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语悟做人
中华成语结构匀称、音律和谐,而且语意深邃、内涵丰富,被称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为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红霞学校开设了“成语有说”校本课程。
课程以中华成语为学习媒介,将成语文化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面融合,借助课堂教学、德育课程、主题活动、管理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学习、积累成语文化,在校园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浓厚氛围,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自觉。
课程内容不分年级,一至六年级同步学习。具体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引导学生对“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是什么人”三个哲学问题进行初步思考,培养学生成长向上的力量。
内容一:读成语、听故事。这部分内容以《成语里的中国通史》为读本,以中国历史发展事件为轴,从远古神话传说的岁月开始,走过秦皇汉武,借用民众口口相传的近千个成语娓娓道来,精准描绘源远流长的中国通史,向学生真切展现人类的起源和祖先的奋斗,让学生明白“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内容二:读成语、明事理。这部分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关键词为核心,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典型案例为教学素材,借用成语宣讲科学防疫知识,感受生命至上的大国担当,进一步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及导向作用,让学生明白“我该为何人”。
每节课的主题直接以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词命名,分为4个板块:一是“成语有说”,探寻成语出处,解读经典故事;二是“抗疫传真”,借用典型人物的鲜活事例,铺展抗疫前线的画卷,引发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三是“我形我塑”,结合生活日常开列综合实践活动清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唤起他们的责任担当;四是“成语接龙”,将与主题相关的成语加以整理,形成一条“成语龙”,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再次强化学生认知。
内容三:读成语、学习惯。这部分内容立足于学校校情和小学生成长特点,分为4个“礼仪”篇章:“校园日常行为礼仪”“课堂学习礼仪”“居家成长礼仪”“社交活动礼仪”。每一个礼仪篇章又分为多个项目,分别用经典的成语予以提示、引导完成。成语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学生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知晓日常行为规范,然后通过践行规范形成良好习惯,进而积蓄成长的力量。
课程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实施方式。线上课程以教师开发的音频或视频资源为基础,发挥网络优势,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堂”。比如,针对“读成语,听故事”的学习,教师将每个成语故事制作成一个音频,放置在校园广播站和喜马拉雅APP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在闲暇时可以随时学习,将碎片化的时间有效管理起来。
线下课程采用两种途径。一是开设思政校本课程,即全校统一的周会课。每周一清晨,全校师生集结在五星红旗下进行学习,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成语、一段故事。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解决了专职思政课教师不足的现状,也传递着“无处不思政、人人讲思政、思政巧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二是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根据年级学段的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需要,“成语有说”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或者以“翻转课堂”的形式,针对课下泛在学习的内容展开讨论交流和汇报辩论,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十分注重环境育人,处处都有“成语有说”的身影——有的学生数过,“学校有319个成语‘长’在了墙壁上”。学校期待这些成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如“芝兰之室”般的成长空间。
氤氲着书香的气息,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升,课程改革的自信心和行动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词汇量与日俱增,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拓展,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日益提升,文化认知和文明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扎根于心灵。
- 标签:与教育相关的成语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都是“劳动”惹的祸:2019年高考英语作文与语文作文撞题了!
全民关注的2019年高考终于结束了!在今年高考期间,发生了很多有关试题的故事,比如高考数学出现了一朵云、断臂的维纳斯等试题,可谓…
- “国际教育日”暨第三届枫叶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落幕
- 杨僖宏老师专访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美育可以教化人心
- 优质教育、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中小学生用英语演讲“我要去联合国”
- 教育的名言有哪些
- 俞敏洪在ASU+GSV峰会发表英文演讲:What does Education
- 教育的名言有什么
- 家教畅销书:少点裹挟多些赋能
- 荐书 给家长的高分书单:读懂孩子读懂教育
- 英语作文题目屡次与明星有关?明星涉及教育界家长褒贬不一
- 好书推荐|父母必读的10本经典家庭教育书籍值得每个家庭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