助权等,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义务:国家文件《管理暂时办法》第十三条还规定了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尽的五项义务:(一)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文化行政部门的要求,提供完整的项目操作程序、技术规范、原材料要求、技艺要领等;(二)制定项目传承计划和具体目标任务,报文化行政部门备案;(三)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四)积极参与展览、演示、研讨、交流等活动;(五)定期向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提交项目传承情况报告。这当然是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最低的要求。
昆曲是中国第一个入选的项目,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第二个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中国文化门类,是大家熟知的琴棋书画四项技能之一,但是由于古人将琴技作为自我陶冶的方式,很少公共表演,所以目前留存下来的资料已经非常少。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维吾尔族优秀的古典音乐,集歌、舞、乐于一体,享有“东方音乐明珠”的美誉。
蒙古族长调民歌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有“草原音乐活化石”的美称
中国篆刻已经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具有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也突出镌刻中自由、酣畅的艺术表达,于方寸间施展技艺、抒发情感,深受中国文人及普通民众的喜爱。
剪纸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中国工匠师在几千年的营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经验,在材料的合理选用、结构方式的确定、模数尺寸的权衡与计算、构件的加工与制作、节点及细部处理和施工安装等方面都有独特与系统的方法或技艺,并有相关的禁忌和操作仪式。这种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延承至今
南京云锦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
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农乐舞流传于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地的朝鲜族聚居区,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与一体的民间艺术
《格萨尔》史诗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是当今世界仍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
侗族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的一种山歌,演唱时多用临夏方言,具有很浓郁的地方气息。
《玛纳斯》史诗以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的英雄业绩为主线,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民的英雄主义精神。是中国三诗之一
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妈祖信俗是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热贡艺术是独具一格的古老藏族文化艺术,同仁地区民间佛教绘塑艺术的统称,包括了唐卡、笔画、对修、雕塑等佛教造型艺术。
中国蚕桑丝织包括:杭罗、绫绢、丝绵、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及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丝绸生产习俗,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也是中国手工纸的杰出代表,具有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的特点,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
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起源于隋唐,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重要遗存,被国际音乐界和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
粤剧源自南戏,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是中国南北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主要包括选桥址、建桥台、测水平、搭拱架、上剪刀苗、立马腿、架桥屋等重要步骤,其核心技术是搭建拱架。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福建沿海木船制造的一项重要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以樟木、松木、杉木为主要材料,采用榫接、艌缝等核心技艺,使船体结构牢固,舱与舱之间互相独立,形成密封不透水的结构形式,水密隔舱造船技术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才能。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是基于中国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伊玛堪是东北地区赫哲族的独特说唱艺术,表演形式为一个人说唱结合地进行徒口叙述,无乐器伴奏,采用叶韵和散文体的语言。
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泉州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包括计划主要包括:采用学校教育、师傅带徒、剧团培训等方式,培养木偶戏传承人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对农业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文化一词的由来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