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夯实研究生人文底蕴
2009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研究生培养模式着手,逐步形成“2+4+3”经典阅读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当今研究生经典阅读欠缺之困,为夯实教育专业研究生人文底蕴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近年来,各高校研究生问题频发。在扩招背景下,研究生数量大增,质量却令人堪忧。研究生培育重实用、缺思想,师生间缺乏心灵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学术研究本该有的本真与价值。
经典阅读作为培育研究生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各高校的难题之一。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刘铁芳教授坦言:“我们现在研究生不读书,尤其不读经典,导致底蕴不够、根基太浅。”不少研究生以时间问题婉拒经典阅读。在阿里巴巴公布的《2018年中国人读书报告》中,作为读书主力军的“90后”,热衷于《考研英语》《公务员考试》等类的应试书籍,读书但不读“书”的问题,值得深思。
与此同时,“快餐式”阅读却深受欢迎。正如尤西林教授指出的:“匆忙快速浏览与耽溺痴迷于这种浏览是现代性阅读的时间悖论结构。”这种阅读结构导致阅读的肤浅化、快餐化、图像化。从而“只是一种感性娱乐,是在虚无主义时代寻求意义的悲剧”。
为提高研究生质量,刘铁芳教授携手学院师生开展“2+4+3”经典阅读试验。何为“2+4+3”?“2”即列出书目、准备书籍。古典教育资料中心的建立,开放性阅读书目的展示,系统推进教育经典研读,着力解决学什么的问题。“4”代表读书步骤:自主阅读、小组细读、撰写心得、集体研讨,着力解决怎么学的问题。“3”代表后期效果,强调综合素养的提升、学术水平的加强、实践能力的运用,总体达到“化育气质”的作用,线”经典阅读新模式从经典阅读到经典细读再到经典研读,层层递进,真正将个体生命在经典阅读中敞开,夯实师生的人文底蕴。
去年,学院为教育学类硕士增加了经典研读课程,并将教学模式由教师讲授为主转化为教师主导的读书研讨会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据悉,自“2+4+3”经典阅读教学模式启动至今,参与读书会的人数达到近百人,有至少30余名研究生以经典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撰写毕业论文。同为“2+4+3”经典阅读新模式试验者的刘艳侠老师说:“寒假期间,师生也一直在阅读经典,大年初一也没有落下。”每天打卡,每年百万字的读书笔记,说明经典阅读已从课程教学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通识教育的热潮下,经典阅读一直是各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案之一,但不成体系且难以坚持。“2+4+3”经典阅读教学模式将经典阅读规范化、系统化,从前期准备、中期开展到后期评价的三部曲,奏出了人才培养的新乐章。新模式推广一年后,学院调查发现,这种模式培养下的研究生已具备自行研读经典原著的能力,学术素养和学位论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标签:人文底蕴 英语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2011年的文化表情:“纠结”一词前所未有地贴切
大而言之,在今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信 ——村前古村保护纪事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r仔细研究怎样传承和传授传统文化
- 江苏有一“进士之乡”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却鲜为人知
- 中国文化产业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国际论道)
- 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三星堆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最调皮的孩子
- 守住文化根脉让美丽江苏底蕴更深厚
- 南非高校国际学生流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张捷怒怼清华美院:中国的美术馆前用洋人的雕像
- 翻译经典 文明互鉴(海客话中国)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民族理论政策每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