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文化  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民族理论政策每日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民族理论政策每日学

  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着力提高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一方面,不能笼统把“同”和“异”放到一个层面看待。“同”是方向、是前提、是根本,共同性是统领差异性的,没有共同性就谈不上共同体意识,不能本末倒置;“异”是历史的、具体的,是丰富多彩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用差异性取代共同性,也不能用一个民族的独特性取代其他民族的多样性。讲增进共同,不是要取消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更不是要消灭哪个民族,不是“汉化”也不是“同化”,而是要共同走向现代化;讲尊重差异,是要包容多样,但不能强化固化差异、不能人为添加扩大差异,不能用差异性消减共同性,不能把差异性变成“隔离墙”,更不能让差异性成为阻碍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绊脚石”。在坚持“同”的基础上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要理清哪些方面必须“同”、哪些方面可以“异”。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认同,在国家意识、公识、法治意识上也不能有差异。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不同民族可以有差异,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绽放光彩。

  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1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四个与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华文化的组成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