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禳灾与抗疫
在1月16日线上召开的“禳灾与抗疫:文学人类学在行动”学术沙龙上,与会学者从多学科角度考察了人类瘟疫史和灾难史,分析了文学人类学在当代所独具的学科价值。
近两年来,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叶舒宪倡导和鼓励人文学者抓住契机、集思广益,运用文学人类学“禳灾”与“治疗”等相关理论,全面省思全球化时代人类应该如何面对危机等问题。
人类学的批评方式拓展了古典文学研究的空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吕亚虎通过解读秦汉时期对疠病的诊断辨识、防控措施、医疗救治以及对疠病和疠病患者的认知提出,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对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启示我们在传染性疫情突发时,除医药救治之外,还要加强疫情防控的科学宣介和引导,消除民众对疫情的恐慌及由此对感染者产生的偏见与排斥情绪,对感染者及时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以缓解其负面情绪。
“与瘟疫的斗争伴随着人类的历史,除瘟、禳灾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大传统。”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永平借助丰富生动的图像,阐释了文学与道教疫情禳解、民俗禳解、声音治疗、仪式剧角色扮演等禳灾除祟的方式,揭示出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早期文学所承担的禳灾与疗救的重要功能,及其以“热闹”为特征的情节表现与审美心理积淀。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曹胜高通过梳理大量历史材料,从文化禳灾的祭祀形态、时气防疫的民俗形成、疫病救治的医学实践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传统社会的时疫认知和禳灾情况,为当下防疫文化和医学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2011年的文化表情:“纠结”一词前所未有地贴切
大而言之,在今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信 ——村前古村保护纪事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r仔细研究怎样传承和传授传统文化
- 江苏有一“进士之乡”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却鲜为人知
- 中国文化产业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国际论道)
- 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三星堆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最调皮的孩子
- 守住文化根脉让美丽江苏底蕴更深厚
- 南非高校国际学生流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张捷怒怼清华美院:中国的美术馆前用洋人的雕像
- 翻译经典 文明互鉴(海客话中国)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民族理论政策每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