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语言文字是沟通交流的基本工具,更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教育部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教育功能。
为进一步夯实语言文字工作基础,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配合《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发布实施,教育部、国家语委2017年1月印发《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教语用〔2017〕1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一种能力两种意识”。“一种能力”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两种意识”即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意见》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6个方面的工作措施和要求,并制定了《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
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教育部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对语文教育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进行加强。
1.中小学语文教材实行统编统审统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根据中央要求,义务教育和高中语文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统编和统一审查,从2017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所有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统一使用,至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统编教材统筹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扩大体裁的覆盖面,提高题材的多样性,浸润渗透,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予以加强:一是增加古诗文比例。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其中古诗词112首、古文14篇、古典名著(节选)3篇,除拼音、识字单元外,古诗文占全部选篇的36%。初中语文教材有古诗文132篇,其中古诗词84首、古文41篇、推荐古代名著7篇,占全部选篇的48%,较原人教版教材有大幅增加。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二是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谜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栏目,专门设计了传统文化专题,围绕传统文化中的某个关键词开展资料收集、阅读、讨论、创作、社会实践等活动,以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2.大力加强大学语文教育工作。教育部首先从宏观上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认真研究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强调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应当成为普通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其次,通过指导和推动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教材建设,着力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第三是通过委托多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专题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
3.加强汉字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教育,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分阶段提出了明确要求,如:第一学段(1—2年级)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3—4年级)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等等。201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2013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育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的定位。提出 “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4个基本理念。本着“重视学写毛笔,但不忽视硬笔”的精神,简要明确提出硬笔学习的目标与内容要求,分年段较详细提出毛笔学习的目标与内容要求。
高考语文命题一直不断加大对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察力度。教育部正在研究提出新的高考评价体系,语文高考评价体系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将以考促评,以评促用,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重视语文学习,提高母语应用能力和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工作列入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和各省级语言文字培训测试机构组织积极推动党政机关、教育、新闻媒体、印刷出版文字编辑、广告制作等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开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等工作。同样列入《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还有提高普通话推广力度和效度的工作。教育部语用司在有关单位开展中小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评价标准及测试体系研究工作,提高中小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经国务院同意,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2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小学中高年级才开设外语课程,“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在开设英语课程的同时要求“保护和支持日语和俄语等其他语种的外语教学,鼓励以其他语种作为主要外语课程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目前全国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对外语课程课时有明确要求,只占九年总课时的6—8%。2011年底教育部修订发布的义务教育英语、日语、俄语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考虑了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合理设置了课程内容和课程容量,适当降低了目标要求。如英语课程的二级水平(小学毕业)只要求学生“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用语”,词汇量的要求是600至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教育部正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修订,除英语之外,还规划了日、俄、德、法、西五个外语语种,适应不同学生学习不同语种的需要;降低了外语课程必修学分要求,增加选修学分要求,设计了选修I(参加高考学生必选)、选修Ⅱ(拓展提高类)课程,强化了外语学习不同水平要求,满足学生差异化外语学习需要。
外语是国民关键能力之一,要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民外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在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中高考外语考试不能取消。但是《实施意见》同时提出对外语教学及考试进行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教育部正在落实此项要求,并选择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力图在加强外语考试系统性、科学性的同时,满足教学、招生、社会评价等多方面需求。
- 标签:关于教育的英语谚语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都是“劳动”惹的祸:2019年高考英语作文与语文作文撞题了!
全民关注的2019年高考终于结束了!在今年高考期间,发生了很多有关试题的故事,比如高考数学出现了一朵云、断臂的维纳斯等试题,可谓…
- “国际教育日”暨第三届枫叶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落幕
- 杨僖宏老师专访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美育可以教化人心
- 优质教育、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中小学生用英语演讲“我要去联合国”
- 教育的名言有哪些
- 俞敏洪在ASU+GSV峰会发表英文演讲:What does Education
- 教育的名言有什么
- 家教畅销书:少点裹挟多些赋能
- 荐书 给家长的高分书单:读懂孩子读懂教育
- 英语作文题目屡次与明星有关?明星涉及教育界家长褒贬不一
- 好书推荐|父母必读的10本经典家庭教育书籍值得每个家庭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