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善本“说话” 让文脉流传
原标题:让善本“说话”,让文脉流传
善本之魅力,一页传千年。
古籍善本,即历经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实体版好书。千百年来,它不在PAD上阅读、也不在U盘里分享、更无法在键盘上复制,却因校勘严密、刻印精美、流传较少而成为文化遗珠。
随着近年“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古籍善本的收藏呈复兴之势。虽 2000 年之前还很“低调”,但 2003 年以来价格暴涨,直至 2012 年,“过云楼藏书”以 2.162 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善本有价,文化无价。
国人自古爱书、读书、藏书,且对古籍善本情有独钟。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购藏书,必留献书人的正本,且只收先秦古文字写成的旧籍;宋人欧阳修读书,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清代乾嘉学者黄丕烈藏书专喜宋元旧椠,并自号“佞宋老人”……善本之可贵,大概在于每一页都可能承载着千百年来的人文细节与历史故事。每一次触摸,都是在与历史对话;每一次阅读,都是在和时光交流。
没有随岁月湮灭的善本,大概就是中华文脉的LOGO。一方面,它联结着浩瀚的历史,古香古色,经典传奇;另一方面,它又延展着灿烂的未来,是文化自觉之基、文化自信之本。据《中国古籍总目》,我国古籍存世总量大约20万种,可谓浩如烟海。其中,善本大约占其三分之一。重锁深藏的善本,若只是私家庭院里的风雅之物、抑或是博物馆里的图腾之品,终究意义寥寥;惟有让更多人看见、听见,让现代人与千年古籍相遇际会,作为中华文明史缩影的善本才能与这个时代“心有灵犀”。
让善本说话,让历史开口。古籍善本,须从“寸纸寸金”的收藏价值走向千人千面的效用价值。一是古籍今读。去芜取精、返璞归真,不仅要把老祖宗留存下来的善本保护、保存好,更要让亿万人民感受善本之真与美。让大师来解读善本,让大智者来普及善本。二是多元活化。借助“百部经典”系列短视频、“中华古籍故事”系列动漫等,让千里之外的善本触手可及,让珍藏千年的古籍可感可知。善本之上的“黑科技”、文字之间的风俗史,必会让古籍与粉丝的互动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三是跨界传播。这是混搭营销与错位创意的时代,从青啤的潮服到故宫的口红,文物传统要活起来,恐怕都离不开交易与买卖。于此而言,上海图书馆推出的善本文创产品不失为值得借鉴的创意——精美雅致的《江流记》四色精抄笔记本、古籍函套纹样系列文件夹、轻便实用的《瘗鹤铭》雨伞、极具互动性和体验感的《九成宫醴泉铭》冰箱贴等,让古籍善本有了时髦表达与创新传播。
善本是学界的,亦是民众的;是历史的,亦是时代的。共读共享共传承,古籍善本谁说不能是潮流文化中最闪亮的星?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