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填写生态之词【下篇】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在文化保护的外延拓展方面有六个趋势”。第一个就是:文化遗产保护要素方面,从文物保护重视文化要素的保护,向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要同时注重由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混合遗产、文化景观的保护发展。中国人自古崇尚天人合一,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这一理念下,近年来我们的庐山、泰山、青城山、峨眉山武夷山、五台山相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衍生于自然,与自然共生。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人类不断地创造,在这个地球上,五彩斑斓、不计其数的文化遗迹融入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不可分离的有机耦合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景区,就是自然与文化的耦合体,比如,成都的“青城山·都江堰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它们不可再生,也不可复制,唯有精心保护和传承。
“地灵”造人杰,“人杰”造文化。天府之国,地灵人杰。川西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土地丰饶美丽,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位于平原中心的成都,是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悠久灿烂、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古蜀文化、金沙文化、三国文化、熊猫文化、川西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都是衍生于这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并成为生态与文化的耦合体,比如,成都市正在精心塑造的“大熊猫文化”、“金沙文化”、 “都江堰-青城山”三大国际文化品牌。
拥有丰厚的文化财富,成都市引以为傲,更十分珍惜和善用:“这是成都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也是展现成都特色的最好名片”。同时清楚地知道之于城市发展和“宜人成都”建设,生态和文化都不可或缺,“既需要良好的生态,也需要特色的文态”。
从国际视野来看,生态和文化都被视为人类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那么,成都的文化名片,一定会撒向世界。因为,名片的底色,是绿色。
党的报告高屋建瓴,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成都市提出的“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态、优美化城市生态有机耦合”的“四态合一”理念与之高度契合。结合本篇子题,我们分别进行提炼,将报告上述新理念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精神,落实到成都市“特色化城市文态与优美化城市生态有机耦合”的认识和实践中。
去年岁末,成都再次获得冠有“幸福”二字的殊荣——“2012中国最美幸福城市最高荣誉大奖”。文化和生态都是加分的主项。
文化,构建人民的精神家园,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生态,打造人民的绿色家园,让人民享有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当“两个家园”有机耦合,那就意味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幸福指数很高。成都正全力打造这样的“耦合式家园”。
成都市强调:“‘文化是城市活的灵魂’,‘生态是绿色的基础设施’。要特别注重产城融合发展,特别注重城市生态和文态的塑造”。按照“四态合一”理念,塑造的方式就是“有机耦合”。
2012年1月3日,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播出了一档题为“道教圣境” 的节目,全景追溯了中国道教鼻祖张陵(亦称张道陵)在成都境内的大邑县鹤鸣山和都江堰市青城山创建、传播和弘扬道教的历史过程。节目的结语是:成都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要加强金沙文化、三国文化、道教文化、川西民俗文化和川菜美食文化等优秀历史文化的研究传承,把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培育展现巴蜀文化风韵的特色文化品牌。精心办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道教文化节、成都双年展等文化节会。
在这里,“道教文化”出现了两次。既从决策层面将“道教文化”纳入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设体系中,同时提出了传承的方式,即,精心办好“道教文化节”。
在此,有必要再作这样的探究:国家级电视台既然浓墨重彩地报道成都在道教文化发端和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就说明成都具有衍生道教文化的环境。这个环境,主要指自然生态环境。
成都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这个“发源地”就是大邑县的鹤鸣山,这个“发祥地”就是都江堰市的青城山。“两山”峰峦叠嶂、苍翠幽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道教文化的发源和发祥提供了适宜的“温床”。 鹤鸣山和青城山中气势宏伟的道观,就是道教文化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耦合体,构建起“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
而青城山更是美誉加身:青城山称为“天下第五名山”,既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又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和全国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众多名胜古迹散布在茂密森林中,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探幽访胜和隐居之地,古称“洞天福地”、“神仙都会”。
灵秀幽静的青城山和千年道教文化的耦合,蜿蜒而下的岷江水和千年古堰文化的耦合,成就了“青城山·都江堰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盛誉。
这样的盛誉对“地灵人杰”就是最好的印证。也就是,首先要“地灵”,才有“人杰”,即,“地灵”了,就能激发出人的无穷想象力和创造力。放眼看,天下的名胜古迹总是坐落在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或者说,人们总会选择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去获取灵感、去创造。
那么,我们或许可以相对而言:不是每一处自然生态环境都能够生长出文化之树,但文化的种子一定是萌发于自然生态环境中。这就是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耦合关系。由此,一个结论可得出:“特色化城市文态”与“优美化城市生态”有机耦合的理念,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天府之国,地灵人杰”的美名早就扬名天下。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选址于此,开启了成都第一次建城史,开创了成都文化的先河。从此,一代代成都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守望,演绎出无数精彩的文化事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积淀,使成都成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蜀文化的富集地,从而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家认定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千百年来,历史长河过处,遗留下无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无论是在地上,还是地下,它们都与这片沃土耦合为完美的“有机体”。历史的辉映,精神的启迪,让我们以新的感知,掂量出“四态合一”理念之于当前和未来的深层价值。
■当前:我们幸遇千载难逢的机遇,正在大规模地实施“立城优城”战略,以创新手段、多元方式,不断创造“特色化城市文态”与“优美化城市生态”的有机耦合体,增加“宜人成都”的幸福指数。
■未来:今天的创造,是为了明天。就像先人留给我们很多文化与生态耦合而成的历史遗产一样,我们有责任留给子子孙孙更多这样的遗产。
成都市提出,树立“四态合一”理念,科学谋划未来城市布局。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是一座宜人城市的基本元素。
我们在开篇中已看到,在这四大“基本元素”中,成都将文态和生态放在了何等的高度。说到此,我们有必要作个回溯。
2011年11月,省委、市委黄新初在考察成都规划馆的讲话中,围绕文化和生态,提出了要强化“两个理念”:
■ 强化“人文成都”的理念,坚持把文化展示作为城市规划的鲜明亮点,增强城市建设的特色性。成都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作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历史文脉。这是成都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也是展现成都特色的最好名片。
■ 强化“生态成都”的理念,让“城中见景,景中见城”。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规划要保护好“山、水、田、林”的生态本底,利用生态田园作为构建多中心、组团式、人性化城市空间结构的自然屏障,让田园风光和现代建筑在成都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处、完美融合。
正是基于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丰厚“家底”的了然于胸,正是为了矢志要把这两笔巨大的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并很好地发扬光大,成都市才在深谋远虑中产生出一系列科学的、坚定的认识理念。特色化城市文态和优美化城市生态才能在城市发展中耦合出更加多姿多彩的“有机体”,进而更好地与现代化城市形态和“高端化城市业态藕合为一体。
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述、新要求,为“四态合一”理念加注了与时俱进的新内涵、新特征,使“特色化城市文态”与“优美化城市生态”的耦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更加凸显。而现实是,在快马加鞭、加速推进的“立城优城”中,“文态”和“生态”的耦合蓝图已逐一展现。
例1:天府新区建设强力推进,平地立城绰约可见。经调查梳理,天府新区区域范围内有400多处“三普”文物点,其中文保单位有30多处。发达的锦江水系,使古蜀文化在这里形成区域特色浓郁的文态。自然的水生态与古代商贸文化耦合出华阳广都遗址、水码头等,与川西民居建筑文化耦合成黄龙溪古镇。这里还有农耕文化、林盘文化、移民文化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存。
生态环境是文化的承载体。成都市对营造天府新区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和培育特色化的城市文态,有这样的要求:
▲要坚持“师法自然”的建设原则,保持和开发好“三山六河一湖“的自然格局,善于依托山形、水势、林盘来巧妙设置城市的组团布局,善于利用多元地貌来增加城市景观的错落感和纵深感,着力凸显天府新区的“自然之美”。
▲ 一定要鲜明凸显成都文化的特色和本底,注重保护人文信息丰富、地域特征鲜明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和人文古迹,着力打造更多展示中国气派、巴蜀风格、川西特色的文化地标和景观廊道,让成都的历史和记忆以实体形式呈现出来,凝聚天府新区的“文化之魂”。
已经基本编制完成的《天府新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对怎样深度挖掘和拓展区域内的特色文化提出了具体思路。尤其要提到的是,天府新区建设不仅是成都市“立城”战略的最大实践平台,是从零开始且是高点起步建设的“四态合一”耦合体,同时是成都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窗口”,因此,天府新区的文化特色还要彰显国际化特征,即,既要萃取本土文化的特质,也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
例2:“北城改造”如火如荼,正在破茧化蝶。北部城区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最具特色的就是禅文化、茶文化、大熊猫文化等。这都是“文化”和“自然生态”有机耦合的结晶。其中的“大熊猫文化”,是成都市精心打造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三大城市文化品牌之一。
抓住“北改”难得的历史机遇,成华区充分利用名扬世界的大熊猫文化,整合区域内特色文化,铸造自己的独有品牌。在已出台的“北改”生态规划中,将构建以熊猫文化旅游休闲区为中心,城市公园和绿廊有机相连的环网状城市绿地系统模式,形成“一核、五园、六带、七廊、多楔、多点”的绿色生态网络格局。而这就是利用自然优势,为禅文化、茶文化、大熊猫文化等创造更加优良的耦合环境,打造更多的生态载体,以丰富和拓展特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2013年开年伊始,就有“双喜临门”,成都市成华区获评“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东郊记忆”荣获“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称号。成华区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得两项殊荣的城区。而能蟾宫折桂,最给力的就是“大熊猫”和“东郊记忆”两大具有唯一性的文化品牌。
“立城优城”,给了成都纵横捭阖、挥洒才智的难得机遇和舞台。我们可以尽心去传承、尽情去创造,让文化和生态的“耦合体”不断在这片四射的大地上生出、长成。
■ 实施“立城优城”战略,就是要“立”好以天府新区为代表的新城,“优”化以中心城区为代表的老城,着力强化城市发展的科技支撑、文化特色和生态本底,全面塑造成都的竞争优势,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
■ 塑造竞争优势。科技、文化和生态,是构成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我们实施“立城优城”战略的着力方位。
■ 通过统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生态市,奠定成都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以上表述摘自于省委、市委黄新初的讲话,均阐释了“科技”、“文化”和“生态”之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在此,我们重点关注“文化”和“生态”这两大关键要素面向未来的着力方位,即,为了持续增强成都市在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在大规模“立城优城”的同时,为文化和生态预留和开拓足够空间,并以政策和立法形式予以固化。
在此特别要着重说的是“八十公里环城绿廊”的打造。这是系在成都市委主要领导心上的一个大大的“结”,反复提及,每次必说“立法”二字。
▲ 环城生态区是中心城区最重要的生态绿地。我们的态度首先是保护好,加快启动城市立法程序,在此基础上还将利用好。
▲ 要打牢生态本底,坚持用抓基础设施的办法抓生态建设,要坚决维护“绿线”规划的权威,抓紧推动环城生态区保护进入城市立法程序,让这条中心城区的“翡翠项链”能够世代传承。
→ 结果:《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五项保障措施。特别是其中的“用地保障”一项这样写道:在各级土地利用规划中预留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 要求: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构建独具特色的大都市湿地景观。
→ 结果:2012年10月19日,市十五届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2013年1月1日起,条例已正式实施。
必须再要提到的是 “百里城市中轴”的打造,同“八十公里环城绿廊”一起,是省委、市委黄新初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上向全市各界描绘的构想:为了给未来更大规模的城市化预留足够空间,我们将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将原来局限于主城区的城市中轴线沿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南北延伸、贯穿全域,准备打通一条北接德阳、南连眉山,全长80公里、路幅宽达80米、两侧各配置50米绿带的城市中轴线。我们将沿中轴线规划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使这条中轴线既是景观轴,也是经济轴、文化轴和生态轴。这条“中轴线”,是“城市的龙骨和脊梁,体现的是长远发展的布局和大气开阔的视野”。
“百里中轴”,直线串联起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双核”;“八十公里环城绿廊”,似翡翠项链环绕成都。它们不仅为成都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开拓宽阔的空间,同时为保护这座 “成功之都”悠久厚重的原生文态,培育海纳百川、异彩纷呈的多元文态营造优越的生态环境。
成都正在展开的城市发展画卷,给了我们无限的憧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俯瞰这座城市,必是“四态合一”的巨型耦合体。特色化城市文态和优美化城市生态的耦合,必铸就宜人成都、美丽成都“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为这座城市共写时代新词、共谱发展新曲!
全国要建成全面小康,重点是西部要建成全面小康;西部要建成全面小康,首先是成都应当建成全面小康。无论是“龙头城市”、“首位城市”,还是“宜人城市”,都是奔着“全面小康”这个目标去的。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崇高的担当。
是的,我们正在创造成都新的历史。历史在创造过程中,创造者在创造每一段历史的实践中,或在每一个历史节点,都会对怎样创造下一段历史或未来历史进行新的认知或者说对原有认知进行提升。这是一个必然过程,我们无法回避。
尽管我们可以对未来进行前瞻,但我们并不是先知先觉。因为,未来的宏观大势和自然的变数我们无法预知,更无法掌控。同样道理,今天我们正在和将要创新和创造的文化标志性建筑,是否能够经受住未来历史风雨的考验,从而被后人奉为新的历史遗存而载入史册,我们依然无法预知,更不敢妄下断语。
所以,我们虽然心存高远,但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将这座城市的每一处文化建筑都当作为后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去创造,从内到外地精心雕琢。
无疑,完全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要求,使得我们创造的文化聚落和文化形态是多元化的,即本土文化、外地多民族文化乃至世界外来文化并存。这样的文化“植被群落”,如果能够倍加呵护,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将逐步构建起新成都兼收并蓄、多元厚重的“文化生态环境”,让文化生态化。
文化担当,源自文化自觉。身处历史文化名城的我们,唯有将浸染进我们骨髓里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豪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我们才能担当得起创新和创造新成都历史文化的神圣使命。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主题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发表题为“文化遗产,让城市更美好”的主旨演讲时说,世代传承性就是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是过程,文化遗产的创造、发展和传承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作为当代人,我们并不能因为现实的优势而有权独享,甚至随意处置祖先留下的遗产。未来的人们同样有权利享用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因此,我们每一代人都有分享文化遗产的权利,也有承担遗产保护的责任。
- 标签:形容民俗文化的词语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2011年的文化表情:“纠结”一词前所未有地贴切
大而言之,在今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信 ——村前古村保护纪事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r仔细研究怎样传承和传授传统文化
- 江苏有一“进士之乡”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却鲜为人知
- 中国文化产业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国际论道)
- 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三星堆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最调皮的孩子
- 守住文化根脉让美丽江苏底蕴更深厚
- 南非高校国际学生流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张捷怒怼清华美院:中国的美术馆前用洋人的雕像
- 翻译经典 文明互鉴(海客话中国)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民族理论政策每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