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文化  文化

彰显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彰显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作者:梅景辉(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江苏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今年全国期间,习总作出“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重大论断,深刻阐释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显著优势。“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之一。中国党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众志成城,一往无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伟大飞跃。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外受列强欺辱,内有军阀混战,当时以“问题和主义之争”为代表的三大争论,表明中国的发展道路处于重要的十字路口,中国人民也处于对自身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抉择之时。李大钊等仁人志士认识到中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工农联合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重要指南,也为中国人民以自信自强的精神姿态走自己的和建设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国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已经紧紧关联在一起。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建设与改革,中国道路才能够成为康庄大道;只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实现新的思想飞跃,中国人民才能走上富强文明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正确的思想引领和正确的道路选择让中国人民对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充满自信,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又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精神动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马克思主义对于主义理想信念的确证,使中国党带领人民形成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鸿鹄之志”,有了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使中国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路途中具有更加强劲的精神动力。

  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又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轴心时代”的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希腊、中国、以色列和印度四个国家创造了人类文化的精神源泉。但经过历史的沉淀,轴心时代的四个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传统完整传承至今并熠熠生辉,依然是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脉搏和文化基因,对中国乃至对全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思想引领力和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无论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还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或者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对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解与把握,也包含着中华文化自身所蕴含的自信自强的精神基因,通过文化传承进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使我们在面临巨大的风险挑战之时依然“风雨不动安如山”。因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底气。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注定了我们在新时代能够形成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必然能够形成自信自强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力量,必然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境界。

  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还源于中国党具有自我的精神,用伟大的自我,推进伟大的社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元素,无论是“汤武,顺乎天而应乎人”,还是“革故鼎新”,又或者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都将精神和文化传承于文化传统之中,使中国的文化精神具有自我、自我超越的特质。百年前,中国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而伟大建党精神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党的精神之源,就因为其中蕴含着以伟大的自我精神推进伟大社会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形成了党人自信自强、英勇无畏,以人民福祉和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人生境界和生命格局。正因为中国党人具有伟大的自我精神,才能够在历史的重要关口保持自我净化和自我超越,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自我方能自我超越,自我超越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够自信自强。中国党以自我的主动精神使自身处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最前沿,引领着中国人民无论面临怎样的惊涛骇浪,始终都相信中国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代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始终都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是代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进理论的指南;始终都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典范;始终都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的融合,是代表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发展形式。

  因为中国党人以伟大自我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推进伟大的社会,使中国人民具有了“不信邪、不怕鬼”的“骨气”,使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充分展现出来,即便是面临“黑天鹅”和“灰犀牛”的风险挑战,中国人民依然能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在一系列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充分体现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更使14亿中国人民形成一个巨大的共同体,以史无前例的巨大勇气,推进社会的巨大变革,使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具有更加坚定的信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百年的历史征程中,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始终是中国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动力源泉,是推动中国、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力量源泉。在中国党的发展历程中,彰显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形成一系列的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传统,这些红色精神与文化传统凝结成红色基因蕴藏在党人的血脉之中。从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从长征精神到抗战精神,从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从改革开放精神到新时代抗疫精神,这些在中国党的建设发展历程中所凝练成的伟大精神,成为催人奋进的红色动力,它们如同大海中的灯塔,传导着前行的光亮,更重要的是传递和辐射着蕴藏其中的精神能量,并转化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壮大的动能。

  中国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新时代的历史征程中,彰显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能够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具有时代坐标的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同时,能够在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和影响力,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将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传导给每一个个体,使中国党和中国人民成为最坚强的生命共同体。

  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形态,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中国从贫穷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逻辑。实现共同富裕要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上不封顶,二是要保底,三是要扩中。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天中文化的精神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