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上海”也是个动词它凝练了城市精神的核心与灵魂
“‘上海’在我祖先的认知里,由‘上’和‘海’两字构成。‘海’是大海,‘上’是动作,可以理解为我们祖先对大海及其所代表的远方的向往。我们‘上海’去吧,是种面朝大海乘风破浪的态度。”昨夜,中国作协何建明做客上海书展分会场上海图书馆,剖开“上海”这个习见的名词,解读他眼中的上海精神。众所周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上海精神的16字诠释。何建明说,在这16字鞭辟入里的解读之外,自己还有些作家身份出发的观察。“我以为,‘上海’是动词,理解这层含义对于每个上海人都有很大意义,因为它凝练了城市精神的核心与灵魂。甚至,我们的价值观也在其中。”
类似观点,何建明曾在他2018年出版的《浦东史诗》中书写过。此番旧话重提,一来因为近两年时间,他的《者》《第一时间》陆续与读者见面,《上海表情》也进入了出版倒计时。反复聚焦上海,他越发触摸到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线年疫情发生后,他在上海一住就是大半年。从“战疫”到掀起爱国卫生运动,再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倡议遍布街头,身临其境,作家内心涌上抹不去的感受。
“写《者》时,我反复思考,中国党为什么在上海成立,而不是‘南陈北李’所在的北京或广州?”他向读者回忆了一段极富画面感的体悟。彼时,他住在上海的酒店里,从房间望出去,看得到黄浦江,看得见浦西阡陌纵横的小马路。“从地理空间角度,那些宛如毛细血管的上海弄堂是中国党初期地下工作天然的掩护港。从人文视角看,1920年代的上海已是国际大都市,海纳百川、五方杂处,既吸纳了马克思主义,也吸引着一大批知识分子、志士仁人相聚上海,酝酿一场伟大。”
写作时的发现,也与何建明祖先对“上海”的描述渐渐重合。“爷爷的爷爷闯上海时,‘海来了,上海吧’,是向着远方去探险;爷爷的父亲那辈,上海已渐成码头,连通江河湖海,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开始融合。”在他看来,解开了动词“上海”的奥义,就能理解近百年的许多大事为何总与上海相关。中国党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相结合的真理之路在上海实践,中国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离不开上海对工业城市的改造,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经验、中国逐渐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一路走来,上海精神与行动中的上海,举足轻重。
《第一时间》已在春天出版,《上海表情》即将推出单行本。两部纪实文学超过30万字,前者是他在疫情发生后采录上海的“战疫”风貌,后者从个体出发讲述他在沪生活的日常点滴。如果说之前写《浦东史诗》和《者》时,作家对上海精神的理解,还聚焦在“已发生”,那么疫情下的两部新作,完完全全折射出他此刻正当时的“上海解读”。
1月中旬至今,何建明的2020年几乎与上海耳鬓厮磨,大半年来,上海保护这座城市与城市中2400万人民的一切努力,他在无意间成为了见证者、亲历者。“疫情中上海所表现出的判断力、执行力、统筹能力、政府与老百姓的默契配合,其实都反映了这座城市高度的城市治理能力。”他说,上海更让人信服的还在于“做得好、讲得少”,这种务实精神,在内核上依然与动词“上海”、与上海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 标签:文化前面搭配的动词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