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文化  文化

刘海涛: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新成果

刘海涛: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新成果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范畴、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的出现,是一门学科逐步成熟的重要标志。对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进行综合论述和系统总结,对进一步提升这门学科的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内人类学界来看,已有的关于调查和研究方法的专门论著或者教科书中的零散介绍,已经不能与当代国内外人类学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满足国内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何星亮研究员新作《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4月版)即是在这样一种学术发展背景中付梓出版的。

  如该书作者自序中所说,本文最初源起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所开设的“文化人类学”选修课。1998年以来,很多选修这门课程的研究生都渴望一本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方面的系统论著作为自己学习和研究的参考工具。为此,何星亮老师一边构思,一边搜集资料,并不断将阶段性研究成果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对已有内容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近二十年的日积月累,不仅使这门选修课成为众多研究生十分喜爱的开放性知识讲堂,也使《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在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领域作为一部具有扛鼎、开山意义的50万字学术专著公之于众,远远超出撰写一本研究生教学专用教材的最初设想。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是我国第一部综合论述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的学术专著。分三篇十八章。上篇是“田野调查方法”,分析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特点与功能、形成与发展、基本原则和类型及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等;中篇是“研究方法”,阐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类型、选题与设计、理论与概念的构建、假设构建、范式构建和各类研究方法;下篇是“专题研究”,有《中西学术研究之异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化与国际化》、《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若干问题》、《关于我国应用人类学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30年的回顾与展望》等五篇专题学术论文。事实上,作者已经将自己多年的治学理念、治学经验融会贯通在这部论著之中。

  其一,把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合在一起写。以往的相关著作,调查方法和研究方法是分开写的。杨堃《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都是专门谈调查方法的;而容观琼的《人类学方》(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主要是谈方的。实际上,调查和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合在一起有利于读者较全面地了解这门学科的方法特征。

  其二,注重理论和方法创新的分析,引导研究者如何进行理论和方创新。该书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类型”、“研究方法”、“理论与概念的构建”、“假设及其构建”、“范式及其构建”等章节中,就如何构建理论和概念、如何构建假设和范式、如何进行方法创新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和介绍,有助于研究者掌握建构理论、概念、假设和范式的方法。

  其三,对国内外著名学者有关的研究范式进行系统分类和总结。在了解和学习前辈学者的名著时,也应该注意了解和观察他们的研究方法,探究他们取得伟大成就的方法和路径。该书第十一章“范式及其构建”,不仅分析了范式的特征、类型、转换,还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关于中国乡村的八种研究范式和中国宗教的两种研究范式;不仅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性质和宗教的复杂性,而且有助于研究者构建自己的研究范式。

  其四,综合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和历史学是相互关联的,世界上的许多著名学者,既是人类学家,同时也是社会学家或心理学家。介绍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扩大研究者的知识面,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这部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的综合论著,通过对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对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进行系统分类和提炼,对国内外文化人类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最新动态及其特点进行深入揭示,为研究者如何做田野调查,如何做学术研究,如何创立自己的新理论、新范式、新方法、新概念和新观点提供了重要的学理依据。

  可以相信,一部文字洗练、表述通达、观点鲜明、逻辑严谨的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专著,不仅适用于文化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和教师,也会成为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关注和喜闻乐见的学术畅销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文化人类学理论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