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蕴藏丰富智慧——“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侧记
当今世界处在重要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全新的发展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解决方案,能够引导世界走向和平、大同的正确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内在蕴含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智慧与行动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能够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现代化之路。
3月27日,“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设置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明交流互鉴”三个分议题研讨环节。与会嘉宾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现代化模式,每个国家都有选择本国发展道路的权利。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人们对于现代化道路的认知理解,向世界贡献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内在蕴含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智慧与行动方案。”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发展繁荣提供了新机遇;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开拓了新思路;中国式现代化倡导文明交流互鉴,为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创造了新形态。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能够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含中国创造、中国经验、中国智慧,而且蕴含人类的共同价值、共同梦想、共同追求。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就是中国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出的中国方案。“未来应加强对三个倡议的解读,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阐述好中国式现代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意义。”
巴基斯坦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赛义德表示,中国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和合作共赢道路,不仅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案与宝贵经验,也为维护公平正义、反对强权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今世界处在重要的十字路口。面临新型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多极化与单边主义、和平稳定与战争冲突、技术与技术垄断、和平共存与强权等多个方面的艰难抉择,世界迫切需要全新的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解决方案,能够引导世界走向和平、大同的正确方向。”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仁伟说。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刘萌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让更多发展中国家感受到了和平发展的无限潜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同联合国的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合作机遇,并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将支持中国“十四五”规划和联合国对华可持续发展合作框架中提出的优先发展领域,帮助中国企业释放潜力,发挥他们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影响力。
当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性危机加剧。日本东亚共同体研究所所长孙崎享认为,在此背景下,中国现代化建设依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发展道路将成为影响未来全球的重要因素,希望中国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加快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向世界发出更为明确的政策呼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道路问题是国家治理的根本问题,道路优势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优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志成表示,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命脉所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开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现代化道路在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也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繁荣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皇家东西方战略研究所主席易思表示,中国是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的行动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帮助约8亿人口摆脱贫困,这项伟大成就不仅惠及中国,也对其他国家脱贫减贫、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积极保障的有力证明。”他说。
中国欧盟协会理事张明超回顾了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并从中总结出了“共商、共建、共享、共融”的合作经验。他表示,丝路精神与现代文明交叠辉映的“一带一路”建设,使得完全不同的经济文化体紧密相连,并在合作共赢中发现了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共通的朴素情感。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应把握机遇、协力合作、应对挑战,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文明型国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指出,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的国家融为一体,是中国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重要特质,也昭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为依归,是团结繁荣、共商共享的现代化。“中国对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以及所取得成就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正在激励越来越多的国家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发展道路。”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外文局、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共同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的近百位高级政要、企业代表、国际组织代表,以及有关智库、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研讨。(经济日报记者 朱 琳)
- 标签:和教育有关的英文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