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文化  文化

【观察】国际化经营:企业面对的文化风险

【观察】国际化经营:企业面对的文化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到世界舞台一展身手。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实施文化风险管理,在本土化与全球化、母国文化与东道国文化之间,寻求一种适度的平衡,成为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势必要面临着人们的消费方式、价值观以及管理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化风险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由于文化间的差异以及文化交汇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偏离,甚至有企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化风险特征主要有:客观性。文化风险从根本上源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对性。在同样的风险环境下,企业的国际化经验、应付不同文化风险事件的能力不同,所感受的文化风险也有所不同。可控性。文化风险是能够识别和控制的。复杂性。文化风险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是多方面、全过程的。

  文化风险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是多层面、全过程的,如果忽视文化风险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企业国际化目标难以顺利实现。

  文化风险的存在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更为复杂,导致企业内部成本增加。由于文化差异,企业中员工的相同行为表现并不意味着认识理解上一致。例如,沉默可能表示支持,也可能表示反对,还可能表示不理解。这样就给不同文化下的企业员工的协调带来难度,文化差异甚至会导致企业管理的混乱和冲突,这些都增加了企业跨国经营的管理成本。甚至文化风险也可能导致整个企业内部组织体系的涣散,从而导致跨国经营的失败。

  语言、习惯、价值与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更加复杂,从而加大了市场经营的风险。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了各国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如果对他国文化了解不深,盲目地套用本国的经营方式,一味将本国消费者认可和接受的商品在他国销售,极有可能导致市场经营活动的失败。因而在选择跨国经营的产品和服务时,必须考虑不同文化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满足目标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同时在营销策略的选择时,在进入一个新市场时,要在充分分析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选择进入市场的方法。

  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排序。例如:关于产品质量、技术领先、市场份额、顾客的满意度、股东权益等重要性排序上,根据美国《财富》的调查显示,美国企业战略目标前三位分别是投资收益、股东收益、扩大市场份额,而在日本企业的排序依次为扩大市场份额、投资收益、引入新产品,股东收益排在第九位。另外,文化风险所表现出的文化误解或冲突可能带来市场机会的丧失,这种机会的丧失有可能对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1978年可口可乐公司放弃印度市场,直接影响了该企业在亚洲市场的战略布局。

  文化风险是企业并购的障碍。并购企业之间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企业性质、企业家管理风格以及企业决策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为并购后的文化整合带来困难,而文化整合的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成败。所以为了回避文化风险,投资者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往往更愿意优先投资于与本国文化相近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文化风险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所以进行文化风险管理的起点是分析和识别文化差异。中方和外方在价值观、思维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之前,必须对东道国的文化有一个深刻、全面的了解,在理解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识别。首先,客观认识本国文化,对自己的文化做出客观的判断;其次,对东道国的文化特征、惯例、风俗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两国文化的差异;最后,分析两国文化的相容性,制定出一系列的经营方法和经营目标,并对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进行评价,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加以实施。

  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跨文化沟通的效果与效率。跨国企业中的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使员工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信仰、生活方式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在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障碍与误解,从而产生文化风险。所以加强跨文化沟通和交流是文化风险管理的基础。第一,要创造跨文化沟通的环境条件,包括语言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营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的氛围,克服种族优越感。第二,提高管理者跨文化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改善管理者的文化敏感性、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技能。第三,慎重选择沟通媒介。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人们对沟通媒介选择的偏好是不同的。在考虑不同文化中的沟通风格及信息接收者的特征之后,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改善跨文化沟通效果。

  在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中,文化风险是最基本的风险之一。企业应对文化风险进行重点控制与管理,运用文化风险控制工具是文化风险管理的重心。通过实施各种风险控制工具,在风险发生之前消除各种隐患,在风险发生之时,积极实施抢救与补救措施,将损失的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是风险回避,对高风险的投资东道国、高风险的跨国经营项目、高风险的国际化方式回避,进行低风险选择。例如在投资区域选择时,首先选择与本国文化相同或相似的国家投资。二是风险转移,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部分风险或全部风险由一个承担主体向另一个承担主体转移。例如,与当地企业合资经营分摊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或者通过投保转嫁风险。三是风险分散,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经营多样化策略,包括国别多样化、国际经营形式多样化以及投资项目多样化。

  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是国际化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的微观环境,直接影响了跨文化管理的效果,以及企业内部多元文化优势的发挥程度,建立起以共同经营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文化风险管理的目标。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那些积极地进行文化互动,在向当地市场传递企业自身的经营思想和理念的同时吸收当地文化以适应环境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母国与东道国文化的特点,也要考虑不同文化对员工行为模式的影响,还要考虑母公司的战略,使得建立起来的以共同的经营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成为不同文化背景员工思维和行为的共同基本规范,促进整个企业团结协作,高效运转。同时也能使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结合得更为紧密,增强应对文化风险的能力。

  文化风险管理的侧重点在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这要求国际化经营企业的海外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在本国企业管理人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外,还要求对异国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跨文化管理的能力。选拔和培训海外管理人员是文化风险管理的关键。海外经理人员的选择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能够贯彻总部战略,维护总部的利益。二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具有独立进行决策的能力。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四具有语言及人际交往能力。除了人员选拔要坚持一定的标准外,还要对海外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促进跨文化沟通技能的提高,帮助管理者更快地适应新文化新环境。

  为避免文化冲突,降低文化风险,实行本土化是国际化经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本土化策略包括生产本土化、物资采购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品牌运营本土化、研发本土化、企业文化本土化、经营管理本土化等诸多方面。本土化经营有利于企业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抵触情绪,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本土化经营有助于国际企业克服文化壁垒,提高国际化经营业绩,顺利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所以,最能适应异域文化,最能避免激烈文化冲突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便是本土化经营。

  国际化进程中的企业,不但要了解进入国家的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还必须对所面临的文化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在深入了解东道国的社会文化、人际交往规则、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加强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合理运用文化风险控制工具、建立以共同的经营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本土化经营等策略有效控制文化风险,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