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与《教育周刊》1000多天的往事
1998年新年第一周,《镇江日报·教育周刊》横空出世。大红的“教育”二字,四个版的对开大报在镇江各地,尤其是在教育界成为传奇。几乎每周在它的第一版都可以看到京口教育的重要新闻。其他版面每个版都有京口区学校和师生的报道。当时,我作为京口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欣喜不已,每周都精心写稿,每周都亲手把稿件送到编辑手里,与周刊的编辑成了至今难忘的老朋友。
教育周刊部主任景广权是一位对文章立意、标题和文字十分讲究的人。他主要负责一版的重要新闻,在他的精心策划、指导和修改下,我的许多文章常常在一版的头条或二条刊登。如写八叉巷小学的《八小乒乓之路》、写中山路小学的《名师造名校》、写市实验小学的《让年轻人挑大梁》和写改造薄弱学校成果的《“改薄”京口教育再上台阶》等文章。这些头条文章,每篇都在3000字以上,在全市产生了一定影响。
因为我在《镇江日报·教育周刊》等媒体的突出表现,1999年5月起,我当选为教育局党委委员,负责分管宣传工作,并被提拔为京口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人。按理说,写新闻稿不再是我的主要工作,但我没有因此而懈怠,继续作为《镇江日报》的特约记者,不断地给《教育周刊》写稿送稿。因为经常不断地得到他们的帮助,我与景广权、李明山、杨咏、何菁、张晓平等编辑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两年前,李明山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逝世。10年前他写的《在教育周刊的日子里》一文,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在文章里提到了我,认为我是京口教育界投稿最多的作者。他与我合作采写过一些长篇通讯,给过我许多指导,至今我都十分怀念他。印象最深的是与李明山联合署名、写中山路小学建校50年的长篇通讯《在走向辉煌中永葆青春》,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他写的,但他却把我的名字放在前面。
我与杨咏认识于《镇江日报》创办初期,他曾经长期负责教育专版和专栏的编辑,与我的交往最多,教育周刊创办以后,我们的合作就更多了,我俩合写的长篇通讯有好多篇。其中,合作采写纪念解放路小学建校80周年的文章《走向辉煌的金色起跑线》最让我难忘,题目是杨咏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许多内容也是他精心补充和修改的,编辑文章时,他也把自己的名字谦虚地放在我的后面。
何菁是教育周刊的编辑。当时,她还是年轻的小姑娘,主要负责面向师生的《学海导航》版面,我经常给她推荐一些面向学生的文章。那些年,我作为京口少年宫“小记者班”的指导老师,经常给她推荐学生的优秀习作,每一篇她都精心修改,及时刊登,这给了小作者极大的鼓舞和鞭策,甚至影响了孩子后来的高考学校和职业的选择,我们因此成为忘年交。在她任《京江晚报》专副刊部主任期间,我曾动员京口区教育局的领导,连续多年为离退休教师每人订了一份《京江晚报》。
张晓平虽然在教育周刊的时间不长,我们也成了非常好的朋友。他退休后,我们偶尔会在接孙辈放学时见面,双方都会感到非常亲切。如今,我也常常会与景广权、杨咏、何菁等编辑朋友偶遇,见面时,都会想起一起创办教育周刊的1000多天的难忘经历和愉快往事。
我曾经于1999年2月在《镇江日报通讯》上发表过一篇题目为《教育周刊——师生的营养大餐》的文章,其中有发自肺腑的这样几句话:“教育周刊一版不愧为领衔版面,头条的深度报道不惜篇幅,功不可没;‘今日论语’令人耳目一新。”“二版《大课堂》涵盖各类教育,每一位师生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情有独钟的栏目和文章。”“三版《学海导航》是教师和学生的最爱,其中的小栏目‘增华阁’是全市学生最向往的习作园地,‘文思笔意’和‘教师寄语’使学生受益匪浅。”“四版《文化之旅》有师生的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有师生接触世界与宇宙的天地。”
- 标签:往事 网事作文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