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讲堂|从野生到驯化——牛崇拜的全球化
闫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历史学博士。学术专长以商周考古、古文字学、艺术学等为主,涵盖世界史、文化人类学等。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部研究馆员。
曾主持策划“味蕾的——中国饮食文化展”(2012年,与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合作)、“守望家园——陕西宝鸡群众保护文物成果展”(2013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2017年)、“平民情怀——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丝路文物展”(2018年)、“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2019年)等国内外展览。发表论文十余篇,学术通俗读物一本。
从芝加哥公牛队那张愤怒的牛头,到清新小资津津乐道的日本神户雪花牛肉;从印度对牛的食物禁忌,再到牛仔文化风靡世界,牛的形象、意象充斥着今天消费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动物考古学已经明确表示,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通过动物的“隐喻”建立起来的。人类会将动物拟人化的“品质”投射到人自身来,比如“狗的忠诚”、“牛的勤恳”等,都是人们“效仿”的动物品质,而“狼狈为奸”、“狐假虎威”则是人们刻意避免的恶劣品质。这些人类创造的有关动物品质的“隐喻”实际上也在影响着我们对待相关动物的态度。然而,作为一种驯化动物,牛已经超越其他家畜动物,甚至其他野生动物,在当代社会中承担了无与伦比的文化符号功能。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因国家博物馆已实行全员预约入馆,成功预约本期国博讲堂的观众请提前在国博官网同时预约7月19日入馆资格,并在当日从国家博物馆北门西侧入口凭有效证件核录后,通过安检入馆。
如因故未能提前预约,请于当日提前先经广场安检后,由国家博物馆西北通道进行现场预约,经身份验证后,通过北门安检入馆。
入馆后,请于13:30-14:00之间到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两侧排队,由工作人员检录手机预约信息后进入报告厅,迟到将无法进场,请您合理安排时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和动物有关的文化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