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文化  文化

唐朝最“笨”的诗人3年才憋出来2句诗却被后人歌颂了千年

唐朝最“笨”的诗人3年才憋出来2句诗却被后人歌颂了千年

  说起我们中华文化,大家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形容词,往往都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浩瀚如海等字眼。在经过了5千多年的积累、沉淀,中华文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且宏大的体系,有着许许多多丰富、宝贵的文化。并且,即便过去了数千年的时间,这些文化依旧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地方。而在这诸多的文化之中,诗词文化,无疑是独树一帜的存在,是古人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喜怒哀乐的一种方式。

  而说到诗歌,大家想到的就是唐诗三百首,因为在唐朝时期,文化发展空前繁荣,诞生了许许多多富有才华的才子,也自然留下了许多传承千年的诗句。而写诗,也属于一种艺术创作,不仅需要才华,还需要灵感。所以,有的人在灵感到来的时候,能才思泉涌,创造出诸多创世之作。但是,也有的人,因为没有灵感,即便有再高的才华,也熬不出一句经典诗句。

  而在唐朝,就有着这么一个诗人,被人们称作是“最懒”、“最笨”的诗人,花了3年的时间,才憋出来2句诗。但是,这2句诗,却十分得经典,被后世的人们歌颂留数千年。而这个人,就是“诗奴”贾岛。

  在古代,人们往往都喜欢给诗人冠以称号,来彰显他们出众的诗歌才华。例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等等。而这个贾岛,为什么会被称作是“诗奴”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对于作诗,非常得严谨,又是一位苦吟诗人,所以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抠字眼”,经常觉得诗句中的某个字运用不得当,便会思前想后。因此,他也被称作是唐诗中的“精神奴隶”。

  而贾岛花了3年时间,才想出来的诗,就是《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当初,贾岛在称作这首《题李凝幽居》的时候,一切都是很顺利的。但是,其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却让他想了整整2年时间。其实,贾岛原先想的诗句是“僧推月下门”,因为我们都是推门而入。但是又很想又觉得“敲”字更为妥当,所以就一直在纠结,到底是用“推”,还是用“敲”。就这样,思考了2年时间。

  有一次,贾岛在外出的时候,刚好遇到了韩愈。二人在经过一番攀谈之后,相见恨晚,聊得十分投入。不过,韩愈很快就发现,贾岛似乎有心事,于是便询问贾岛。贾岛便将自己纠结的事情告诉给了他,韩愈听后思考了一下,就告诉贾岛,用“敲”字比较好。因为,在幽幽月色之下,擅入荒园,用“推”,难免会唐突,用“敲”更能符合意境。于是,才有了这句“僧人敲门入”的诗句,并且,还诞生了“推敲”一词。

  而在贾岛好不容易写出了这首《题李凝幽居》后,非常感慨,又写了一首《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而其中的这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原本只是无心之作,但却被后世流传了数千年。因为,这句诗常常用来比喻,那些上京赶考的学子,一身的艰辛与不易,道尽了这十年寒窗苦读的孤寂与落寞,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贾岛的名字渐渐被人们所知道。但是,因为贾岛对于诗句的严谨态度,导致他经常为了一个字眼,纠结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一生的作品也非常少。因此,才会被人们称作是最“笨”的诗人。

  放到现在这个社会,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为了一个字就要纠结2年的时间,是非常不值得的。但是,这样的想法,也恰恰反应了现在的人,都太过于心浮气躁,做事情急于求成,别说是专心做学问了,就连遇到一个小小的困难,都不愿意去思考、推敲,事情自然是做不好了。

  因此,通过贾岛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得出,要想把一件事做得好,做到完美、极致,就必须需要这种较真、严谨的态度。不论何事,都理应如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华文化形容词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