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剑桥全英文演讲 首推中国知音文化
近日,武汉市委、宣传部长李述永率武汉文化代表团赴英开展文化交流与城市形象推介系列活动,当地时间8月6日,她在剑桥大学用英语发表了长篇主旨演讲。她的演讲首次提到了中国知音文化概念,期盼不仅中英两国人民而且世界各国人民都能成为知音。她声情并茂的演讲受到了与会政商要人、文化名流和学校师生的欢迎。演讲完毕,听众纷纷围住亲切和蔼的女部长加起了好友,刷起了朋友圈。
今天,湖北省演讲协会副会长陈栋博士以“女部长流利英语和深情厚谊余音绕梁”一文,发布了李述永剑桥大学演讲稿中文全文:
我来自中国一个叫武汉的城市。可能在座的有些人还不知道这座城市,但是有一个武汉人,大家也许不陌生,这就是著名的网球运动员李娜,她是首位赢得大满贯冠军的亚洲人。她的第一个大满贯的好成绩,是在你们的温布尔登球场上创造的。英国,可以说是我们这位武汉姑娘的福地。
武汉,是中国中部一座拥有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虽然它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但和英国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早在155年前,英国商人就不远万里率先来到中国武汉,随后世界各国的商人纷至沓来,从事茶叶、纺织、航运、金融等业务。也就是在那个时期,英国家罗伯特?赫德受聘执掌当时中国的海关总税务司,武汉关就是赫德主政下的著名海关。大家如果到武汉去,现在还能看到由英国建筑师恩九生设计的武汉关大楼,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它仍然完好无损地伫立在大江边上,仍然是武汉的标志性历史建筑。
同学们会问,武汉为什么特别受商人的青睐呢?因为它有着其他中国城市没有的两大特点。第一,它是中国的地理中心,东西南北中的文化在此交汇了3500多年,使武汉形成了极强的文化包容性,天下人来这里没有“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相反倒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第二,它是两条著名大河的交点,一条是空间上流经一个国家距离最长的长江,一条是时间上具有7亿年历史的古老汉江,自古以来,武汉就号称九省通衢,这里商贾云集,货畅其流,南船北马,四通八达,是天生的商业贸易之都和交通枢纽之地。
我们是武汉的友好使者,此次访问英伦的目的,就是要增进与贵国文化、教育、新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英正在开启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添砖加瓦,尝试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像剑河上的一座座小桥一样优美的心桥。中国的先贤说得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意思是,国家交谊的关键在于人民的交好。而人民的交好,最重要的又是在两国的精英和青年之间建立真正的了解。精英更多地左右着当下,青年更多地代表着未来。在座的同学们既是青年又是精英,你们在两国人民交往的这台大戏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欢迎大家到我们的武汉去走一走看一看。武汉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它的江滩公园园艺精湛,如同一个绵延100公里的“滨江画廊”。它的湖泊与湿地有166个之多,是名副其实的百湖之市。我们正在用城市绿道,把所有的湖泊、山峰和公园连接起来。一湖一景一公园,半水半山半城郭,是生态武汉的真实写照。我相信,武汉这座城市一定会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因为它也是一座大学城。两条烟波浩渺的大江把武汉分成了三个镇,上百个湖泊又像一块块翡翠一样镶嵌在武汉三镇,在波光潋滟的河湖岸边和苍翠欲滴的幽静林间,坐落着门类齐全的82所高等院校,这其中,有知名的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100多万大学生在那里求学,相当于每10个城市居民中就有一个在读大学生。专家告诉我,就一个城市而言,这个规模和比例都是世界第一。
作为中国大学城的友好使者,请允许我在这里,对剑桥大学表示崇高的敬意。剑桥大学是人类现代教育的开创者之一,它的校史比很多国家的历史还长。800多年来,剑桥大学秉承“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的校训,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探索世界,追求真理,创造了人类教育的奇观。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的牛顿、达尔文、培根、罗素、维特根斯坦、凯恩斯、弥尔顿、拜伦等伟大人物,都是人类科学、思想和文化的高峰,赢得了全世界的崇敬。这里还涌现了9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奠定了剑桥大学作为世界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重要地位。100多年来,漂洋过海到剑桥负笈求学的中国学子,有不少人后来成就卓著,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们中有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中国新闻记者的先驱萧乾,中国文学泰斗金庸,中国第一个创办大型对外文学刊物《中国文学》的翻译家叶君健等,后者就是我们武汉大学的毕业生。
剑桥大学,不愧是世界一流人才的摇篮。有8位英国首相出自这里,世界各国的很多思想大家、政商巨子、各界精英也出自这里。可以断言,今天在座的同学们,你们中的一些人将来必定会是自己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舵手。你们怎么理解这个多元的世界,你们怎么看待不同的文明,将决定着人类未来生活的面貌和未来文明的走向。幸运的是,你们是在剑桥接受的教育。剑桥大学有一种伟大品格,就是它的兼收并包和开放多元。在这所没有围墙的、世界最著名的大学里,40%的教师来自英国之外,研究生的70%来自其他大学,38%来自欧盟之外。剑桥真正是一座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观念的熔炉。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不同文明相互理解、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的历史,剑桥大学本身,就是生动体现这一精神的光辉典范。
老师们,同学们,2000多年前,在武汉这个地方,关于人类的相互理解,曾经发生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伯牙是古代一位优秀的琴师,但很多人听不懂他的演奏,后来他遇到了一个叫钟子期的人。伯牙琴声激越时,钟子期说,我仿佛看见了巍峨的高山!伯牙琴声悠扬时,钟子期说,我仿佛看到了潺潺的流水。伯牙惊呆了,因为钟子期总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钟子期死后,悲伤不已的伯牙摔破了琴,拉断了弦,终身不再操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后来人们把钟子期称为伯牙的知音。发生这个故事的古琴台现在还在,它成了武汉一个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高山流水,心心相印,情真意切,生死不渝,这是人类相知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的朋友才能称为知音。我们从知音故事的故乡来到英伦三岛,就是来交朋友、觅知音的。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其实就是两国人民相互亲近,彼此成为知音的时代。调查显示,英国人民普遍对中国抱有好感,两国人民彼此欣赏对方创造的独特文化,愿意深入相互了解,增加友谊和互信。英国有6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已建成27所孔子学院,约有6000名在华留学生,接纳中国留学生约15万人,占中国留欧学生总数的一半。这些指标,在欧盟国家中均居首位,足见中英文化交流非同一般的密切。在中国,则有数以亿计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这种“世界语”,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世界,渴望被世界了解。
在中英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中,英国人民充分展现了我们在剑桥大学见到的伟大文化品格,那就是:理解与包容、智慧与远见。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是率先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欧盟国家,是除香港外最大的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英国还是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西方国家,也是最早申请加入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大国。可以说,英国是第一个全面与中国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共同体的西方大国。这是两个伟大国家的伟大人民跨越千山万水的握手。
知音的故事告诉我们,做心灵相通的挚友,需要对等的文化胸襟与对应的文化积淀,中英两国人民之所以越来越有知音的感觉,是因为两国的历史同样悠久、文化同样古老,两国人民都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
在工业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它创造了5000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人类三个独立的农耕发祥地,中国就占了两个。中国的瓷器、丝绸曾经风靡世界。中国的英文名原本就是“瓷器”的意思,今天中国倡导的连接三大洲的“一路一带”发展战略,则是以“丝绸”命名的。古代中国的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化传播、航海贸易、地理发现、改造自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剑桥大学的著名校友李约瑟先生的巨著,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做过完整的介绍,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可以体会到当时中国的强大程度。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加上他本人一共是256人;而比他早87年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的船队,有各种船只200多艘,船员最多时达27000人;指挥宝船有8层楼高可容乃上千人。李约瑟评价说,当时所有亚洲国家的海军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就是所有欧洲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也无法与中国郑和的庞大海军匹敌。
英国则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率先完成了许多划时代的科学发现与发明,如蒸汽机、电磁感应、电磁理论、青霉素、脱氧核糖核酸(DNA)、多利羊、喷气式发动机等,英国推动了波及全球,至今仍在演进的伟大的工业。英国也是第一个代议制国家,这种新的制度,同样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组织管理的思想和方式。英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也是二战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这一秩序确保了世界长达70年之久的和平发展,居功至伟。可以说,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英国毫无疑问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国家,它的发明与发现、思考与思想、创新与创造对全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举世公认的。
但是在这个时期,曾经强大的中国落伍了。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经过百年磨难与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国家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之后狂飙突进的工业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高歌猛进的现代化努力,使中国经济连续37年以近10%的高速度增长,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粗钢、煤、发电量、水泥和化肥,谷物、肉类、花生和茶叶产量均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高速公路、高铁、城市地铁总里程均居世界前列。中国的对外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对外服务贸易总额列世界第二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稳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和境外旅游支出均列世界第一位。中国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上述这些数字表明,中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
中国在国家整体实力空前跃升,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还实现了落后地区6亿人口的脱贫。目前,中国几百万行政公务人员,正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一家一家地帮助贫困人口制订和落实家庭脱贫计划。中国立志要在2020年底以前,将最后的7000万贫困人口彻底脱贫,在建设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中国人掉队。中国渴望实现一种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理想,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有权分享国家发展进步的成果,都应该拥有温饱和体面的生活。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减贫工程。中国壮丽的理想,宏伟的行动,惊人的成果,赢得了国际上的一片称赞。贵国议会的就曾赞扬说,中国的减贫成绩,理应受到世界的尊敬。
今天的中国,正在以新的姿态重返世界中心舞台。就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所说的那样,国际社会期待中国进一步发挥领导力。实际上,人类面对的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经济复苏、重大传染疾病等问题,均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同舟共济,协调行动,这些重大问题的商议和解决,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英国在发展与新兴大国中国的关系时,体现了过人的战略眼光,中英关系总体上始终走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前面。英国与众不同的智慧,在剑桥大学的著名校友、哲学家罗素的话语里,可以寻见端倪,他曾经说,“只有中国人最了解自己”,“只有他们自己慢慢摸索的解决方法才是长久之计。”对这位罗素先生,我一直有一个小小的疑惑,一位睿智的哲学家,为什么得到的却偏偏是诺贝尔文学奖?
老师们,同学们,我刚刚得到了一个权威的数据,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26%。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很显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中国的发展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对英国、对英国人民、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而言,当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将来大家到中国去旅行、访问、求学、创业、做生意,请一定不要忘记了那个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城市——武汉。要弄懂今天的世界,也许你不能不到中国;到了中国如果不来武汉,那可真是一辈子的遗憾。
因为武汉可能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城市。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武汉开设新式学堂,讲授科学知识;开办近代工厂,发展商业贸易;武汉率先奠立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完整体系,当年的“汉阳造”,曾经是中国近代工业制造的象征。当时的武汉,大量选派青少年出国留学,并延请留学生参与城市治理,一时各方精英荟萃,思想风气前卫,就此播下了的火种。著名的辛亥终于在武汉打响了第一枪,两千多年的帝制从此土崩瓦解,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今天,武汉与当年的伦敦和曼彻斯特一样,正在实现从老工业基地向现代产业城市的华丽转身。十几年之前,钢铁产业还是这座城市的唯一支柱。但现在,以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立足之基,芯片、基因工程、金融等新技术要素正在重新锻造城市的灵魂。以武汉为龙头的中国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被视为中国经济的下一个重要增长极;以武汉为重要节点的长江经济带,是中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下一个创新和生态发展重点区域。到2020年,武汉地铁里程将达到400公里,成网成环,跻身世界地铁城市第一方阵;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络,5小时左右可到达中国任一大型城市;从武汉出发乘坐飞机,4小时左右可到达中国的任何地方;武汉的国际航线也将连接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武汉,那就是,它是中国最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具发展雄心和发展潜力的生态之城、大学之城、未来之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评选未来十大世界城市,武汉赫然入选,并且位列第三,这个评选结果,让很多用老眼光看世界的人,差点跌破眼镜。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不能不再次对英国人的远见表示钦佩。武汉的美好发展前景,其实已经吸引了很多英国人前来创业,西蒙?霍沃思博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我们刚刚为这位优秀的创业者颁发了友谊奖。西蒙就出生在离剑桥不远的小镇阿什维尔,他的祖辈在1875年也就是140年以前,已在上海经营丝绸生意,西蒙在剑桥大学图书馆查到的信件显示,这桩家族生意至少延续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他的祖辈选择的是东方巴黎上海;如今,他选择的是中国的未来之城武汉。2013年,他在武汉创办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是两张照片让西蒙下定了来武汉创业的决心:一张是2009年武汉光谷生物城创建之初的原貌,那是一片荒地;另一张是2012年的武汉光谷生物城,三年不到的时间里,这里的大楼已经鳞次栉比连成一片。
西蒙被武汉日新月异的发展折服了。他发现武汉的生活成本、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比同类大城市低得多,但发展的潜力反而更大。他判断,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沿海地带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已进入成熟期。中国新的发展和经济奇迹,必将出现在以武汉为代表的中国中部地区。“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被选为了武汉的城市座右铭。西蒙从自己所在的武汉光谷,真切地感受到了武汉发展的气魄和速度。短短的十年间,光谷从一片荒野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光通信研发基地,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拥有中国光电子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光谷的面积达到500多平方公里,拥有2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现在,光谷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9家企业,平均每天诞生10项发明专利。如果说,武汉的飞速发展是中国的一个缩影,那么光谷的飞速发展则是武汉的一个缩影。用3000多年前中国青铜器皿上的一句刻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形容今天的武汉,可以说恰如其分。
“武汉,每天不一样”,武汉,奇迹每天都在发生。最新的一个传奇故事是:我们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张小龙,创造了一种叫“微信”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三年多时间已经拥有全世界近7亿注册用户。这个软件的惊人发展,得益于一个叫做朋友圈的构思,触动了人类喜好交友的天性。每个人都可以在微信里创建自己的朋友圈的主意,打动了每一个人,朋友圈连着朋友圈,几何级数的用户增长模式,将会使全世界所有人最终一起手拉手。
人类显然是地球上最善于沟通、最喜欢交友、最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这可能是源自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我们人类只有在仰望星空的时候,才会体会到这种无法言喻的孤独感。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竭尽所能,想尽办法,至今也没有找到我们的表亲,没有找到任何生命的迹象,甚至连一个细菌也没有找到。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人类,本来就是一个命运的共同体,就像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无限优美和伤感的诗句所说的那样:海水冲走一颗沙粒,欧洲就要变小;任何人的不幸死亡,都是我的减少。
我们一踏上英国的土地,就深深感受到英国人民的友好、热情与豁达。由此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冲动,也是一个梦想,那就是在古琴台那个动人的知音故事发生的地方,每年举办一个世界性的知音论坛,传递中国的知音文化,让全世界的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精英来这里对话、辩论、探讨、交流,并由此结下真正的友谊。再由这些年轻人把这种深情厚谊带回世界各地扩展开来,不仅让中英两国人民成为知音,也让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成为相互学习、互相欣赏、相互尊重的知音。如果我们持之以恒地消除误解,达成谅解,促成理解,中国古代诗人王勃描述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美好愿景,就一定会实现。
- 标签:中华文化英语演讲稿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2011年的文化表情:“纠结”一词前所未有地贴切
大而言之,在今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信 ——村前古村保护纪事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r仔细研究怎样传承和传授传统文化
- 江苏有一“进士之乡”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却鲜为人知
- 中国文化产业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国际论道)
- 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三星堆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最调皮的孩子
- 守住文化根脉让美丽江苏底蕴更深厚
- 南非高校国际学生流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张捷怒怼清华美院:中国的美术馆前用洋人的雕像
- 翻译经典 文明互鉴(海客话中国)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民族理论政策每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