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君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
西柏坡——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党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周恩来曾风趣地说:“我们这个指挥部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我们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天天发电报,就把敌人打败了。”
也许你想不到,三大战役中击败国民党军队,可以说是在西柏坡的一封封电报中实现的。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35平方米,24场战役,消灭200多万国民党军队。这组数据是对西柏坡辉煌荣光的生动写照。
西柏坡的中央大院有四间不起眼的低矮土砖房,总面积不超过35平方米。这,就是中共中央军委作战室。小小的作战室里,最多时有20多人。这里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绘图、制表用的红蓝铅笔都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为了节省铅笔,他们就用大头针别住红蓝毛线来表示敌我作战区域,用红蓝电光纸作成小旗来标明敌我战场情况。
也正是在这低矮的土砖房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了24场战役,打出了一个新中国。
电报谈兵定乾坤——关门打狗
1948年10月3日凌晨,毛泽东让秘书把一份右上角标有AAAA的电报送给电报员。
AAAA表示:十万火急。
电报员接到电报后,立即将其发给东北野战军总部。这封电报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前线的紧张局势:“四五月间,长春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在两个月前(即七月间)长春之敌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你们却又不敢打。”
一封电报,用了三个“不敢打”,措辞之严厉,前所未有!
刚发完这封电报,毛泽东又写了一封电报指示东野:“我们不赞成你们再改计划,而认为你们应集中精力力争十天攻取锦州。” 东野在收到电报后五小时回电表示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攻打锦州。
10月4日,中共中央军委复电指出:这个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这样做,方才算是把作战重点放在锦州、锦西方面,纠正了过去长时间内南北平分兵力没有重点的错误(回头打长春那更是绝大的错误想法,因为你们很快就放弃了此项想法,故在事实上未生影响)。”要求东北野战军按照既定的部署,“大胆放手和坚持地实施,争取首先攻克锦州”。
攻克锦州这一部署,充分展现了毛泽东同志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他指挥的不是一般的胜利,而是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他指挥的也不是东北一个战场上的胜利,而是要全歼东北之敌进而围歼华北之敌和夺取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
攻克锦州是辽沈战役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对东北国民党军队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三篇广播稿吓跑10万敌军
1948年10月,解放军攻克锦州后,国民党内部人心浮动,军心涣散。蒋介石急于挽救连连失败的局面,命令傅作义组建一个突击兵团,准备偷袭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企图一举摧毁党中央,从而挽回败局。
中共中央提前通过情报系统掌握了整个“突袭计划”,但当时西柏坡只有一个警卫连的兵力,实际上是一座空城。
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毛泽东决定揭露其阴谋,以动摇蒋、傅决心,扰乱敌人各偷袭部队的军心士气,摆一个“空城计”。
毛泽东于10月25日、26日、30日亲自撰写了三篇新华社电讯稿:《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我军严阵以待,决予歼敌》、《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评蒋军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通过新华社电台向全国播发。
尤其是在新华社10月26日晚播发的新闻稿——《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蒋傅军进扰》中,更是详细披露了敌军的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新闻稿还宣布华北军民已做好准备,必将歼灭来犯之敌,“不使敢于冒险的敌人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
蒋介石在听到新华社播发的消息后大吃一惊:自己的如意算盘显然破产,再偷袭已失去意义。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也感此去凶多吉少,11月2日急急忙忙撤军,全部退回保定。至此,敌人偷袭西柏坡的阴谋完全破产。
“抗命”电报促成淮海战役
1948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军委收到了一封题为《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的电报。这封电报的发报人,是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的粟裕。就在这封电报中,粟裕经过慎重考虑,向中央军委“斗胆直陈”,表达了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打几个大规模歼灭战,以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构想。
而当时中央军委恰恰已经决定由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组成第一野战兵团,由宜昌、沙市一带渡江南下,深入敌后,进行宽大机动作战,调动吸引中原敌人20至30个旅回江南,以减轻大别山和中原地区的负担,为中原部队创造大量歼敌的战机。军委还指示,渡江时间可在2月,或5月,或秋季,并要求粟裕把自己的想法“熟筹见复”。
1月27日,中央军委经过认真研究,给粟裕复电,再次命令他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机动作战任务。粟裕一面做部队渡江的准备,另一面再次深入思考渡江的利弊。
4月18日,粟裕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再次向中央军委发出了一封长达3000字的电报,深入阐明还是打几个大规模歼灭战的理由。事情的结果是,中共中央经过仔细研究,最终采纳粟裕的建议——暂缓渡江,而中央这一决策,为以后的淮海战役战略决战、决策的形成作了准备。
在这个小指挥部里,一封封电报,就这样把前线与中央有机结合在一起,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
- 标签: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