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巨婴国(15
咨询中,常听到女人说:我找了一个“二十四孝老公(或男友)”。这样的故事,无一例外都意味着,男人将女人当作一个婴儿养,而这时男人就是在当一个全能妈。
这样的故事听多了,我就想,也许,《二十四孝》的本意,就是希望孩子将父母当婴儿养吧。
《二十四孝》由元代的郭居敬编录,而故事主要取材于西汉刘向撰写的《孝子传》。它的个故事分别是:
孝感动天,舜孝敬一直想杀死他的后母;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孝敬母亲;
噬指痛心,曾子孝母;
百里负米,孔子门生仲由孝父母;
芦衣顺母,孔子门生闵损孝虐待他的继母;
鹿乳奉亲,郯子孝父母;
戏彩娱亲,老莱子孝父母;
卖身葬父,董永与仙女故事的一个版本,孝父;
刻木事亲,丁兰孝父母;
行佣供母,江革孝母;
怀橘遗亲,陆绩孝母;
埋儿奉母,郭巨孝母;
扇枕温衾,黄香孝父;
拾葚异器,蔡顺孝母;
涌泉跃鲤,姜诗孝母;
闻雷泣墓,王裒孝母;
乳姑不怠,崔山南的祖母孝敬曾祖母;
卧冰求鲤,王祥孝继母;
恣蚊饱血,吴猛孝父;
扼虎救父,杨香孝父;
哭竹生笋,孟宗孝母;
尝粪忧心,庾黔娄孝父;
弃官寻母,朱寿昌孝母;
涤亲溺器,黄庭坚孝母。
这个故事,个是孝母的,个是孝父母的,个是孝父亲的。这个数据也支持了一直以来的直观判断:孝道,主要是孝母的。
这些故事中,变态且反人性的,是“埋儿奉母”和“涌泉跃鲤”。郭巨埋儿已广为人知,讲的是为了养母亲而决定活埋儿子,结果在给儿子挖的坑里,得到了一罐金子。这故事如此变态,都不用多说了,但在现在的中国,很多地方宣传二十四孝时,仍会堂而皇之地讲这个故事。
“涌泉跃鲤”则讲的是,因为母亲爱吃鲤鱼,所以姜诗常为母亲做鱼吃,并且要妻子去几公里外的长江取水,一次风大,妻子回来晚了,姜诗就判定妻子怠慢母亲,将妻子逐出家门。拜托!难道就不能沟通、不能商量、不能考虑风大的客观事实吗?在我看来,这个故事的变态味儿不亚于“埋儿奉母”,并且在那个时代,将妻子逐出家门,也常常意味着妻子会陷入死亡的境地吧,而其原因仅仅是一次取水晚归,简直是偏执型精神病!以我所知道的故事,如果真和这种男人生活在一起,绝对是妻子的噩梦。
达到“愚孝”的,那就有很多个了。
在我看来,最有象征性意义的,是“乳姑不怠”,已经做了祖母的女人,给婆婆一直喂自己的乳汁,这就是,将老人当作婴儿来对待。
如我所说,中国人际交往的秘诀,其实就是,将对方当婴儿照顾,当天神崇拜。如果你是一个“二十四孝男人”,那么不难追到中国女人;如果是一个“二十四孝”下属,不难讨好到领导……
其实《二十四孝》最变态的地方在于它是写给儿童的。想起一次活动时,一位妈妈说六七岁儿子三大优点,无条件爱她,包容她脾气,从不记恨。讲完,我骇然,而台下掌声雷动。该女子家人,小时都孝,大了都歇斯底里。这是人性倒错。现在才知,这是传承。
我们文化的实质,就是做好婴儿找好妈,都是婴儿,都是在找妈,但多么匪夷所思啊,要成年孩子做父母的妈,还可以,但要幼小的孩子做父母的妈,不是人性的逆转吗?
在我看来,面子文化和孝道文化,都有同一种逻辑:我怎么对你都是为了你好,我不必了解你、尊重你,我完全从自己出发随意对你,但你必须承认,我是为了你好。
这种文化的设计,是为了给爱无能的人开脱,也是为了给强势的人开脱,最终造就的是野蛮、荒凉和粗糙,而无正义与真理可言。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的真意是,我永远都是对的,而错的只能是你。我们弄出孝道这么大的阵仗来,其实只是为了保证巨婴式父母的全能自恋——我永远都是对的。
心理疾病分三大类: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病。人格障碍是严重的心理疾病,种类繁多,如边缘型、反社会型、偏执型、抑郁型、强迫型、自恋型、表演型等,但它们有一个共同基本点:我是对的,错的是你。
因为不能面对有问题,人格障碍因此难以被治疗,甚至不能被治疗,像反社会型人格,他们最容易的归宿是监狱。
面子心理太重的,都有严重而脆弱的自恋,都可以说是有人格障碍的,而他们都得捍卫这一点——我是对的。
心理学家科胡特发展出的自体心理学,对国人心理有最强解释力,像我书中的全能自恋、自恋性暴怒、自体客体等概念,都是他提出的。这是因为,科胡特研究的焦点就是严重的自恋问题。有一个说法是,在科胡特之前,自恋型人格障碍不能被治疗,但科胡特之后,他们就可以被治疗了,因为找到了其关键。
可以说,严重、脆弱而病态的自恋,是国人头号心理特征,其实研究中国人国民性的研究者,都将面子心理视为国人头号特征。面子心理,即自恋。你不能伤我面子,意思是,你要保证我这一点——我永远都是对的。
以上这些论述引起了很多网友热议,一网友说:太牛掰了,我妈就是这么想的,永远自己都有理!我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从来没做错过事,你说说,我做错过什么。
类似的话,我多次听过,一位超聪明的来访者说,她高中的时候,非常惊讶地发现一个事情:妈妈竟然从来没有犯过错!她对自己说,天啊,怎么会有这么伟大的妈妈,怎么可能?
这的确不可能,不是妈妈没问题,而是妈妈不能面对自己有问题,而她也在妈妈重压之下,不能看到妈妈有问题,尽管她智商超高。
超级自恋的完整表达应该是三句话:我永远是对的,错的永远是你,所以你永远要听我的。如果把“我”换成“父母”,而将“你”换成“孩子”,那么这就是孝道文化的核心了。
如果说成是面子心理,那么在大多数国人身上都可以看到。
“我永远是对的”,这是自恋;“错的永远是你”,这就可以给你洗脑了;“你要听我的”,就可以理直气壮控制你了。用科胡特的术语,就是可以将你当自体客体使用了,我随意地、自由地、肆无忌惮地对待你,而你必须和我想象的一样,因为你是我自身的一部分啊。
最严重的时候,可以到这一地步——我杀了你都是为了你好。一网友说:“我爷爷曾经对我爸说,我哪怕杀了你也是为你好,因为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子女好的。我瞬间就膜拜了!这还是有文化的人说出的话!”
看上去这太变态了,但我们一直宣扬的《二十四孝》中,这种变态味不是太常见了吗?
为什么孝总带着点愚?
太孝顺的行为,总脱不了一点愚的味道。
年月河北邢台大贤村的洪灾中,村民高某的孝行,就有这种味儿。
月日晚上,他从邢台市返回大贤村家里的路上,就判断可能会有洪水,于是开始计划如何救助家人。他家有特别之处,母亲住村子西边,而他、妻子、两个分别为岁和岁的幼子以及腿脚不便的父亲,住在村子东边。他计划先开车到西边接到母亲,再去东边接父亲和妻儿。
他开车到母亲住处的巷子口,没进去找母亲,而是窝在车里等了个小时,洪水一直没来,他就回自己家,提醒妻子张某可能有洪水后,就睡了,而提心吊胆的妻子一直醒着。
日凌晨点分,妻子听到广播确认来洪水了,赶紧叫醒高某,这时洪水已进入家门,情急之下,高某穿一条大裤衩立马往母亲住处跑,两分钟后就跑到母亲家,并将母亲推到了邻居家房顶。母亲得救了。
接下来,他试图再返回自己家,但被洪水阻断,直到两个小时洪水退后,他才可以摸回去。其间,他不敢想象,妻儿和父亲会怎么样。
万幸的是,妻子、两个幼子和腿脚不便的父亲,都已经躲在房顶上了。
但是,从此以后,妻子不再开口说话,最后趁他不在时,带着两个幼子回了娘家。
死亡侵袭前,相信很多人都面临着艰难选择:先救谁。有时,这会是一次终极的道德拷问,当事人极难做出选择。至于旁观者,更是难以去评断,因为你没有体验过这份拷问。
例如,在这家人中,高某的选择困境是,先救母亲,还是救孩子与父亲?他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了前者。
不犹豫也有合理性,因为洪水已到眼前。
同样,他的妻子一样也有严峻的选择:她作为一个女子,却需要救两个孩子和腿脚不便的公公三个人,她如何排先后顺序?
按说,作为旁观者,没有资格去评断,但高某的选择实在太奇怪了,所以我忍不住,必须说说。
第一,他是舍近求远;第二,他是舍多求少;第三,这不是选择妻子还是选择妈的问题,因妻子能自救,还能救人;第四,一家人中,最需要救的是两个幼子和父亲,因他们没自救能力,而母亲有行动能力;第五,整个事情中有这样一种味儿——全世界加起来都不如母亲一个人的分量重。
我会有这样一种假设:任何一件事,都绝非偶然,也绝非第一次发生,其实都是不知道轮回多少次了。放到高某家中,这个假设,即这种全世界加起来都不如母亲一个人分量重的事,在高某身上,都已经发生太多次了。所以,极可能,他妻子是累积的内伤,借最严峻的一次考验爆发出来,而之前,她已经被这种事伤了很多次。
有人持阴谋论,说其实高某谁都没救,他是一个懦夫,只管自己逃命,之后拿救母来推脱。持这种阴谋论的人还喜欢说,这是一道智商测验题。
那这真是太把自己智商当回事了,因为报道说,高某在救母时,和多位邻居打过交道,所以撒谎不易。
我是真心认为,高某没有撒谎,他前后的逻辑是一致的。不仅洪水来临时母亲一人的分量胜过全家人,洪水来临前,他对母亲也毕恭毕敬,宁愿守在母亲住处三个小时,等洪水来,然后才去叫母亲,而不是走进去,提醒母亲做好准备。仿佛是,他这样做,会对母亲造成一种侵扰似的。
这就简直是,母亲的生命大过所有人,母亲的一点感受,也大过一切,以至于他都不能做明智的选择。
无数网友注意到了高某的这一细节,因此怀疑高某的智商不够。毕竟,看起来的最佳做法是,他进去提醒母亲,洪水可能来袭,要母亲做好准备,然后回家提醒妻子和父亲。或者,他先回家提醒妻子和父亲,再过来提醒母亲。两边都得做好准备,否则,万一洪水来势凶猛,而至少一边没做准备,岂不是很惨?
可以说,高某这时候的智商,像是关闭了一样。洪水来前,他以母亲的感受为绝对中心,洪水来后,他以母亲的生命为绝对中心,这个逻辑如此绝对,以至于都不能为他的智商腾挪出一个思考的空间了。
但是,这种味道,我并不陌生,因为,在所有的愚孝行为中,都有类似的这个味道。
如果你从来没有闻到过这种味道,那很简单,去读读《二十四孝》吧。
郭巨埋儿涌泉跃鲤
在我看来,《二十四孝》中,两个故事最变态:郭巨埋儿和涌泉跃鲤。
郭巨埋儿因为超变态,已众所周知。它讲的是,晋代郭巨家很穷,母亲总是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深为不安,和妻子商议说,孩子可以再生,而母亲只有一个,不如埋杀儿子,为母亲省下口粮。妻子赞同。两人挖坑,不料却挖出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涌泉跃鲤讲的是东汉人姜诗(真是好名字!)的孝行。因母亲爱吃鲤鱼,姜诗常为母亲做鲤鱼吃,且要妻子去几公里外的长江取水,因鲤鱼配长江水,才能出佳味。一次风大,妻子回来晚了,姜诗判定妻子有意怠慢母亲,将妻子逐出家门。后妻子仍想孝顺婆婆,最终姜诗醒悟迎回妻子,结果家里冒出一眼泉水,且就是长江水,每天还会跃出两条鲤鱼,免了妻子挑水之苦。
这故事太夸张了。那年代休掉妻子,等于将妻子推向绝境,而如此绝情的原因仅是,一次挑水回来晚了。并且,这次有大风这个客观因素,而姜诗竟将客观原因归罪为妻子主观上怠慢母亲。
这真是,母亲的一点感受都大过天,其他所有人的命加起来都不如。
由此我们发现,时空穿梭了,东汉姜诗的孝行,也发生在当代大贤村村民高某身上。只不过,东汉时奉行孝廉,姜诗会被赞誉,甚至做官,而高某的孝行别说感动天地了,连民众都感动不了。
姜诗的故事,在《二十四孝》中比较简单,就是这个男人蠢且偏执,而媳妇和婆婆则都是好女人,所以谅解并不难发生。不过,在传说中的故事发生地四川德阳市孝泉镇,则将故事演绎得更复杂。
儿子姜诗和媳妇庞三春都孝顺,姜家本来十分幸福和睦。但姜诗的姑姑挑拨离间,而姜母听信谣言,于是请人做了一对尖底水桶,这样庞三春在来回公里的路上就不能歇息了。
后来,太白金星知道了庞三春的孝行,便下凡给了她一根马鞭,要她拿回去放在水缸里。之后,每天的水缸自满,并且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跳出,改善了姜家的生活。
但是,姜母知道这件事后大怒,硬逼着儿子休了媳妇。有位邻居可怜庞三春,找了白衣庵道姑收留了她。
庞三春的儿子叫姜石泉,小名安安,知道母亲被休,忧虑吃不饱饭,就在每日上学时抓一把米藏在路边的土地菩萨背后。日积月累,安安终于积蓄了一小口袋米,便给母亲送去。
庞三春尽管被为难,但不记恨,仍通过砍柴和做针线活挣钱,然后给婆婆买米买肉尽孝。当儿子把米送到白衣庵时,庞三春发现米的颜色深浅不一,愤怒地质问儿子。安安说出自己怎样积攒了米,母子俩随即抱头痛哭。
后来姜诗弄清楚了事情原委,将妻子领回家,一家人才又幸福和睦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故事,简直汇集了中国式大家庭的所有味儿,姑姑、婆婆等婆家人联合起来为难媳妇儿,儿子都不管媳妇而孝顺自己妈,而做儿媳妇的,在面对长辈刁难时,不敢有丝毫怨言,而面对自己孩子时,却很容易发怒……这些味儿,都是变态味儿,但我们称之为孝,认为是美德。
但这种美德,不过分时还好,一旦过分,就必然会带出愚蠢味,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过分的孝行,既反智商,也反情感。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不可能接受它,必须关闭掉你的心智才能接受它。至于大贤村的高某,这种母亲一人大过全世界的逻辑已深入他脑髓,所以他变得很愚蠢。
孝,总导致愚。最初,我会认为,孝道不同于孝顺,孝顺也不同于愚蠢,但渐渐地明白,孝,就是顺,顺就会愚,所以孝道就是愚孝。
因为必须愚,才能孝,也即顺。不愚的人,尊重自己的判断,就不愿意顺别人。
中国式人际关系的“葵花宝典”
其实,不仅孝父母时需要愚,孝领导时,最好也愚点,这样才能化掉领导的戒心。
在我看来,没有文化与资源的丁书苗,之所以能成为前铁道部长刘志军的左膀右臂,其策略可以概括为:将对方当婴儿照顾,当天神崇拜,再加自己是猪脑子。
这也是魏忠贤搞定皇帝的绝招。
甚至可以说,这是中国式人际关系的“葵花宝典”。在极为关键的人物前,如果你祭出这三连环大招,国人很容易被搞定。
因为,国人大都是巨婴,需要被照顾,同时心中都有极度的自恋。所以如果你满足了他被照顾的需要,满足了他被崇拜的需要,自己又显得愚蠢——不会盘算自己利益而利用对方,那么巨婴们就觉得自己彻底被满足了,然后你就成了巨婴心中最重要的人,任谁都不能取代。
当然,其中的愚有两种,一种是脑子真坏了,变成了真诚的愚,一种愚则只是表演,是骗人的,只是脸上一股愚,而心中门儿清,所谓大奸似忠。
这种愚味儿,在国人的脸上太容易见到,它是孝子孝顺的脸,是王刚饰演的和珅的脸,是岳敏君作品中的笑脸人,也是你我中最常见的好人脸。
虽然说愚有两种,但我想,也许我们整个民族都陷入这个酱缸中,看清楚这份愚并不容易。
因为,过分的孝行,譬如二十四孝,就如同一坨屎,但即便现代中国,又有多少地方,在堂而皇之地宣传二十四孝,公然将郭巨埋儿这种恐怖故事,当美德来宣传?又有多少人,在奉行愚孝?
这是一坨屎,而你又必须吃,那怎样才能吃下去,最佳办法是,关闭你的智商。否则,只要智商一启动,你就吃不下了。
中国家庭的自杀游戏
北大学者吴飞,用数年时间,在河北一个县做关于自杀的实地调查研究,最后写就了《浮生取义》一书。用数年时间专心实地调查研究,仅此一点,很难得。毕竟,在我的理解里,国内能如此踏实地做调查研究的学者真不多见。
同样重要的是,吴飞又有极强的哲学头脑,这一点也不多见。
这两个优点同时在一部书中兼备,自然会是罕见的好书。因而,这部书也被国外学者称为法国学者涂尔干《自杀论》之后关于自杀研究的一个新里程碑。
其实,《自杀论》我本科时读过,完全没留下什么感性的印象,所以目前这部书在我这里还称不上一部重要的书,但《浮生取义》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进一步帮助我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所以很想推荐给大家。
并且,与《自杀论》不同,《浮生取义》自杀故事的描绘也相当细致清晰,具有相当的可读性,所以读起来不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
我家也在河北农村,现在是一个约人的村子,对于吴飞所描绘的自杀事件和自杀未遂事件均相当熟悉。
不过,如果这本书只是一部关于自杀的书,那么它就只适合少数人读了,比这一点或许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对自杀事件的调查,发现了中国家庭的核心规律,这一点最难得。
这种核心规律,不仅是农村家庭的,也是中国所有家庭的,所以为家庭问题所困的人,都可以读读这本书。
关于中国家庭的核心规律,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简单说法——过日子,也有一个略显复杂但更容易帮助人理解的说法——家庭政治。
先说家庭政治。吴飞认为中国家庭和中国社会的运作规律都可以用“政治”这个词来描绘,而玩家庭政治时,家庭成员们凭借着两点——权力资本和道德资本。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在攒这两个资本。
攒它们又为了什么呢?其实就是为了在家庭这个亲密关系大集合体中获得一种资格——我说了算。有权力资本的人应该轻易不会自杀,自杀的,常常是觉得道德资本攒够了却发现得不到这种资格的人。
譬如,一位女子为家庭尽心尽力,与丈夫和其他亲人关系均可,也似乎得到了尊重。但当发现不能阻止儿子打电子游戏时,她自杀了。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攒了足够的道德资本,但却发现生活不能如她所愿。不管她的道德资本多丰厚,都不能阻止儿子打电子游戏,最后她选择了自杀。
自杀,是攒道德资本的终极方式。通过将自己放在似乎是绝对受害者的位置上,将对方放在似乎是加害者的位置上,死者的道德资本进一步增加,似乎可以在自己死后迫使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这有时候能奏效,有时候则只是一个幻觉,譬如这位女子的儿子,在妈妈死后仍然一如既往地打电子游戏。
有时,这种心理游戏进行得非常巧妙,巧妙得令人无比郁闷。一位父亲,他和儿子住在一个院子里,房间的梁断了,需要维修。他做不了这事,需要儿子帮助。但是,他不跟儿子讲,而是请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来他屋里看。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借这个老师的口告诉儿子,要他过来维修。
这位老师这样做了,但儿子说爱修不修,没管这事,结果父亲自杀了。对此,吴飞借这位老师的口分析说,儿子并不是不修,如果父亲主动跟儿子讲,儿子会修,但父亲通过一个尊者给儿子施加压力,迫使儿子来修,儿子自然不愿意。
那么,父亲为什么不向儿子开口呢?吴飞说,如果开口,就意味着父亲在求儿子,而求,则好像需要损害父亲的道德资本,假若不用求,儿子主动来修,那么这个道德资本就没有损耗,父亲会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也是有面子的。
这样的故事,我一方面很熟悉,另一方面厌恶至极。原来,我回家时还爱和邻里的长者们聊聊天,但现在,我一听他们讲话就怕,我知道,自己怕的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里腐朽的道德游戏的味道。
这种家庭政治的中国俗语是“过日子”,这个词语,吴飞看得很客观,甚至还将“过日子”的哲学给美化了,但我很讨厌这个术语。
什么叫过日子呢?概括说来,就是,遵守农村的一套规范,在这套规范下过得最像样,就是典范了。譬如,大家都结婚,所以你也要结婚,而且要结得最像样;大家都大办丧礼,你也要大办,还要办得最隆重;大家儿子大了都盖房子,你也要这样做,而且要盖得最气派……
总之,就是追求大家都在追求的,而且要比别人更像样一些。说追求还不对,追求还算一种境界,准确的说法是“做”,做大家都在做的,但做得比别人更像样一些。甚至像样这个词也值得商榷,因为像样不像样,没有什么客观标准,关键是邻里乡亲怎么看。
如此一来,假如我在农村里生活,哪怕我学高八斗最有钱,但仅仅因为我岁了还不结婚且据说还不打算要孩子,就会被视为根本不会“过日子”,而被人笑话。
在作者看来,日子过得好也是一种境界,他还讲了他备受尊重的姥姥的例子来阐述这一境界。
但在我看来,中国的家庭政治是缺乏灵魂的,甚至追求尊重这件事本身就是缺乏灵魂的。在过日子的阴影之下,你为我活着,我为你活着,你担心我怎么看你,我焦虑你怎么看我,而至于你怎么看你,我怎么看我,这种自我认识的东西就彻底被忽视了。
尽管对吴飞的观点有争议,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巨著,不仅是社会学著作,也是关于人性的著作,并且,大家都能读懂,如果我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故事刺痛了你,那么我强烈建议你读一读这部书。
以上这些文字是几年前的了,现在回头看,这些复杂的家庭政治其实就是要归结到一句话上——你们要听我的。如果我有权力,就直接命令你们听我的;如果没有,就攒道德资本,通过让你内疚的方式听我的;如果还做不到,就死给你们看,用自杀的方式让你们听我的。
一首歌叫《死了都要爱》,而中国家庭则常常是,死了也得听我的。
并且,在咨询中,我听到了比吴飞这本书中更为夸张的故事。譬如,我一位来访者,她的四个姨中,两个自杀成功,一个疯掉,其他远一点的亲戚中,也有多人自杀,都是一点小事就闹自杀。这可以理解,对于巨婴而言,既然我要求别人无条件听我的,那当然没有小事了。每一件事都可以要命。
正在写这些文字时,湖南娄底一所小学发生一个悲剧。因要办毕业典礼,一个小学男生叫了几个同学,将桌子摆成了回字形,准备迎接典礼,而这个男生,将要在典礼上讲话,但典礼下午才办,而上午还要上课,所以老师要学生们将桌子椅子重新摆成上课的正常模式。这个男生因此受到了很大精神冲击,他哭泣,沉默,老师安抚过他,几个同学也一直安抚他,但他最后还是跳楼自杀了。
这也是同一种味道:我辛辛苦苦摆好了桌子椅子,我的意志已经展现,为什么你轻易就驳回了我,我恨死你了,但我不能攻击你,所以我就死给你看,要你知道,你大错特错,你本来应该听我的。
中国人的生生死死,常常就是这么个味儿。
富二代们为何会迷失
年月,“富二代”们成了新闻焦点。
日,在成都,因车主涉嫌超速行驶,辆法拉利、玛莎拉蒂等豪华跑车在成南高速被警方拦下,如此多豪华跑车汇集在一起的照片一时传遍网络;日,这备受争议的辆豪华跑车再次出现在成灌高速上,以公里的平均时速,仅用分钟就跑完了公里的路程。据报道,这些跑车来自全国各地,车主是清一色的“富二代”。
日,在福州一家,一位“富二代”王某调戏岁的少女小肖遭拒后大打出手,令小肖牙龈撕裂,牙齿脱落一颗,整排牙齿松动,右下颌骨骨折。事发后,持有美国绿卡的王某企图逃往国外,相关部门已将其资料发到各边防检查站和出入境管理部门,若王某意图离境逃避处理,警方将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拦截。
日,更恶劣的事情发生。在重庆江北茂业百货,一个男青年持双刀将自己穷追无果的一个女大学生砍死,据称该青年是重庆一个家境富裕的高干子弟。
“富二代”们到底怎么了,这些新闻主角有着什么样的心理?
某次,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来广州出差,我们好好聊了一次。
他是为自己家族的企业出差,刚认识他时,我们都还是少年,记得那时的他一方面很豪爽、颇有侠气,另一方面很爱油嘴滑舌。但现在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看上去特别稳重的中青年。
我们先是聊到当年的往事,最后聊到了他现在的境况。他说,自己现在经常找个理由就出差,因为在家里经常感觉无事可做,如果真想做事,就会免不了和老爸因为意见不合而起冲突。他说老爸控制欲望很强,希望家族企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运作,他插不上手,所以乐得逍遥。
虽然认识了他很多年,他也很爱说话,但对于家境如何,他口风很紧,我们的朋友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家底。但不管怎么说,他至少看起来不会是败家的那种,因他很节俭,出差住的都很一般,例如在广州住的是元人民币左右一晚的宾馆。并且,说是为了乐得逍遥,其实他只办事不游玩。
不过,我想,他的故事仍可以说明,为什么富过三代是一件很艰难的事,其核心原因在于,父亲和儿子如何相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或者更普遍的说法是,父母该如何和孩子相处,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强人的孩子给父母制造麻烦
杭州飙车案发生后,那幅在网上流传的现场照片令我震惊到极点。照片显示,在事发现场,胡斌的伙伴中,有人一边抽烟,一边谈笑风生。这太可怕了,触发我在博客上发了一篇短文《最恐怖的一张图》。
如此放松,如此无所谓,他们在谈笑风生。
如果,这张图片只有这一层含义,我祝福他们,愿他们永远这么轻松惬意。
可是,不是。
就在这旁边,躺着一个刚刚逝去的生命。一个叫谭卓的岁青年,死在他们伙伴的跑车下。
谭卓,浙江大学毕业生,一家外企的优秀员工,正准备和相恋年的女友结婚。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刚刚看完单位组织看的电影《南京!南京!》。
就在家门口的斑马线上,他年轻的、有着许多梦想的身体被剽悍的跑车撞飞。
跑车是三菱改装车,车主叫胡斌,杭州师范学院的体育生。据网络搜索结果,父亲叫胡树明,从事服装业。
他的跑车,据官方说,当时时速公里(后经专家调查,应该达到—公里),而现场证人的说法是至少公里。说法可以有两个,但事实只有一个,即,谭卓的身体被撞飞米高,而最终落下的地方,距斑马线有近米远。
这些身份,这些信息,一点都不重要。
富人和穷人,也一点都不重要。
假若只是一场车祸,还是有跑车、飙车、超速等各种要素,仍然不重要。
只要在这些因素之上,能加上人性中最基本的尊重。但这些尊重,从这一张照片中可以看出,没有,一点都没有。
自恋幻觉!世界在我掌控中的幻觉!将彪悍的跑车开到极速时可以满足的幻觉!撞死人也可以没事的幻觉……
在这种幻觉下,只有自己存在,没有别人存在。
然而,如果我对于你来说不存在,那么你对于我来说一样也不存在。
不夸张地说,这件事本身,以及事情后来的走向,譬如警方一开始称当时时速为公里,引起了我极大的恐惧,因为这令我担忧,在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和法律秩序都将不存在,存在的只有权力和金钱。
在这种恐惧的驱使下,我看了当时网上关于这一事件的几乎所有资料。当我看到一张胡斌登长城的照片,以及他与父亲胡树明的一张照片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因这两张照片令我明白,这个轰动一时而且可能流传多年的事件,其核心还是一个个人事件。
胡斌登长城的照片中,我没有看到一丝嚣张,相反看到了一些木讷。尤其是,他的眼神看上去很空洞,透露着一种说不出的空虚。相反,他父亲从照片上看起来,无疑是一个自信的强人。
这两幅照片令我想起以前我对一位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强人的孩子制造麻烦,有时,是在对强人父母表达一个特殊的信号,你们不是无所不能吗?我看看,这件事你搞得定不?
这位父亲是一个强人,他希望我能帮他处理好儿子的事。他说,他的事业根本不成问题,因为不管企业遇到什么困难,他相信自己都能处理好,对此他很确定。但最令他头疼的是儿子,他十几岁的儿子不断闯祸,闹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闯的祸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他越是担心什么,儿子就越是闹出什么问题。
他讲了好多件儿子肇祸的故事,我发现一个规律,在他和妻子或他们请的人没有出现前,他儿子肇祸的程度都比较低,而且至少一半时候是无心的肇祸。一旦父母或父母请的人出现,儿子肇祸的程度会进一步提升,并且情绪会变得更激烈。
我将这个发现告诉他,他听了后有些吃惊,说他的确感觉到,儿子好像在通过闯祸给父母制造麻烦,但没敢肯定这是真的。如果说,这的确是真的,那么儿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我给出了前面那个答案。
富二代挑战父母的方式:自毁
生命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而且这种价值感总要在关系中去寻找。
这样一来,假若我的高价值感“我很棒”是建立在别人的低价值感“你很差”的基础之上,就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所以,存在主义哲学家们才说:“他人即地狱。”
例如,在父母和孩子这一个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想寻找价值感,而且都想在彼此的身上寻找价值感,但假若父母的高价值感“我很能干”是建立在孩子的低价值感“你什么都做不了”的基础之上,父母就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这种关系越彻底,父母就越是孩子的地狱。
亲子关系的一个难题是,一开始看上去,孩子的确什么都做不了,而父母也的确像是无所不能。当孩子越小的时候,父母越是无所不能,对孩子而言就越好。例如,对孩子特别敏感的妈妈,能够凭感觉捕捉到孩子的种种需要,别人只能听见孩子哭,而妈妈能听出不同的哭声,知道其含义,从而可以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需要。
所以,心理学家们会说,在孩子岁前,没有过分的爱这回事,父母对孩子越好,对孩子的帮助越大,越容易给孩子建立起健康心理的基础。
然而,假若孩子到了两三岁后,父母还是对孩子大包大揽,就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孩子明明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力增强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了,但父母一方面不给他做事的机会,另一方面还不断否定他,总是对他说“你不行”。
这不仅是一个说法,也好像是事实。的确,有多少孩子在小时候能强过父母呢?如果说到灵性,那么孩子基本上都比父母强。但大人们好像不怎么看重这个,他们看重的是实际能力,在这些能力上,孩子的确弱于父母。
尤其是,如果你有强人父母的话,就更是如此。不仅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行,我不行”这种感觉会一再被重复,在其他所有关系中,别人也都会这么看。
可以说,做强人父母的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果你认为,实际的好处是唯一重要的,那么强人父母就是完美选择。但是,假若你认为,精神上的好处也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那么强人父母就可能会带来巨大挑战。
这个挑战的关键在于,强人父母的内心逻辑是怎样的。如果强人父母内在的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不行”,那么,这个挑战就是很难逾越的。
没有人喜欢低下的自我价值感,当强人的孩子发现,他们无法通过超越父母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后,就可能采用另一种方式——通过降低父母的自我价值感以缩小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差距。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强人的孩子给父母添乱。
福州的“富二代”王某,因调戏少女不成而大打出手。事情发生后,可以看到,其父母动用了一切资源和一切办法去帮助儿子,甚至假扮受害人小肖的家人对警方说,他们已决定和王家私了。
这样的父母,真是神通广大啊,不仅有钱有权,而且脑子也很好使。但他们可否知道,他们的“败家子”之所以败家、乱来,而且乱来得非常没水平,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儿子面前无所不能。
杭州飙车案的肇事者胡斌,他之所以在法庭上否认飙车,也许有着同样的意味。假定他的父母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他最好低调一些,在法庭上走走过场,再悄悄地让父母搞定事情。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公众可能会逐渐遗忘这一事件,起码怒气会削弱。
现在,他在法庭上再次引起众怒,很可能其真正的动机对准的并不是公众,而是他神通广大的父母。你们不是说我不聪明吗,我现在就不聪明一下,看看你们该如何搞定。
对于胡斌案,我这仅仅是猜测。我不是学法律的,不懂得胡斌在法庭上的这番说辞是否为了获得更轻的惩罚,但一想起他在长城上木讷的神情,同时,想到他多次极速飙车,脑海里就响起一句话——或许他自己想死。
富不过三代?二代?一代?
因屡屡惹出众怒,现在“富二代”在网上成了过街老鼠,到处都有人对他们喊打甚至喊杀,不过也有分析家称,大家不用太生气,不妨心平气和一些,因为照他们这种表现,他们会自取灭亡。
分析家还说,我们都知道“富不过三代”,但这个说法是欧美人先说的,那是他们的情形,而我们这里的情形,很可能是“富不过二代”。
财富和财富能力如何传递下去,是个世界级难题,英文对此有一句俗话,(意为伟人的孩子难成器),葡萄牙有“富裕农民——贵族儿子——穷孙子”的说法,西班牙也有“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的说法,德国则用三个词“创造、继承、毁灭”来代表三代人的命运。
甚至财富能否维持一代都是个难题,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通过对《福布斯》杂志最近年的全球首富排行榜进行研究发现,在位曾进入过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名流中,只有的人能够维持其地位,统计还表明,这些有钱人的风光场面通常都维持不了年。
这到底是为什么?从胡斌案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最近,我想,答案可以从“巴甫洛夫的狗”身上找到答案。
巴甫洛夫是苏联的著名科学家,他拿狗做实验,结果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学说,对心理学有着极大的影响。
他通过实验发现,如果给狗喂食前打一下铃声,那么几次后会发现,仅仅通过铃声就可以令狗产生进食前的反应,譬如分泌唾液。这就意味着,铃声这个条件,和食物这个本质事物一样,可以诱发出狗的进食反应。
从好的方面看,这是一种学习,即狗学习到,听见铃声,即意味着食物会到来。
但从坏的方面看,这是一种迷雾,如果狗对这个条件反射过于执着,它最终会犯一个错误——将铃声和食物混为一谈。
如果将食物换成价值感,而将铃声换成财富,那就是强人家庭的故事了。
本来,财富带来了自我价值感,这种感觉如此美妙,但久而久之,一个人或一个家族可能就会迷失,认为财富才是答案,而遗忘了自我价值感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这个家族可能就执着于一点——钱的多少是最重要的。
不仅如此,条件反射有初级条件反射,还有第二级条件反射,乃至第三级条件反射,等等。假若一条狗始终在一个地方,用同一种模式进食,那么它最终可能会认为,周围的一切条件都是它获得食物的预言。于是,它可能会对这些条件都执着起来,这样,它会离食物这个本质更为遥远。
对于一个强人家族而言,其第二级、第三级乃至更多级的条件反射就可能是,那个创始人创造财富的方式就是答案,他的所有言行就是答案,他的一切风格就是答案……
结果就是,强人迷失了,强人的孩子迷失了,他们离财富能力越来越远,离自我价值感越来越远,离生命的本质更远。
从根本上,每个人都想做自己,所谓做自己,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生命的意义。对此,我特别喜欢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的一段话: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放到强人家庭,也许强人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生存的意义,或起码说,他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了挣钱的办法,他因而成为了他自己。但是,作为强人的孩子,他们也必须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挣钱的办法,而不能仅仅通过拷贝父母的方式。
实际上,在我看来,很少有孩子愿意拷贝父母的路,孩子会天然地向父母认同,不管父母是否优秀,孩子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认同父母。假若父母优秀的话,孩子认同父母的自觉程度会更高一些。但是,孩子的认同主要是个性上的认同,而在人生道路上,他们每个人都希望做自己。
然而,在强人的家庭中,很多孩子未必有这份幸运。
成都跑车事件中的车主们,在他们荣光的背后,有没有别的东西?
富二代的“败家逻辑”
很多强人都迷失在条件反射的重重迷雾中,他们太成功了,结果不仅热爱成功这个结果,也热爱(经常是更热爱)自己走向成功的方式。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方式能传递下去,而途径,就是让孩子全盘接受自己的这些方式。
他们这种愿望越强烈,其财富对孩子就越可能是一个诅咒。因为从本能上,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方式只是条件,不是财富的本质,更不是生命的本质。
如果强人父母们懂得这一点,而去鼓励孩子们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方式,找到自己挣钱的办法,那么孩子就不会遭受这种诅咒。但假若强人父母非常渴望孩子不仅继承财富,也要继承自己的那一套生存方式,孩子的内心就会被劈成两半,一半想做自己,一半被迫走父母的路。
分裂太严重,就可能会导致自毁。日本战国时代,武田信玄被誉为“第一兵法家”,他按照自己所领悟的《孙子兵法》的道理创建了骁勇善战的骑兵,而武田家也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但他死后,儿子武田胜赖很快将武田家带向了穷途末路,在决定性的长筱战役中,他让武田家骑兵主动攻击躲在栅栏后的使用步枪的敌人,结果全军覆没。并且,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是,第一支部队全军覆灭后,他又驱动第二支部队去送死。第二支部队徒劳无功地覆灭后,他又驱动第三支去送死……
他这样做,在我看来,是在发泄一种情绪:父亲,还有你的那些幕僚,你们都说我不如你,都要我按照你的做,这是真的吗?这是我的宿命吗?那就实现这个注定无法摆脱的宿命吧!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家族所追求的是将创始人的精神传递下去,那么能传递三代已经非常不错了,因为这意味着,第二代和第三代必须牺牲做自己的生命诉求,而去成为父亲或祖父的影子。这意味着,自我不复存在。
假若创始人想传递的东西本来就不怎么样,那么第二代就败家,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了。
譬如财富这东西,假若只剩下金钱和享受,而拥有者已遗忘了财富背后的生命意义,那么它要传递下去,实在是太难了。“富二代”们的败家,其实不过是在相当忠实地执行这个逻辑罢了——既然说享受很好,那我就好好享受吧。
所以说,生命意义这样的东西,并不虚幻,恰恰相反,它是最重要的东西。
最后说一句,富二代中也有很多“成家子”,我也接触过几个,所以本文写的并非所有的富二代,而只针对那些败家的富二代。
不过,关于条件反射的迷雾,相信大家会发现,这些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道理,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为什么非得喂胖孩子——喂养孩子中的权力
总想往孩子嘴里塞东西,看着孩子傻傻地吃东西,就很开心。
老人的这种行为,既可能因他们童年时太饥饿,所以心里住着一个口欲严重没得到满足的内在小孩,逼孩子吃东西,只是这个内在小孩的投射,即,他的内在小孩很渴望吃太多,但这不是外在的真实孩子的需求。
也可能是,他们想爱孩子,但其他方面,不知道怎么做,而觉得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喂孩子吃。
并且,我给你吃的,你要欢快地接受,还要在身体上展现出来——变胖,这样我才觉得,我爱的意志,通过你的吃相和胖,传递了过去,被你接受,并得以证明。于是,我不仅感觉到爱传出去了,还感觉自己的意志在你身上得以展现——这即权力感。
其实我可能也有类似心理。譬如看到我家加菲猫大眼(现在别名叫胖儿),就有一种难言的满足感,抚摸它、拥抱它、揉捏它、小小地虐待它时,特有感觉,因此有点理解了为啥大胖小子那么受欢迎。
喂养中,如果老人或父母太有权力欲,那么孩子拒绝起来相当不易。或许来源是,这种喂养中本身藏着的一种逻辑——我喂你,你要心甘情愿接受,否则就不是好孩子,而我会很愤怒。而进一步的信息则是——我喂你的是好东西,你怎么可以拒绝?!
这种“你必须接受我喂的东西”的威胁味儿,剥夺了孩子的自由选择空间。
我喂你,你必须接受。这种威胁,是类似喂养中的关键问题。目前为止,这方面最夸张的故事是从保姆那听来的。说是我们小区一家,妈妈和姥姥都很能控制,饭桌上,她们盯着孩子,孩子必须得把饭吃进去,哪怕再吐出来,结果孩子吃一口吐一口,都吐桌子上。
很恐怖的画面!
轻一点的故事如,一位妈妈,有一个很乖的女儿,女儿有时吐奶,而妈妈这时会暴怒,并控制不住地打女儿,她觉得自己被攻击了,宝贵的奶水,作为她自身的一部分,简直是最好的东西,但就这样被女儿糟蹋了!
女儿主动吐奶,有攻击妈妈之意。客体关系心理学说,妈妈的乳房是婴儿的第一个重要客体,婴儿的爱与恨等心理都会展现在他和妈妈的乳房之间,所以攻击妈妈的乳房,并不罕见。但妈妈需要的,是抱持婴儿的这份愤怒,而不是报复。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攻击性是人类的一大动力。在我看来,这可以说是婴儿最天然的生命力,也是最原始的。如果妈妈在孩子生命最初就报复孩子的攻击行为,那会导致孩子在婴儿时就学习压抑自己的生命活力。
很多网友抨击了我这个说法,或许他们认为,婴儿像是天使一般纯洁,根本不知什么是攻击,所以这是误解了婴儿。并说,婴儿吐奶很常见。
准确说,是婴儿泛奶汁很常见,但孩子有点使劲地主动吐奶,这的确是在展现攻击性。吃奶,对婴儿来讲是头等大事,他们会通过吃与吐、吮吸与咬乳头等行为,表达对乳房乳汁的复杂态度,一如我们成年人在爱情中对最在乎的人的种种复杂态度。婴儿不是没有恨意的纯洁天使。
对婴儿与乳房关系进行观察研究,是客体关系心理学家们的一个重要工作,他们并非凭空创造理论。这些说法更非我原创,我要这么有观察力和创造力,那就太好了。
围绕着喂养孩子这个话题,刚才我谈了两个故事,而网友们则分享了更多故事,可以闻见其中的权力味。
有一位亲属,小时候每逢吃饭,他外婆就拿一把菜刀一条扁担放桌子边,然后他就大哭,最后发展到厌食,一到饭点就哭,一口饭能吃半天。就是这位外婆,拆散了女儿的几段缘分,找了个她看得上的让女儿嫁了。数年后,那个老太太看上的女婿出轨加家暴,女儿受不了离婚了。
一位幼儿教师告诉我,她园里也有两岁多的孩子,家里老人家坚持让喂糊糊,后来带到医院检查,被诊断吞咽能力只相当于九个月的婴儿。一位儿科护士长告诉我,这是肌肉废用性萎缩。
邻居一岁半的男孩,会自己吃饭且喜欢自己吃。家人认为他吃得慢吃得少,把饭菜全部搅成糊糊,用奶瓶喂给孩子吃,孩子往往吃着吃着就睡着了。旁人力劝无效。听到这个,心生恐惧:对孩子以爱为名施加控制的家长,是不惜逼孩子退行的,难道在他们的世界里,听话比长大更重要吗?
妈妈经常说,在哺乳期时,有一次我咬了她一口,她疼得打了我一掌,然后我就断了母乳,再怎么喂也不喝了。从小和妈妈的关系就很疏离,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原因在。更让人不解的是,她还引以为豪到处说,这是什么心态,真让人恶心。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当母亲吧。
我家隔壁奶奶是这样喂她孙子吃糊糊的:她坐着并夹住孙子的腿,左手托着头顺带抓稳手臂,然后打他一巴掌,他一哭就喂一勺,咕噜咽入了,刚张嘴要哭,又一勺进入了……吃得满头大汗还常噎到,老人家很雷厉风行,说是没空跟着他一口口喂。她孙子现在六年级。
最后这个喂糊糊的故事,其恐怖程度超出了我听过的那个变态故事。
为什么老人非要喂孩子糊糊?糊糊,是奶水的替代品。老人坚持拿奶瓶喂糊糊给孩子,或有这种含义——我也可以给孩子喂奶,虽然我的乳房没有奶。
所以,与非要喂糊糊相对应的是,这样的老人很容易反对妈妈坚持母乳,对此有各种焦虑。这是权力之争,反对母乳喂养,是在剥夺妈妈的哺乳权,而用糊糊喂孩子,则弄得自己像能喂奶似的。
中国一代代地玩隔代抚养,真是有很深的含义。
突然有了一句感慨:人类最重要的事情上,都可能会发生权力之争。所以自由民主极为重要,其核心价值就是,在自己的事上,自己说了算,而共同的事情上,则都要有博弈资格。不管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能力,都须学习尊重对方的自由意志。
孩子,特别是婴儿,他们不能强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自由意志,这就需要我们去敏感捕捉,并尊重他们。越能看到他们自己的意志,我们自己的权力欲,就会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