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政报告系列解读之八:文化软实力
、解放思想的大会。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命题,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兴奋点。在全国学习贯彻精神的日子里,新华时政将选择其中部分新观点,结合党代表、专家学者的热议、点评,以及各方面的解读文章,陆续进行解读,敬请持续关注!今天我们推出第八篇。
党的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报告摘录: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历史上,每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都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时期。
新闻词解:软实力“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其概念是美国著名学家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主要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吸引力等。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订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高地”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又在“文化经济高地”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与博弈。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是这一轮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积极推动者。
党的报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以及物质生活改善后的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作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重大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党人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软实力对社会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唯如此,重视和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清华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教授邹广文)
党的报告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论断,提出了新要求。一是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号召,二是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作为重要任务提出来,三是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明)点击详细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为什么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今天显得如此迫切?从根本上说是历史造成的。汪道涵同志在世时,我们曾经谈过若干次,他把中国的坏事归结为“四失”:失衡、失序、失范和失控。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构建中华的主流文化。
和谐、和合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形成的核心价值观、精神理念、道德信仰之一,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标志,是中华民族应世代呵护、传承、弘扬的中华心、文化魂。
老子《道德经》有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我国历代思想家及明君贤臣都高度重视国家软实力,认为要实现国家的意志和赢得他国的尊重,应当行“王道”而弃“霸道”,取得他国的理解和认同;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从当下的忧患意识角度看,建立核心价值体系也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是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我们要在几十年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时间压缩必然使社会矛盾空前集中。而所有这些矛盾,最后都要反映到人们的精神上来,形成内心的矛盾,甚至精神危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我们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经过29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具备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现实条件。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使我们可以拿出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文化建设;人民群众日趋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和重视,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加快发展国家软实力,关键就在于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现在,我国正处在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形形色色“中国威胁论”的干扰,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贵遗产,借鉴当今世界一切有价值的思想理论成果,深刻认识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辩证关系,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国家软实力。点击详细
文化民生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衣食住行之类物质意义上的民生,也不单纯是现时某些人所说的唱歌跳舞旅游休闲之类很表面化的民生。当然,唱歌跳舞旅游休闲是文化民生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但决不仅仅是这些内容,甚至,这些并不是重要的内容。文化民生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广大群众的精神生命的安顿问题,亦即安身立命之道的解决问题。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像杜甫那首题为《春夜喜雨》的诗中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最好的办法
新生代的年轻人,有几个没有看过好莱坞电影?但没有读过甚至不知道《道德经》的却大有其人。当麦当劳、《大长今》、奥特曼、史努比等席卷我们的视野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面临巨大“文化逆差”的尴尬:图书进出口贸易比例约为10:1,对外演出长期处于廉价交易状态,语言文化方面的差距更是不容轻视。好在我们已日益认识到了这一事实,并在近年加速了扭转这一局面的行动,孔子学院这一“亮品牌”的酝酿与迅速发展,即是明证……点击详细
以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美国,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电影、图书、音乐、动画、游戏、体育、主题公园和衍生产品开发与销售,成为美国力量的象征。
韩国从政府作为服务者的立场出发,成立了专门性质的国家机构文化产业振兴院,制定了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点击详细
目前,中国有关政府部门都在积极思考和制定这方面的办法、条例或者法律。文化部近几年制定了《关于促进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的通知》、《国家商业演出展览产品出口目录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等具体举措,为扶持打造在国际文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推动中华文化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去”探索经验。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除了制定一系列适合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法律与政策之外,又必须建构一种精神力量来推进我们的现代化进程,用一种文化的方式来激励与整合每个人对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集体认同,进而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内在的文化精神动力。
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际,如何把存在于古代典籍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公众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身体力行的行为模式,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进程至关重要,这种无形文化的建设同样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 标签:文化软实力定义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