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文化  教育

教育--深圳年鉴

  【概况】截至2015年年底,深圳市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2196所,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总数187.68万人,教职工16.31万人。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8%;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教育毛入学率98.5%;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5.1%。全市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率100%;规范化幼儿园率97%。市教育局获中央教科院颁发的综合优秀案例,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模式获“金鹏创新”提名。财政资助民办学校更新设备设施被评为“2015年教育创新大”之“最受欢迎教育实事”第一名。

  【教育综合】2015年,《深圳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方案(2015—2020年)》获国家教改办同意备案,深圳市成为全国唯一获国家接受综改方案备案的副省级城市,深圳推进教育综合的目标、任务和径全面确定,为深圳教育发展构建了更高平台。

  【教育经费投入】2015年,深圳全市财政教育经费投入341.16亿元,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增加学位建设、学位补贴、设备设施标准配置、民办和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等方面投入。投入约15亿元用于发放民办学位补贴、在园儿童健康成长补贴、教师长期津贴等,惠及38.8万名学生、在园儿童和3.6万名教师;投入9.2亿元资助民办学校更新设备设施,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提升民生福利。

  【学校安全管理】2015年,深圳平安校园创建率95%。完成第二批安全标准化试点学校创建初评。新增48所学校食堂提升为,全市学校食堂达320家,全省最高。制定《深圳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送审稿)》,启用“深圳市校车使用许可审查系统”,受理校车使用许可申请4855件。推进校车更新补贴,校车更新率近50%。组织“双险”投保工作,学生意外险投保率近100%。完成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计划整治任务,147栋校舍共45万平方米建筑得到整治。

  【教育督导】2015年,深圳完成各类学校、幼儿园督导评估290所、学习型社区评估40个。承接并顺利完成“全国县域挂牌督导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开发与《全国督学培训大纲》编写任务。南山、龙岗、罗湖三个区“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区”评估认定通过省前置验收,应邀在全国教育督导研讨会介绍评估工作经验。

  【教育宣传】2015年,深圳市教育局门户网站改版,增强互动性和服务性。“微博、微信”建设进入领先行列,微博“粉丝”量涨至54万,排名全国教育政务微博排行榜第三;深教微信影响力位居全市前三,获评广东省最具力政务微信号。与相关合作开展“作文英雄”“少年创客”等活动。加强教育舆情监测、处置,改善社会,增强教育形象及社会认可度。

  【教育治理】2015年,深圳市教育局进一步梳理权责清单,市教育行政部门行政职权事项从74项减至29项,减幅达61%。完善教育局机关绩效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绩效考评体系。出台学校绩效考核指导意见,继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试点,大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43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先进校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全市130所中小学被评为省、市依校示范校,比例居全省之首;累计15所学校获市长、区长质量。探索开展教育综合执法,建立民办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经常性检查机制,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秩序。

  【教育信息化】2015年,深圳市出台《深圳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规划未来五年教育信息化发展蓝图。出台《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试行)》,建成60所“智慧校园”和12个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共建,累计制作优质课程视频资源2万多节,点播量超1600多万人次。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十百千”培养行动计划,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圳教育信息化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展示,广受好评。深圳教育云列入全市重大项目计划,核定经费1.62亿元,建设进入快车道。市电教馆更名为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更好发挥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作用。

  【教育国际化】2015年,深圳市进一步加强教育国际化建设。深港校长论坛逐步成为亚洲地区教育品牌论坛,累计1000多名深港澳知名校长、专家参加。新增20多所深圳学校与国外学校缔结友好学校,育才中学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首批中美千校携手项目示范学校。新增深港姊妹学校17对,范围从中小学教育扩大到职业教育,深港、深澳姊妹学校累计已达185所。全年深港澳三地共70批1.6万人次师生开展互访活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步伐加快,深圳贝赛思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设立招生,深圳南山国际学校建成,观澜湖国际学校获批筹建,新增2所学校开设港籍学生班。

  【教育科研】2015年,深圳市获国家级课题立项1项,省、市重大课题研究结题10项,市级年度重大招标课题立项179项。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及子课题研究。组织开展第二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和职业院校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评审及建设。与美国、知名教育机构合作,举办3场国际教育论坛,开展跨城、跨界对话,“深圳教育论坛”成为深圳教育的品牌和名片。

  【师资队伍建设】2015年,深圳市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年”十大行动,从建立深圳教师新标准、名师培养新机制等方面进行教育创新。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试点全面实施,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深入实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全市30%中小学校长、12%教师实现交流。新建名校长工作室24个、名师工作室139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5个。探索“订单式”名师送培到区到校,惠及原特区外1.3万余名教师。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十万教师阅读行动”“深圳教育论坛”等项目广受基层及全国同行好评,成为深圳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品牌。在全国率先开展“年度教师”评选,树立教师优秀形象。

  【概况】截止2015年年底,深圳市有幼儿园1489所,增加87所;在园幼儿43.85万人,增长9.9%。有小学334所,增加3所;在校学生86.48万人,增长9.0%。有普通中学335所,增加10所;在校学生38.52万人,增长1.7%。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保持100%。2015年,深圳市强力推进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3所,新增2.67万个公办学位、2万个幼儿园学位和2000个国际学校学位。平稳实施新中考方案,优质普高指标生分配比例从35%提高到40%。335所学校体育场馆对市民。资助100所学校开展下午“四点半”活动试点,引入社会优质资源丰富学生课外实践。全年共资助学生23万人次,实现学前至研究生各学段学生资助全覆盖。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开展全市义务教育满意度调查,市民、师生总体满意率90%以上。

  【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培养】2015年,深圳市启动100个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实验项目,发布国内首个综合素养“阳光指数”测评报告。出台《深圳市科技创育三年行动计划》,举办首届“深圳学生创客节”,对100个中小学创客工作室、200个优秀科技特色、800个学生创意小课题进行资助。出台《关于全面深化中小学课程的指导意见》,面向社会评选300门“好课程”,初步建立课程“深圳标准”。创建32所国家和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成18个省、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艺术与体育教育丰硕,成为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17所学校获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获第14届省运会学校体育组团体一等,省第十届艺展一等130项,6所学校界和国家级体育比赛中夺冠。高考成绩再创新高,重点本科上线个百分点,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民办教育扶持】2015年,深圳市恢复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审批,修订出台《深圳市民办中小学设置标准》,积极吸引新一轮社会资金投入。实施办高中结对帮扶工程,26所民办高中办学质量显著提升。15所民办高中开展国际课程试验,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特色服务,新涌现一批品牌学校。2.4万余名民办中小学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老师同等标准的免费继续教育培训。全年民办教育专项投入达19.5亿元。

  【学前教育水平提升】2015年,深圳市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年度投入8.13亿元财政经费。新增普惠性幼儿园234所,累计建成843所,占全市幼儿园总量56%。创建首批60所优质特色示范幼儿园。出台《深圳市幼儿园保教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落实教师培训财政资助,鼓励幼儿园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开展全市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达标考核“大练兵”,3万多名幼儿园教师以练促训。启动学前教育高层次人才“苗圃工程”,首批推出138名名园长和教师,实施“家园共育公益指导计划”,42个项目集聚社会优质早教资源。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模式获“金鹏创新”提名。

  【概况】截至2015年年底,深圳市有普通高等学校12所,招生2.77万人,比上年下降1.5%;毕业生2.34万人,比上年增长10.4%;在校生9.01万人,增长2.8%。2015年,深圳市全面谋划构建深圳高等教育体系和完善特色学院建设政策,研究形成《构建具有深圳特色的式国际化高等教育体系研究报告》,编制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研究起草全市教育综改方案高等教育发展部分内容,修订《关于加快特色学院建设发展的意见》。

  推动两所高水平大学建设深圳大学三个学科群申报列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市财政提供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深圳大学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南方科技大学列入广东省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计划。

  获准筹建三所新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获教育部发文批准筹建;工业大学(筹)成立筹建办全面启动筹建工作;深圳技术大学启动立项。

  签署四个办学协议签约引进中山大学来深合办新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工业大学国际设计学院、华南理工-罗格斯大学深圳创新学院3个特色学院签约筹建。至年底,累计有10个特色学院落户深圳。-伯克利深圳学院完成首批招生。

  高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南方科技大学和中文大学(深圳)招生规模实现倍增。深圳大学城打造云计算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3所研究生院办学水平提升。高层次人才快速增加,全市高校累计有院士8人,“千人计划”(含青年千人)97人。全市高校建成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科研经费达14.13亿元,是2010年的4.24倍。全年接待29批次国外代表团洽谈高等教育合作,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汇聚深圳。 (肖盛生)

  【深圳大学】2015年,深圳大学全面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截至年底,该校有27个教学学院、84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个,下设二级学科博士生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3个,其中工程硕士具有授权的领域14个。拥有纸质图书375.24万余册,其中图书馆347.38万余册,各学院资料室27.86万余册;电子图书216.67万余册;光盘、网络、镜像数据库236种(中外文),含全文电子期刊89502种。成立心理与社会学院、深圳国际商学院(筹);将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调整为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调整为物理与能源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调整为化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调整为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深圳大学章程》经广东省教育厅正式核准向学校和社会公布实施;《深圳大学条例》通过专家论证。制定出台《深圳大学学院(部)工作机制和议事规则(试行)》,完善学院(部)日常工作运行机制。

  人才培养截至2015年年底,该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3709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8111人,硕士研究生5108人(含学术型学位硕士2997人,专业学位硕士2111人),博士研究生168人,留学生(学历生)322人。另有本科生8156人,专科生9169人。该年度毕业生中,普通本科毕业生5798人;硕士毕业生1582人,其中学术型学位硕士1022人、专业学位硕士560人;博士毕业生24人;毕(结)业留学生43人;本科毕业生2482人,专科毕业生2059人。是年,该校通过招生宣传片、“名师进中学”、微信、微博和“返母校宣传深大”等形式扩大招生宣传,年内录取普通本科生6842人,招收留学生(学历生)142人;本科生2380人,专科生3258人。有10个学院在广东一本招生;港澳台联招首年整体进入第一批次招生,文理类专业重点率达90%;一本文理科最低投档分数和排位在广东省高校中位居第四。年内,招收硕士研究生1802人,其中学术型学位硕士1012人,专业学位硕士790人。接收人数占推荐人数比居广东高校第一,接收人数占计划招生数比例位列全省第三。新增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1个。出台涉密学位论文管理办法。省优硕论文入选率100%,数量列全省第五。新增3个博士二级学科。首次采用“申请—审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41人。首次实现所有博士生全日制攻读。自主设置目录外博士二级学科首次招生。完成首批交叉学科博导遴选。招收首批留学博士生8人。首次组织开展面向港澳台招收博士生。2014-2015学年度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获514项,其中由生命与海洋学院、高等研究院、管理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赛总决赛金牌;师范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获中国首个国际帆联世锦赛冠军、全国高尔夫球业余公开赛冠军。

  师资建设截至2015年年底,该校有教职工3463人(不含附属中学),其中教师1960人、管理人员604人、技术人员(含项目研究人员)593人、博士后306人。教师中,教授444人、副教授611人、699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三院”院士1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千人计划(含青年千人13人)入选者27人、顶尖千人与创新团队1个、长江学者励计划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广东省“领军人才”3人、珠江学者2人、深圳市“鹏城杰出人才”3人、鹏城学者2人。是年,遴选首批8个交叉学科创新团队。新增荔园领军学者1人、荔园优秀学者12人、荔园优青18人。培养中的“千百十工程”人才32人,其中省级15人。获地方与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资格6人。新增“孔雀计划”164人,新增“深圳市高层次人才”86人,遴选41名专职教师出国学术访问。全年该校新引进教师178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156人、硕士学位12人,境外留学归国人员112人。引进国家杰青、“863”计划专家朱卫国教授任医学部主任、医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李红教授任心理与社会学院院长。在高等研究院、国际商学院(筹)探索实行与国际接轨的“预聘—长聘”(tenure-track)人事管理制度。在经济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探索试点人才引进及管理模式。制定《深圳大学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任职资格条件(试行)》,推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合一。

  教育教学2015年,该校新增网络与新、统计学、生物工程、汉语国际教育4个本科专业(2014年度新增专业,2015年3月公布)。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其中攀峰重点学科3个、优势重点学科10个、特色重点学科2个。光电技术与材料学科群、智能信息处理学科群和特区经济与中国科群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工程学首次进入ESI学科领域世界排名前1%,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均已接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李红、袁小聪两位教授首次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至年底,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14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是年,组建ACCA班、人保精英班、卓越新闻班、卓越律师班、高级英语实验班等六类共29个特色培养实验班。选拔63人进入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学习。获评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27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立项建设项目20个、广东省教育教学(高等教育)培育项目34个。UOOC联盟高校达90所,覆盖师生人数230万;MOOC上线万人。结合课内“创新研究短课”与课外“聚徒教学”推进创育,建设聚徒教学项目33项,新增短课68门;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启用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系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立项国家级40项、省级45项、校级55项;启动学生创业园转型升级,与20余家校外孵化机构和创客机构共建学校创新创业实践;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1名教师获评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

  科研发展年内,该校科研总经费6.21亿元,其中理工科科研经费5.6亿元,文科科研经费6103万元。承担各类科技项目共55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34项,省部级、军工项目53项,市区项目19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09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总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30位、广东高校第三;首获省级创新团队项目;获孔雀团队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首次突破20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位列全省高校第三;教育部人文社科年度项目立项13项,居全国高校第32位、广东高校第四;其他部委项目8项、省级项目33项、市级项目35项。是年,新建医学合成生物学应用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4个市级重点科研平台,至年底,共有理工类市级以上重点科研平台6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3个、省部级平台19个、市级平台43个。年内,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共建与材料科合实验室;与理工大学合作成立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与科技大学共建海洋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航天科技集团联合成立深圳大学-航天13所先进光机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一等1项、二等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3项,省部级励10项,深圳市科学技术6项。有9位教师获广东省人文社科优秀,其中一等1项;24个项目获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其中一等9项。在SCI发表论文1113篇,在Nature、Science的子刊、在特刊及旗下期刊发表论文11篇,在IE及其他领域期刊发表论文8篇;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60篇,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210篇。李红教授获评“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李景镇教授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陈雪梅院士团队入选珠江人才计划,黄继武教授当选2016年IEEE?Fellow,胡经之教授获评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李臣教授著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二等,姜安教授文章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首篇,VladoK?ysucky博士在Management?Science上发表论文。10个高交会参展项目获颁“优秀产品”;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获同志重要批示;高等教育研究所入选“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合作交流年内,该校与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韩国京畿大学、龙华科技大学、比利时列日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宜兰大学等9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境外院校开展17项中外联合培养项目,覆盖预科到博士层面;联合海峡两岸9所高校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港澳台交流合作。搭建国际化课程衔接平台,带动学生双向交流。设立留学服务中心。接待比利时、巴伐利亚州行政管理培训团、欧洲科学院院士和皇家科学院院士等和顶尖学者,举办国际友城使者夏令营,促进与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合作。年度接待海外来宾共计300余批,1200多人次。首次获得3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本项目”。资助110位学生参加境外学位、学分项目;资助学生海外竞赛、学术交流团7批。派出学生赴海外攻读硕、学士学位、交换学习、短期、社会实践约600人;派出153批次科研合作团队出国交流。秋季申请就读该校的外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1000人,生源国家和地区数创历史新高。

  《深圳大学章程》公布实施2012年3月,深圳大学正式成立深圳大学章程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启动大学章程制定工作。在章程制定过程中,严格遵循《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31号令)中确定的原则、内容和程序,广泛征求广大师生、上级主管部门和举办者等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在确保章程、规范、适当基础上,突出深圳大学自身办学传统和特色。《深圳大学章程》先后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全委会审定,深圳市同意,于2015年5月正式报广东省教育厅核准。2015年11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28号》正式核准《深圳大学章程》,要求向学校和社会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实施。《深圳大学章程》计10章105条,自2015年11月25日公布实施后,成为深圳大学依校的根本制度,为学校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提供重要。

  学院(部)议事规则出台深圳大学实行校、学院(部)两级管理体制。学院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实行院长负责制,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学校鼓励和支持学院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办学方向和发展模式。2015年3月,深圳大学成立由党委副张基宏同志牵头负责的工作小组,负责学院议事规则的制订工作。9月7日,校党委正式发文《深圳大学学院(部)工作机制和议事规则(试行)》(深大党〔2015〕54号),规则相关内容已正式写入《深圳大学章程》。规则对学院各类议事形式的职责、组织原则、决策程序等作出相关。其中,院务会议是学院议事决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形式,由院长、、副院长、副等学院领导班子组成;学院党委(党总支)负责学院思想和党建工作;学院教授委员会是学院的决策咨询机构;学院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是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决策机构;学院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是对各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评估、审议以及提供咨询的机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是学院内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指导、咨询和初审推荐机构。各委员会在学校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内开展相关工作。

  学分制收费全面实行2015年4月2日,深圳大学参加广东省高校学分制调研座谈会。5月11日,深圳大学向深圳市发展和委员会提交《关于申请按学分制收费的请示》(深大〔2015〕88号)。6月30日,深圳市发展和委员会就深圳大学学分制收费方案依法召开听证会,市教育局、市财、深圳大学相关负责人、聘请的专家和学生代表共18人参会。9月7日,深圳市发改委、教育局、财正式发文,批准深圳大学实施学分制收费。深圳大学学分制收费从2015年入学的全日制本科生(不含留学生)开始试行,2015年前入学本科生仍实行学年制学费。后的学分制学费由课程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两部分组成:课程学分学费每学分100元,学生每年缴纳的课程学分学费根据学生选课学分数确定;专业学费根据各专业培养成本、专业特色和学科差异,以学分制学费总额不超过原学年制学费总额为原则确定。学生在标准学制内正常顺利完成的毕业最低学分应缴纳的总学费,原则上不超过价格主管部门的原学年制学费总额。

  【南方科技大学】2015年,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筑面积20.26万平方米。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金融系、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等11个系,涵盖金融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等12个专业。有教职工459人,其中专任教师17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1人,院士2人,双聘院士2人,“千人计划”专家22人、“青年千人计划”专家46人。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专家占专任教师比例约40%,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5年签约引进高层次人才61人,其中6人被任命为院系主要负责人。全年面向全国21个省市招生本科生937人,招生人数比2014年增长54%。毕业37人,年末在校生2110人。首批毕业生中超过90%学生被耶鲁、、剑桥、理工等世界知名高校录取深造或被国内华为、光启等国内知名企业聘用就业;全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化学系20篇,多篇论文被国际一流期刊收录;组织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共立项36个项目,其中5项国家级项目、10项省级项目、21项校级项目;在校本科生多次获得国际学科竞赛大,包括美国大学物理竞赛金等多个国际赛事大。2015年,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25项,总经费15323万元。人均科研经费100万元以上,居于国内大学前列。2015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94项,批准34项,资助率36.2%,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三。全校教职工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367篇,参与编写专著10篇,申请专利110项,获得授权专利8项。其中何佳清教授团队论文在《Science》发表文章,教授论文在《Nature》上发表文章。Nature指数排名中南科大位列全国高校第50位。2015年,爱思唯尔发布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该校陈十一院士在物理和天文领域位列第2位,化学系张绪穆教授位列化学领域第13位。按照ESP标准,南科大化学学科已经进入世界前1%行列。

  陈十一院士出任南科大第二任校长2015年1月21日,广东省委决定由陈十一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是大学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批“千人计划获得者”,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陈十一1987年至2005年在美国留学、工作,曾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湍流与格子气研究组主任、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非线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2005年回到大学,恢复创建北大工学院,先后担任大学工学院院长、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大学副校长。

  南科大进入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行列2015年9月14日,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深圳市副市长生、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分别代表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和南方科技大学在《共建南方科技大学协议》上签字,标志着南科大正式进入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行列,标志着广东省教育厅正式成为南科大建设的主体之一。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省委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于2015年正式实施,目标在于选择发展基础好、地方可以有较好配套能力的理工科大学给予重点支持,用5至10年时间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使入选高校跻身国内一流理工大学,并在国际上形成较强影响力。协议南方科技大学未来5至10年建设目标、建设任务,深圳市支持措施和省教育厅等省直有关单位支持措施。协议明确深圳市给予八方面的支持政策与措施,如将南科大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作为深圳市委市重点工作,列入深圳市人口与社会事业“十三”五规划,推动形成多方协同创新发展格局,支持南科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等。省教育厅给予八个方面政策支持,如搭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引进,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深化招生制度等。

  《南方科技大学章程》发布2015年11月20日,广东省教育厅核准公布《南方科技大学章程》。《南方科技大学章程》先后4次报送省教育厅等部门征求意见,吸收校内外正式修订意见近1000条,后经广东省教育厅核准公布。根据《南方科技大学章程》,南科大在全国公办高校中率先实行理事会治理制度和机构管理运行模式,确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监督”治理原则,树立“追求卓越、学术、学者自律”大学,明确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可靠人和为地方和国家发展服务办学旨。《南方科技大学章程》厘定学校办学根本方向、运行机制以及近远期发展目标,在创建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过程中具有核心指导意义。

  深圳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信托基金协议支持深圳依托南科大设立高等教育创新中心2015年5月23日,在教育部副部长的下,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代表双方在青岛签署《信托基金框架协议》。协议约定,深圳市将进一步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实施双方同意的亚洲和非洲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项目。这是2014年深圳市与教科文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框架下双方深化合作的具体,也是深圳服务国家“一带一”战略的主动担当和选择。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和《信托基金框架协议》,深圳市拟依托南方科技大学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该中心力争成为在教育发展方面提供智力引领的国际平台,吸收借鉴亚太发达国家一流大学最佳实践,展示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深圳市信息技术产业优势,支持亚非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中心将汇聚世界著名教育专家,针对深圳高等教育实际提出发展,方便深圳市民获得世界前沿教育资讯和研究,推动深圳市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

  南科大研究生院成立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2015年4月17日,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正式组建。该院以国家推行的研究生教育为宏观指导,以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立足于深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本校发展实际,多元化、高水平、创新型,按照“精选领域、创新模式,严格标准,加强评估”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创新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南科大研究生招生工作于2015年10月启动,采取联合培养模式,与境内的大学、工业大学,境外的大学、科技大学、浸会大学、澳门大学、美国天普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西丽湖校区、留仙洞校区、官龙山校区、华侨城校区、凤凰山校区等5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36.0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8.8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31亿元(校舍除外),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40万册。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工业中心、国际教育部、华侨城校区等教学单位,招生专业77个。有各类学生3万余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1628人,其中,教授208人、副教授651人、博士292人。拥有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示范专业1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教学9项,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23个,国家精品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70门。自主培养国家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建成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圳分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联系中心、南方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圳博士后创新实践等一批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建成25家市区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获国家专利授权916项,位居广东省高校前列。与2000余家企业行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3000余名企业行业一线技术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7所大学开展校际协同,示范辐射全国194所中高职院校。年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章程》经广东省教育厅正式核准印发实施,这是该校历史上第一部依校的“根本”。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专科(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该校竞争力在全国1335所专科(高职高专)中位居第一。

  “三育人”年内,该院进一步深化“文化育人、复合育人、协同育人”系统,重点推动重心向人才培养深层次下移。深化专业文化建设,推动《专业文化系列丛书》编写;启动《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5)》起草;成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完成首批32门文化素质课程建设任务;三尚书院正式挂牌,全校书院达5个;全校注册志愿者21660人,占在校生89%;2270名志愿者服务2015深圳国际马拉松、第17届高交会等重要赛会;1个学生团支部获评2015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1个学生获评“广东省优秀学生”。2个专业入选首批广东省品牌专业,8个专业入选首批广东省特色专业,是全省入选专业数最多的院校。30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总数达96部;立项建设第二批36个校级重点拓展专业,校级拓展专业总数达122个。

  举办中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座谈会,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等领导以及全国11所高职院校领导和20位行业企业领导参会。举办“首届中国职业教育深圳论坛”暨“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圳分院揭牌仪式”。年内,新开设创新型项目课程89门,创新型项目课程总数达358门。

  人才培养全年全院招生8971人,其中本科生329人,最高分579分、最低分542分;普通高考录取专科生7041人,文科最高分549分、最低分508分,理科最高分545分、最低分491分;99.9%是第一志愿选择,本科线%、录取分数线、超本科线人数等多项指标创该校历史新高。2015届毕业生毕业7597人,7011名毕业生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拓展专业证书,初次就业率97.30%,位居全省前列。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该校近四届毕业生在毕业后一年内实现自主创业的达5%,比全国高校平均比例高3.64%,每年约400名毕业生自主创业;毕业三年后创业率1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全年有103人次学生在国家级以上大赛获,获“华为网院杯”2015全国大学生ICT技能大赛冠军、2015年中国教育机器赛特等;学校辩论队获深圳市第三届高校青年学子辩论赛总决赛冠军。4名学生获HCIE认证(华为认证互联网专家,华为2013年推出的高端认证),HCIE认证人数达14人;2名学生获CCIE证书,CCIE证书人数达222人,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水平。

  创新创业教育年内,该院印发《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举办首届深圳大学生创新创业,吸引境内外40余所高校的100余个项目参与。2015届毕业生圳参赛团队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是广东省参赛团队中唯一一所、全国仅有的三所获得银的高职院校。2015深圳国际创客周期间,该校“芯果科技”“库特车”等5个创客项目参展;以微观装配实验室为主体的创客创业园列入深圳创客版图,获得市科技创新委300万元经费资助。该校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并作为五家代表单位之一在全国表彰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师资队伍建设年内,该校5人入选深圳“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人才总数达7人;新增5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总数达88人;1人获评2015年“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新晋正高职称14人,正高职称人数增至208人;新晋副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增至651人;新进博士25人,博士总数292人。首个“深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

  科技研发全年该院获得各级各类立项课题367项,到账经费5867万元,连续四年突破5000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16项,技术(知识)转移项目251项。6项获省、市级励。其中,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二等1项,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5项。新增市区级以上科研平台4个,市区级以上科研平台达25个。新增国家专利授权193项,全校专利授权数达916项,居全省前列;新增软件著作权登记2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达197项。出版学术专著23部;出版编著、作品集12部;发表学术论文682篇,其中核心以上217篇,四类期刊以上169篇。科研工作获多项突破,省科技厅批准组建广东省菱镁矿冶炼工业物联网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是该校首个广东省科技厅工程技术平台;《圣经叙事研究》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类二等,是该校获得的省部级社科类最高级别;“‘从洛桑到’第九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暨学术研讨会(深圳展年)”获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100万元立项资助,是该校首次获得经费100万元的人文社会科学纵向项目。

  合作交流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与国(境)外合作院校新签、续签13份协议,累计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7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5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收新生288人,毕业239人,出国深造达94人。全年接待国(境)外来访教师37批177人次;聘请26位外籍教师;邀请8位国(境)外专家来校、;联邦前部长、前社会党鲁道夫?沙尔平受聘为该校高级校事顾问、荣誉教授。完成4项“万人计划”,4批123名师生来校交流;举办“中国商务及语言文化”项目。接收俄罗斯、西班牙、、韩国交换学生14名,派出95名交换学生分赴美国、法国、、韩国以及地区学习;接待境外学生短期交流参访团157人次;新招港澳台学生67人、外国留学生54人,至年底该校共有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88人。

  社会服务全年完成各类培训5511人。其中,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321人,深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4835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259人,社会培训96人;完成71个批次6.9万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认证;完成3个新职业工种考试大纲、试题库开发;新增2个鉴定项目。高端订制、高规格、整建制成为师资培训的鲜明特色:在下半年开办的10个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班,来自全国20个单位322人接受培训,全部实现培训内容、参训人员、授课专家的高端订制;其中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等9个单位均为单独订制成班,带队校领导12人,整建制接受培训。对口支援6所高职院校,接收对口支援院校来校教师34人,联合培养学生9人;派出专家团队3个;派出挂职干部5人。与吉安职院合作办学模式受到省委、省长朱小丹等领导高度评价。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国家校建设,教学、科研、从事、学生、招生就业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国家校建设院校建设任务完成率超过100%,构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协同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牵头组建深圳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三会两办”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建设4个重点专业,建成53个集教学、研发与服务“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全校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7%。国家校建设期内,该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8.22%以上。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专家组的验收,该校验收结论为优秀。

  教育教学工作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等8个专业获得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立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3个第一批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通过校级验收评审并申请省级验收,4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完成建设。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完成建设,6门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2门课程完成第四批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建设并通过验收,40门课程立项为第五批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个专业立项为首批校本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3个实践教学申报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4个项目申报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实训,8个项目获批第二批深圳市高等职业教育校外公共实训,4个校级示范性实训、7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完成校内立项。设立校级专兼职督导员、院部督导小组及学生教学“教学督导队伍”,收集教学信息,采用督导、院部、学生评分办法,对2817门次课程文件进行检查,全面客观评价教师教学水平。

  科研工作全年组织验收纵向科研项目25项,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28项、2项。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立项39项,为该校历史新高。横向科研项目立项14项,教师科研从基础研究向应用型研究转变,提高科研率,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全年,申报专利20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数量创历史新高。出版著作44本,比上年增加91%。发表论文326篇,增加10%,其中SCI索引文章13篇、EI期刊索引文章8篇;论文水平逐年提高,并国际化。移动互联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与企业签订项目合同金额100多万元;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取得多个省市项目,项目经费80多万元;智能生物信息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获市发改委485万元经费支持。

  师资队伍建设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03人,其中博士46人、硕士57人,聘任外聘兼职教师244人。年内,3人被列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发展培养对象,3人成功申报“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1人获得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获批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成功获批,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达成联合培养博士后工作协议,启动博士后培养工作。

  招生就业招生首次实现全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全年计划招生5000人,实际录取5633人。首次全批次第一志愿录取,3A文理科技档分数线均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三位。就业工作平稳运行,通过校园招聘会、就业招聘服务季等活动,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15届就业人数4494人,就业率96.82%,其中4039人在深圳就业,占已就业人数92.83%。以深圳打造“国际创客之城”为契机,打造2188创客空间、大学生创业园,为有志创新创业学子提供创意创新、创业实践、交流分享、创业孵化全过程服务。全年资助扶持创客项目43个,15个项目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创客项目“五轴数控激光加工”装备通过市科创委验收,该装备与欧洲同类装备相比,具有功能全、体积小,成本低等优势,其子项目“3D异形曲面激光加工装备”,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赛三等。

  【深圳电视大学】2015年,深圳电视大学设7所分校、2个二级学院、10个教学点(学习点),开设工商管理、社会工作、、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15个本科专业及电子商务、广告、金融等25个专科专业。全年毕业生6379人,招生6088人,在校生43万多人。年内,有2个部门获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个部门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1人获“市教育援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市“青年教师标兵”称号,1人获市“优秀班主任”称号,3人获市“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成立“十三五”规划起草组,提出“一体两翼三中心”发展战略,制定《深圳电视大学“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并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论证。

  探索转型发展全面梳理发展机遇和挑战,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形成《深圳电视大学办学情况调研报告》和《解决深圳电视大学办学问题的方案》,市有关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推进落实学校转型发展各项任务;市在《深圳市建设国际一流职业教育体系工作方案》中明确表示支持该校转型发展。

  教学模式制定《关于深化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强化教学基本能力建设;推广使用国家大学学习网,网上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参加国家大学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探索富有特色和推广应用价值的团队教学和服务模式;推进省开课程考核,推广机考和式考试等形式,省开课教学质量。

  专业建设结合《深圳市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共享优质资源,新开“学前教育(英汉双语方向)”专科专业,全力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教学资源建设开展利用MOOCs等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研究工作,研究报告获国家大学系统第六届优秀科研三等;参加国家大学举办的“六网融通”新技术应用秀项目选拔推荐工作,推荐的两个项目分别获二等和三等;与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合作举办“在线课程开发与应用高级班”,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强化办学特色提升“中职-电大直通车”人才培养质量,注重中等职业教育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优化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注重吸收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学分银行”,参与“国家继续教育学习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参与《深圳特区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与《深圳市终身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起草工作及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获“2014年深圳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先进单位”称号,陈俊良同学获2015年深圳市首届“百姓学习之星”称号。推进残疾人教育发展,国家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新增3个教学点,秋季招生人数比上年32.23%,专科生续读本科比例达60.5%,在国家大学所有分部和学院中排名第一。

  科研工作加强科研制度建设,积极推荐科研参加各类评优活动,3个项目获国家大学2014-2015年度科研课题立项,1个项目获国家大学教学研究中心首批研究课题立项,1个项目获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立项,5项课题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立项,组织国家大学第六届优秀科研评选活动,获二等1个、三等1个。

  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改善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充分激发全体教师工作热情与干劲;制定《教师在职学习管理办法》,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加强授课教师管理;组织20多名专业教师参加国家大学师资培训。

  【深圳大学城】2015年,深圳大学城有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个办学机构,设有学科门类9个,包括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教育学、文学、和艺术学,博士专业方向54个,硕士专业方向71个,专业学位26个。全年注册报到新生2843人,其中博士生212人,硕士生2619人,本科生12人。截至年底,全日制在校生8885人,其中博士生1222人、硕士生7489人、本科生174人;全职教职工1361人,其中专任教师549人、博士后265人、实验室技术人员141人、行政教辅人员406人,双教师447人;在大学城工作或领衔科研课题的院士13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千人计划”14人。专任教师中,外籍教师9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17.67%;留学归国人员236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2.98%。3所研究生院到账科研经费6.1亿元,被SCI、EI、SSCI收录近2153篇,新申请专利385项,获授权专利201项。2015年,深圳大学城各研究生院发表论文被Web?of?Science(WOS)收录共1266篇,和去年相比呈整体上升趋势。在SCIENCE、NATURE、CELL和PNAS四大世界名刊上发文3篇,其中1篇NATURE发文,1篇CELL发文,1篇PNAS发文。大学城各研究生院的Web?of?Science论文共涉及125个学科类别,包括工程、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自动控制系统、科学与生态学、通信、光学、机器人学等。收录论文数量大于100篇的学科类别有29个,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是深圳大学城的绝对优势学科。

  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公共区域新增生活配套设施11项,新增学生活动场地3000余平方米。国际会议中心、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前期工作,进入施工阶段;学生食堂及设备购置项目基本完成,新增食堂3间;完成大学城门户和统一数据库平台建设,完成UDB用户信息同步、第三方应用的统一身份认证,并制定数据存取标准,实施项目管理、安装、调试及发布,保障系统运行稳定。全面推行后勤信息化管理。

  4+1公共平台拓展文献信息高效运作,新建南山软件产业服务站;完成深研院首批35位教授的学术影响力分析报告;大学城图书馆升级成为深圳专利联盟理事单位。网络信息平台不断拓展,实现大学城校外用户SSLVPN接入,为60000多名社会读者提供校外图书馆电子数库资源访问服务;实现深圳大学万兆接入大学城IPv6网,接入速率提升10倍;新增深圳创维公司专线网。后勤服务平台规范完善,后勤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优化,搭建起数字后勤服务大厅。校园文化平台再上台阶,组织大学城艺术团首届艺术汇演、首届校园才艺选拔大赛暨第三届校园歌手选拔赛、第三届深圳高校青年学子辩论邀请赛、第十届综合运动会、第四届校园日、跨年文艺汇演等活动,深圳高校学生辩论邀请赛已纳入深圳读书月系列活动。

  “立体安保管理模式”在全市推介深圳大学理办探索创建的立体安保管理模式,以传统安保为基石,将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和食品安全进行立体设计,搭建起一个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就业全方位、人性化的安全保障支撑体系。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拓展提升,管理办首获国家级“推动就业贡献”。该模式得到市安全主管部门肯定,并在2015年全市文保重点单位总结表彰大会上介绍经验。

  深圳市第3届高校青年学子辩论邀请赛2015年10月17日至11月7日,由深圳大学理办公室、深圳市学生联合会、深圳晚共同主办,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承办的“说古道今、博采众长”深圳市第三届高校青年学子辩论邀请赛举行。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技术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高校参赛。辩论赛分为初赛、半决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进行,总决赛于11月7日在中心书城举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摘得本届学生辩论赛桂冠,深圳大学代表队和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代表队分获亚军、季军。本届辩论赛首次将决赛现场安排在市中心书城举行并纳入深圳市读书月系列活动。

  大学城参展第17届高交会2015年11月16-21日,第17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深圳大学理办公室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组成的大学城展团第12次参展。展会期间共接待3000余人次。大学城展区位于会展中心1号馆,重点展示大学城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学研结合发展等方面的突出成效。3所研究生院展出国家、省部和市级重点项目共40余个,包括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机器人、智能设备等未来产业领域的科研。

  【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5年,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设有生命与健康、能源与、信息科学与技术、物流与交通、先进制造、海洋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与管理7个学部,以及大学海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港澳研究中心、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大学国际交叉创育中心4个校级研究机构。全年学院引进教师7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认定和再认定深圳市高层次人才13人、孔雀计划16人;进站博士后41人。至年底有教职工401人,其中专任教师153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37人、副高74人,高级职称教师约占73%;教师队伍中有“千人计划”专家2名、杰青3人(其中海外杰青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5名;广东省创新团队1支、深圳市孔雀团队1支;南粤百杰1人,鹏城杰出人才1人,广东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有深圳市认定的高层次人才92人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人才46人。全年招收全日制学生973人,其中硕士生911人、博士生62人。毕业889人,其中硕士生841人、博士生48人,总体就业率98%。年末在校生3332人,其中全日制3037人、在职教育295人。有5篇博士学位、36篇硕士论文获优秀学位论文;有12人获市优秀毕业生,12人获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黄潇拉等3人获得第二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获得者”荣誉称号(全国共有89名工程硕士研究生获此殊荣,其中大学5名)。学院博士生叶肖鑫获2015年大学第20届“学术新秀”提名表彰。学生辩论队获第六届“世纪,鹏城论剑”粤港澳台辩论赛冠军。

  科技研发2015年,学院科研经费2.63亿,其中纵向项目经费约1.68亿,横向项目经费9481万。国内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持续增加,专利申请246项,授权134项。申请PCT国际17项,授权美国专利3项、日本专利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0篇,被三大检索数据库收录论文939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励6项,市级6项。新增1项国家级试验平台、1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获批2项深圳市工程实验室提升项目。学院双教师梁斌、宋靖雁,专职教师王学谦等参与的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专用项目);王飞老师获2015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郭振华老师获教育部自然科学;王智老师获中国计算机学会励;黄来强教授获“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海洋学部分获国家海洋局专项、深圳市经信委“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项目;生命健康学部马辉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模块化穆勒矩阵显微镜及其典型临床应用演示”。能源与材料创新团队博士与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的研究组合作,在铁电材料性能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在NatureMaterials在线发表,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能源与学部杨诚副研究员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该项研究工作首次报道具有纳米结构特征的三维分形银枝晶的批量可控制备工艺,并以此开发具有超低渗流特性的导电浆料。

  国内首个“医疗卫生管理博士项目”2015年7月2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疗卫生管理博士项目”发布仪式在鸟巢文化中心举行。该项目旨在培养高水平、国际化的医疗管理人才,助力中国医疗体制与创新、促进医疗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办学,是国内首个授予医疗卫生管理方向公共卫生博士学位的合作办学项目,也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中国首次推出的授予医疗卫生管理博士学位的合作办学项目。除学习公卫领域的核心课程外,还将重点学习医疗机构的管理与领导力、战略规划、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健康评估与医疗质量等医疗卫生管理及领导力课程。根据课程安排,将分别在大学的、深圳校区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上课。该项目计划于2015年秋季正式启动招生,2016年秋季首期入学。

  “炭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批建设2015年4月,学院能源与材料创新团队申报的“炭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康飞宇教授担任工程实验室主任,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首个炭功能材料国家级工程实验室。该工程实验室从新型炭材料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出发,开发面向能量存储及、和导热应用的新型炭功能材料,打造国际领先的研发和工程化平台。

  【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5年,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恢复学专业,申请财经传媒研究方向;法律硕士(LL.M.)专业招收国际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硕)下增加“大数据平台技术与应用”方向;全院共有招生专业30个,其中学术学位专业22个,专业学位专业8个,分属19个一级学科。全年,共引进教师2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助教授7人、专职科研教师8人。截至2015年底,全院有教职工543人。1人入选2015年度青年千人计划、22人获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海外高层次人才,其中国家级2人。新招收进站博士后29名;新增深圳市发展研究中心、福田人民医院博士后创新为联合招收单位。全年全院录取硕士研究生972人(报到904人),录取博士研究生55人(报到55人)。

  课题申报及完成情况2015,该院共组织完成申报各类国家、教育部、省、市纵向课题26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9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126项,南山区科技计划3项。2015年度新增课题216项,合同经费总计20991.67万元,其中纵向课题124项,合同经费17029.04万元,横向课题92项,合同经费3962.63万元。全年确认到账科研经费约1.7亿元。本年度按期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9项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资助项目、2项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并按时完成各类项目的单位年度综合报告。

  科研2015,该院在科技励方面取得新进展。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杨震在天然产物合成领域的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叶涛和周强入选2015年深圳市孔雀团队项目;汇丰商学院樊纲获2015年中国经济理论创新;新材料学院潘锋领导的“光伏器件与储能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创新团队”获第四批广东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及深圳市“孔雀计划”两项重大项目专项资助。2015年,全院师生表论文562篇,其中SCI、EI、SSCI收录407篇。本年度申请发明专利89项,17项专利获得授权。

  重点实验室建设2015年,该院新增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个(深圳市细胞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工程实验室1个(深圳市手性药物合成化学工程实验室),南山区科研创新载体2个(深圳市南山区重金属技术中心、OLED关键材料研究应用工程中心)。至年底,该院共有区级以上创新载体34个。深圳市重金属污染控制和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深圳薄膜晶体管与先进显示重点实验室、深圳融合网络集成播控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氧化物TFT器件与集成技术工程实验室分别通过深圳市科创委、深圳市发改委验收。

  交流合作2015年,该院共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其中4个通过教育部审核,1个已到合作期限。该院积极组织学生申报校本部各项短期和长期出国项目,2015年,该院共有11名学生申请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其中6人获批。

  学生工作2015年,该院围绕思想教育、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学生活动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评优评、学生资助等八方面展开学生工作。在体育赛事上,该院获大学校本部运动会和大学城运动会冠军。本年度,该院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均每周接待学生来访者26人次,并在新生中展开心理测评和筛查回访工作。就业工作中实现专人线上办理三方协议签署等就业手续,实现就业工作“互联网+”。该院与中国银行签订金额为3000万的2015年商业助学贷款合同,共有38名同学申请商业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金额逐年增加,2014-2015学年为489.4万元。总结学生工作经验,结集出版《南燕学工文集》。

  创新创业工作2015年,该院在扶持在校生创新创业方面,以学校优势学科及智力资源为基础,充分依托深圳市科创委、南山区科技局等部门支持,并与深圳地区校友交流合作,积极引导在校生创业实践者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该院第三届院长基金研究生创意创新竞赛2个获项目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5个学生创业项目获得科创委资金支持。各院系积极开展创业论坛和创业项目,汇丰商学院马车轮空间与深圳市团委创新创业组织鲲鹏会协同为学生提供创新创意交流空间。发展办、学工、科研等职能部门联合筹建“筑底空间”,为在校生及青年校友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办公及、资源对接的场所。

  【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2年由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位于深圳大学城西南侧,占地14.57公顷,总建筑面积12.72万平方米。2015年,该院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土木与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科学与人文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和理、工、管、经4个学科门类,涵盖22个一级学科和15个全日制专业学位。有在校生3351人,教职员471人。2014年4月,深圳市人民与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将在哈工大深研院的基础上,筹备共建本硕博教育体系完备的“工业大学(深圳)”。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研院筹备举办本科教育。2015年9月,经市校双方协商,决定成立哈工大(深圳)筹建办公室和临时党委,哈工大校长周玉任筹建办公室主任,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任临时党委,为加快深圳校区建设、确保各项筹建工作规范和高效运行提供组织保障。

  学生工作2015年,哈工大深研院共招收全日制学生936人,其中硕士生814人、博士生99人,招收非全日制学生107人;全日制毕业生916人,其中硕士生789人、博士生77人,非全日制毕业生47人,其中工程硕士47人,公共管理硕士12人。全日制研究生就业率超过99.5%,留深率近42%。进一步加了中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招生宣传力度,并通过2014、2015连续两年学术夏令营活动大幅提高推免生数量,生源质量显著提升。2015年录取推免生348人,是上年近2.3倍,其中外校推免生占比93.1%,显著高于哈工大校本部及部分“985工程”建设高校;第一志愿报考人数持续增加,有9个学科上线生源数量是该学科招生规模1.5倍以上;在达到录取线的第一志愿考生中,来自985高校硕士生源占录取总人数比例为21.7%;通过深入推免生复试方式、完善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等举措,使985高校博士生生源比例提高至90.7%。学生作品“面向表面探测的高载重比遥操作六足机器人”获首届航天创客大赛“未来星球表面探测机器人创意创客大赛”第一阶段比赛二等。连续两年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积极宣传、推荐毕业生,获2015年大会“推动就业贡献”。

  教育教学2015年,哈工大深研院推进“上好1门课、带好1个学生、做好1个项目、做好1名教师”的“四个1”教师培训计划,严把研究生入学、授课、开题、中检、答辩5个质量关,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正式启动Blackboard教学系统,使用系统的课程数量超过100门,标志着研究生教学由传统的线下模式向“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转变。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2015年获国家级教改项目2项、哈工大校级教改项目6项和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4项;累计邀请境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学术117场,组织开展博士生学术论坛12场;与大学深研院联合承办第八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与来自全国122所院校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研究生教育教学、分类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质量保障、创新创业教育与价值观塑造等高等教育前沿问题。

  师资队伍2015年,哈工大深研院从国内外其他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成功引进“千人计划”学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青年千人计划”学者6人。积极培育现有教师,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宽松,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张钦宇教授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成为哈工大深研院及深圳市通信领域获得此项基金资助的第一人;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李兵教授入选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徐勇教授荣登2014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国际化发展战略为引领,大力拓展招聘渠道,成功引进了一批高端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的聚集化效应初显。截至年底,该院有专任教师191人,博士率98%,76%以上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有“千人计划”(含青年千人)学者12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国家优青2人、深圳市鹏城学者10人;入选深圳市“孔雀计划”65人,已被深圳市认定为高层次专业人才121人。通过建立和实施哈工大“一校三区”师资协同聘用机制,泛大学城课程共享、学分互认机制,优势师资柔性引进机制等,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先后柔性引进和聘用海外知名高校特聘教授、访问教授和校本部“双”教授155人,形成大师引领、支撑、后备发展、专兼结合的协同发展模式。博士后培养规模稳步扩大,2015年累计新聘博士后71人,入选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2人,新增联合培养博士后企业9家。

  学科建设2015年,哈工大深研院进一步突出工学优势,加强理学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新增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经济学、设计学等学科研究生招生权,引进一批相关学科高水平人才。为开展本科生教育,哈工大深研院依托校本部学科专业优势,结合深圳产业发展需求,筹设22个本科生专业类,规划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人文艺术等协调发展专业体系,涵盖机械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土木工程类、航空航天类、生物医学工程类等13个工学类专业,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海洋科学类和生物科学类等5个理学类专业,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2个经管类专业和语言文学类、设计学类等2个人文艺术类专业。专业建设不仅全面遵循校本部办学要求,还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国际一流大学标准衔接,注重理工科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着力提升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科学研究2015年,哈工大深研院累计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51项、横向科研项目105项,科研合同经费1.57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其中重点基金1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首次获得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和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师发表SCI检索论文369篇,EI检索论文667篇,高被引论文17篇,热点论文5篇;申请专利111项(其中发明专利103项),获授权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5项;获省部级科技项3项,其中滕军教授带领的团队获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一等;累计建设31个科技创新载体,其中以国家级标准筹建的重点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5个,南山区创新机构组建3个;主办或承办第四届中国国际通信大会、第三届水处理研讨国际会议、第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的“大科普”跨界科学研讨会和女性科学家论坛等多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有效提高哈工大深研院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校园文化2015年,哈工大深研院积极鼓励和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打造学生成长成才的全方位支持体系。邀请哈工大先进事迹报告团为全院师生做题为《青春的选择》的报告会,使师生通过了解优秀学子的感人事迹进一步哈工大、哈工大规格的深厚内涵;以“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举办第二届青年训练营,通过通用培训、专题培训、团队训练、学习等活动,使学生干部自觉成为“哈工大规格”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与深圳微纳点石创新空间共同成立“青年创客空间”,积极推动“青年创客俱乐部”“HIT创客咖啡”等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先后组织科技学术节、深圳市3D打印大赛、学生科技创新立项、全球创客马拉松等10余项大型创客活动,并参展“‘6?18’首届深圳国际创客周”“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等大型创客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秉承“预防大于治疗”心理健康工作,全面推行新生E.psy网络心理测评和筛查工作,建立动态心理档案,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班级—各学院—深研院”预警机制,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警、追踪和防治工作。

  对外交流与合作2015年,哈工大深研院大力开展留学生招生与培养工作,国际化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内涵更加丰富。来华留学生规模进一步扩大,2015年招收来华留学生59人(其中学位留学生33人),现有在校留学生77人(其中学位留学生51人),来源国包括分布于五大洲的24个国家;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数量逐步提高,累计与境外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学生53人;外籍教师、外籍博士后人数稳步增加,年内新增外籍教师4人,年底有外籍教师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12.6%;新增外籍博士后8人,现有外籍博士后17人,占在站博士后总数13.2%。国际学术交流日益活跃,教师累计到境外短期交流、82人次,邀请境外学者到院交流、60人次,主办或承办国际会议7场;2015年4-5月,与拉瓦尔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举办“深圳龙岗吉坑世居客家围屋片区可持续更新规划设计”国际合作教学工作坊,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2015年7月,哈工大与苏黎世艺术大学、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研究院、深圳市签订四方协议,正式启动哈工大(深圳)国际设计学院筹建工作。

  本科教育筹建工作2015年,哈工大深研院依托校本部办学经验、学科资源和平台优势,按照市校协议和教育部文件的相关要求,全力推进本科生教育各项筹建工作。9月,哈工大(深圳)筹建办公室和临时党委正式成立,筹建办接受深圳市和工业大学领导,负责校区开展本科生教育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招募、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招生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各项筹备工作;经过多次研讨、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工业大学(深圳)教育事业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业大学(深圳)办学方案》等规划性文件,为更加科学地谋划好深圳校区的未来发展、加快推进本科生教育筹建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完成工学、理学、经管与文学艺术等16个专业类本科生培养方案,其中13个专业类的培养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完成本科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方案并通过校本部组织专家评审,初步形成以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实验室、技术基础教育实验室和专业教育实验室为主要载体的实验教学体系。

  校区扩建工程正式动工哈工大深研院获批筹备本科生教育后,校区扩建工程选址深圳大学城内,总占地面积15.91公顷。9月,扩建工程顺利移交给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并正式动工建设,预计2016年底前工程上部主体结构完成95%,2018年3月前完成竣工验收并移交使用。扩建工程被列为深圳市重大项目,由深圳市委、市督查室全程督办,市建筑工务署配备高水平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倒排工期、严保质量,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交付使用。

  教师队伍引培并举成效显著为保障哈工大(深圳)高起点、高标准、国际化办学,切实发挥人才引进的“桥头堡”作用,哈工大深研院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核心工作,围绕高水平学科学术带头人、有优秀潜质的年轻“两个重点”,着力打造全职核心队伍、校本部双队伍和境外资深教师队伍等“三支队伍”。采取点对点发送招聘信息、面对面了解发展需求和真诚服务等有力措施。

  2015年7月28日,工业大学与苏黎世艺术大学、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研究院、深圳市签订四方协议,共建哈工大(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国际设计学院是深圳特色学院建设的又一重要,对促进设计艺术与工程技术交叉融合、满足深圳新一轮产业升级战略需要、推进深圳“设计之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哈工大深研院“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建设思,将设计学院筹建工作纳入哈工大(深圳)校区建设重点工作,成立国际设计学院筹建领导小组,为中外各方共同探索、规划办学道提供稳定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书》的编制、讨论和专家评审工作,力求与哈工大(深圳)校区基本同步完成校园建设;编写《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发展规划》(讨论稿)和《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中外合作办学者申请书》(讨论稿),进一步明确国际设计学院办学性质、层次规模、组织架构、发展思、整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策略等,为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奠定良好基础。

  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2015年,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导向下,哈工大深研院创业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持续蓬勃发展。与深圳微纳点石创新空间共同发起成立“青年创客空间”,该平台采用以学生自运营为主、教师为辅创新运作模式,通过与深圳微纳点石创新空间建立合作关系,对优秀创新项目提供投资孵化对接,致力于成为深圳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高校学生创客空间。在成立不足一年的时间里,获深圳团市委、深圳市青联颁发“鲲鹏汇青年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牌匾,深圳市大沙河创新办、南山区联合颁发的“大沙河创新走廊新建园区创业苗圃”机构认证,并获批深圳市科创委2015年创客专项资金创客空间(第一批)项目资助。在市科创委公布的2015年创客专项资金学生创客44个项目资助中,哈工大深研院获批23项,占全市获批项目52%,充分显示哈工大深研院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热情与创新实践能力。先后举办全球创客马拉松2015-2016赛季哈工大机器人专场、南山区第17届教育科技节3D打印大赛暨“深圳市首届青少年3D打印创意智造大赛”决赛等活动,展现哈工大深研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活力与风貌,为全市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提供新力量。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1993年,暨南大学中旅学院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1996年建成并正式开学。2003年1月,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更名为“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该院位于深圳华侨城,占地30000平方米。为暨南大学在深圳办学的,是全国首家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的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

  学科设置该院学科设置完备、本硕博一体化特色明显,设有旅游管理系、商务英语系、电子商务系、酒店管理系,开办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高尔夫管理方向)、酒店管理、会展经济管理、风景园林、商务英语和电子商务重点本科专业。开设多门校级、省级精品课程,并培养旅游管理等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2015年,该院向学校申报“休闲经济”二级学科点,并通过经济学院分委会审核评议。设有旅游政策与法规研究中心、高尔夫与体育休闲产业研究中心、旅游开发研究中心、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中英会展与节事研究中心、旅游语用与翻译研究中心、物流与决策优化研究中心、金融工程与算法研究中心、城市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及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实验室、高尔夫运动机理教学实验室、西餐教学实验室、葡萄酒品鉴实验室等。

  人才培养该院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和科研探索,把培育创新型国际化人才视为学院发展的根本,依托暨南大学、深圳市、华侨城集团等优势,开创“名校+名企”校企共建、产学研一体模式。至2015年年底,建有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旅游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与华侨城集团公司合作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和国家级高端服务业人才培养。为适应发展需要,学院引进5名教师干部。打破国籍、编制等方面局限,实行准长聘制度,引进韩国籍博士毕业生一名,在师资国际化方面迈出一步。2015年,申报获批聘请暨南大学客座教授两名,新增设岗深圳鹏城学者两名。至年底,该院有在职教职工81人,其中教师干部74人(专任教师47人)、博士学位28人,海归或有海外留学、访学背景30人,教授6人,副教授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博士生导师2人。全院高级职称24人,中初级职称23人。

  教学工作2015年,该院有在校生1517人,其中本科生1501人,研究生16人;内地生1295人、学生184人、澳门学生11人、留学生2人、学生9人。招收本科生408人,其中港澳台侨生49人。毕业学生265人,其中获学士学位者264人、获硕士学位者1人;另有51位同学被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为研究生。毕业生总体就业率100%。

  科技研发2015年,全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0篇;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2项,其中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1项,省级2项,厅级1项,另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承担横向项目10项,其中董观志教授团队承担的《乌鲁木齐南山旅游产业总体规划》项目经费430万元,是学校人文社科类横向课题获经费额度最大的项目。承担教育教学与研究项目18项,其中新立项国家级1项,省级13项,厅级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出版教材1部。此外,本年度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建设项目“教育部综合试点项目——旅游管理”,成功申报2015年广东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5项,全部通过学校初审,创近年来新高。学院被评为2015年全校优秀科研管理单位。

  国际教育合作2015年,该院继续推进国际合作。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就暨南大学与美国州立大学共同举办“暨南宾州深圳学院”签署合作意向书,并共同举办都市休闲与旅游国际论坛,全球6个国家和地区,逾300名国际休闲与旅游领域专家学者和学子参加。

  【概况】2015年,深圳市教育局继续加强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制定《深圳市人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深圳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深圳市建设国际一流职业教育体系工作方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高职院校省级验收,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成为广东省唯一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职学校,新增1所国家中职示范校。新增28个职业教育校外实训,提供2200多个实训岗位。举办首届中国职业教育深圳论坛及首期职业院校海外培训班。成立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深圳分院,实现深圳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机构零的突破。全年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1.37万人,比上年增长0.5%;毕业生1.14万人,增长19.0%;在校生3.81万人,增长3.5%。高校招生0.80万人,下降11.3%;毕业生0.70万人,增长1.0%;在校生2.39万人,下降2.1%。

  【职业技能大赛】2015年,深圳市举办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织代表队参加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深圳市中职组获10枚金牌,高职组获3枚金牌。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2015年,深圳市批准成立深圳市南山职业教育集团,全市职业教育集团达7个,单位近400个。深圳第一职业教育集团案例入选教育部职成司组织编写的2015年《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典型案例汇编》。

  【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实施】2015年,深圳市举办“终身学习周”活动及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得到教育部肯定。新创建40个学习型社区,批准设立深圳市公益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等机构,丰富高端培训资源。深圳市在2015年广东省教育协会理事会议上作经验发言。

  主办:深圳市人民办公厅 技术支持单位:深圳市电子政务资源中心咨询投诉电线 网站电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