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文化  教育

“足下”一词的由来

“足下”一词的由来

  春秋时晋文公在国外19年,历尽艰辛回国即位后,重赏跟他一起的随从、大臣。因一时疏忽,把赤胆忠心的介子推忘了。介子推不愿争功请赏,就背着老母到绵山(今山西介休东南)隐居。后来晋文公要封赏介子推做官,但绵山山峦起伏,郁郁苍苍,不知介子推在山中何处,就想出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的办法。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山,俩紧紧抱着一棵大柳树被烧死。

  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以后每年这一天,即四月清明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不生火做饭,只吃干粮,称为“寒食”。晋文公为了永远不忘介子推,把绵山所在县改为介休县,并令人砍下一段未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成一双木屐,每当穿上木屐,就想起介子推,情难自禁地念叨:“悲哉足下!”

  “足下”一词传开后,成了人们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后来又演变成称呼朋友的敬词。(黄玉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教育一词的由来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