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当城市建筑玻璃,成了鸟飞不过去的“死亡之墙”
你是否听说过“鸟撞”?你知道每年有多少鸟儿因为误撞建筑物而折翼吗?什么样的建筑,更容易带来“鸟撞”的风险?
鸟撞建筑(Bird-building collision) 或鸟撞玻璃(Bird-window collision) (以下简称为“鸟撞”),指的是鸟类因玻璃透明与反光的特性,无法辨认出玻璃的存在,从而与建筑尤其是玻璃窗户相撞,导致受伤或死亡的现象,是鸟类在城市中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北美的相关研究表明,鸟撞被认为是由人类造成的仅次于家猫捕食导致鸟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加拿大,每年因鸟撞建筑死亡的鸟类个体数量在两千五百万只左右,而在美国这一数量则达到惊人的3.65亿~10亿只。
在全球八条重要的 候鸟迁飞区当中, 西亚-东非、中亚和东亚-澳大利西亚三大迁飞区,经过中国并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版图。这意味着,每年有大量的鸟类会飞过我们城市或乡村的上空,这也为它们带来了与建筑相撞的风险。然而在国内,鸟撞问题尚未得到广泛关注,缺乏有力的数据与研究。
11月江西九江,大批候鸟迁徙到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越冬,呈现万羽翔集、雁翔湿地等千姿百态的画卷。 视觉中国 图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2021年春季,昆山杜克大学、青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络以及成都观鸟会三家机构共同发起了中国首次全国性的系统性鸟撞调查。来自全国25个省份及地区的128名志愿者和33个志愿者团队参与了调研,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鸟撞”的现状,同时,该报告也为开展预防鸟撞行动提供了研究和数据基础,指出可以通过建设鸟类友好型建筑以及改造已有的建筑及其环境,减少鸟撞事件的发生。
我们常常感叹城市中的鸟儿越来越少,但是否真正了解过它们的生存现状?是否知道遍布城市的“隐形杀手”带来了多大的生存威胁?私家地理栏目专访鸟撞建筑调查研究的发起人、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的李彬彬博士,为您解读 全国首份鸟撞建筑调查报告。
:最初是怎么想要开展一个全国鸟撞建筑调查的呢?
李彬彬:其实最初是我们在昆山杜克大学的校园里做了一个关于鸟撞建筑的调查项目,但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说在学校常常发现鸟撞建筑的情况,那么投射到全国这样一个范围内,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然而,我们发现国内缺少这样的研究和数字。
当时成都观鸟会的朱磊博士,也正在做一个关于鸟撞的全国随机调查。因为我们都是做研究出身的,所以我们知道对于数据推测和分析,随机报道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跟朱磊博士讨论后,我们觉得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将调查对象扩展到全国,同时利用一套系统性的科学调查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些更可靠的结论。于是我们就一起推动开展了全国鸟撞建筑调查。
李彬彬带领团队在昆山杜克大学校园内进行一项关于鸟撞建筑的调查。 李彬彬 图
:我看到其实你们的研究对象不只是候鸟,这是有怎样的考虑呢?
李彬彬:从之前的国外研究可以发现,候鸟的鸟撞发生比例会比较大,所以我们会着重在迁徙季节进行调查。但是在报告里,我们也说了, 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鸟撞都是发生在迁徙的候鸟中,还有很多是留鸟,就是常年居住在城市里的鸟类,它们也会发生鸟撞。只不过鸟撞在迁徙季节会达到高峰期,会出现一个极大值,所以这次调查中,候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整体针对的还是城市里所有的鸟类。
(注:该调查报告指出,季节因素方面,鸟撞主要集中在鸟类的迁徙季节及繁殖季节 :在迁徙季节,大量不熟悉当地环境的迁徙候鸟经过导致鸟撞事件频发;在繁殖季节,成鸟活跃的繁殖行为与幼鸟生疏的飞行技巧都是这段时间鸟撞事件较集中的原因。)
李彬彬团队捡到的鸟类尸体。 李彬彬 图
:据这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发生鸟撞最多的是雀形目鸟类,鸟种最多为乌鸫?能跟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这种类型的鸟更容易发生鸟撞呢?
李彬彬:从这一次的鸟撞调查数据来看,乌鸫是最多的。但我们目前的调查样本数量仍然比较少,所以乌鸫是不是一直都处于最多的一种状态,我们现在不太确定。不过,国外有一些鸟撞研究也发现鸫类会比较多。那为什么雀形目的鸟更容易撞呢?其实有这样几个因素。
第一,很多雀形目的鸟是林栖型的,也就是喜欢生活在林子里,常常穿梭于树叶之间或者树与树之间形成的“隧道”,在这种情况下,它更容易受到房屋形状的影响,比如说两栋楼之间有一个间隙,鸟在飞的时候,潜意识地会顺着楼道间隙往前飞,但如果楼前突然多了一个障碍物,那结果就很容易撞上。第二,就是很多雀形目的鸟在飞的时候,不会集群,再加上它们个体比较小,飞行速度又很快,导致鸟撞的数量大、受伤程度高。
其他类型的鸟,比如一些猛禽或者水鸟,它们要么在更高的高空飞行,要么在水面附近活动,栖息的环境离玻璃建筑物都比较远,所以发生鸟撞的几率相对就会低。
(注:此次调研中,不同调查区域鸟种的规律也有比较大的区别,南方区域发生鸟撞频率最高的是绿翅金鸠和斑文鸟,华东等中部区域是乌鸫和白腹鸫,北方区域则是家燕、喜鹊和黄眉柳莺。在所有发生鸟撞的个体中,有接近 64%都属于迁徙鸟类。)
: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大城市中似乎更容易见到鸟撞的情况,因为有很多摩天高楼。但这次却发现一些很让人意外的数据,比如“82.1%发生在低于6层的建筑上,频率甚至是高层建筑的9倍”,还有 “74.4%发生在周围是树木的建筑上”,可以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李彬彬:调查前,我们也曾设想单体建筑越大,出现的鸟撞数量会越多。但在这次调查中,在校正调查强度之后,我们发现低层建筑鸟撞频率竟然比高层建筑高得多,的确是一个让人意外的结果。但因为我们调查数量还比较有限,后续还需要更多的调查和数据去印证。
其实导致鸟撞发生,主要还是跟建筑表面是不是有比较多的玻璃覆盖,建筑物周边有没有植被,是否能倒映出植被的情况等等因素有关。所以鸟撞不是只发生在摩天大楼上,许多因素都要一起综合考虑。
比如说在一个公园里面,突然安置了一座玻璃房子,玻璃房子哪怕只是一层的,它引起鸟撞的概率也很高。因为周围有很多树,反射在玻璃房子上,对鸟容易产生迷惑。所以对于低层的建筑,尤其跟树高差不多的建筑,我们建议减少玻璃的使用或者使用特殊的玻璃。
撞击建筑会给鸟带来严重的后果,多数鸟在撞击建筑之后会直接死亡,死因通常是颅内出血,极个别情况下鸟会出现头骨损伤 。即便幸存,鸟也会遭受从喙断裂到颅内出血等程度不一的损伤 。
(注:此次调查发现,玻璃面积比例对于鸟撞发生有比较大的影响。0-20%玻璃覆盖率的建筑没有发生任何鸟撞,玻璃占比在40%以上的鸟撞发生频率随玻璃占比而增加。超过半数以上的鸟撞事件发生在建筑物的东侧。调查报告还指出,不仅在白天,在夜间,人造光线也会使鸟类失去方向感并对鸟类有吸引的作用,当鸟类失去方向感并同时聚集在建筑周围时,其将会面临很大的鸟撞风险。)
:我看到这次参与调查的志愿者们也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你们在招募时有什么样的要求吗?遇到什么困难吗?
李彬彬:作为首次调查,我们最大的目标是希望建立一套比较科学的公民调查方法,让大家知道参与科学调查有哪些步骤,需要哪些内容;其次是希望大家通过参与,今后能有意识地去关注鸟撞的问题,然后再去影响周边的人。所以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我们对志愿者自身的条件没有任何限制,你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上班族,不要求有专业背景。
我们事先会有线上培训,也会发材料给志愿者。如果说困难的话,唯一的难点就是保持观测的连续性,因为很多志愿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刚开始也有人会反馈说,做了好多天调查,都没看到一起鸟撞事件,觉得一个有效数据都没有很“挫败”,事实上“没有看到”也是有效数据,所以这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
但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志愿者们看到的现象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比如有一位志愿者跟我们说,他发现秋季鸟撞数量明显比春季多,这其实也是我们研究的猜想之一——秋季迁徙中发生鸟撞的频率更高。另外大家选择的观测点也是丰富多彩,有的人选择在地铁站,有的人专门观察五星级大酒店的鸟撞现象,比较多的选择在自己的工作单位附近观测。
(注:整个调研共记录到 39 次鸟撞事件,涉及12个省级行政区,记录到最多鸟撞事件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广东7次、上海6次、及浙江5次,北京和陕西各记录到4次等等。矫正调查强度后,河南、浙江、陕西、四川的鸟撞频率比(即鸟撞事件与调研频率的比值)最高,最低的为江苏与上海。)
:通过这次调查,您是否感觉近几年大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话题更显兴趣了呢?
李彬彬:其实一直以来,关注鸟类的人非常多,只是大家喜欢的角度不一样,有的人是对识别鸟类感兴趣,有的是对鸟类救助感兴趣,还有人喜欢拍鸟。但这几年,对于终端议题的关心,或者从爱好进一步投身到保护行动的人,真的在变多。
很多人跟我们反馈说,在参与调查前没想过会有这么多的鸟撞,调查后才发现鸟撞比想象的更严重。上海本地还有一些学校在参与调查后,非常积极地向我们咨询相关的解决措施,比如什么样鸟撞贴纸比较好等等。可以看到大家都发生了变化。
来自深圳的志愿者张姗拍下的鸟撞现场,并写道:“已经死了,好心痛,看着他飞到那一棵凤凰木上,然后又从凤凰木撞到 10 米内的玻璃上,今天天气很好,那块玻 璃上反射着的是蓝天白云。” 《2021春季全国鸟撞建筑调查报告》 图
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爱自然协会的同学观察到的已经死去的白腹蓝鹟。 《2021春季全国鸟撞建筑调查报告》 图
:据您了解目前在国内,民间开展的鸟类保护行动有哪些?
李彬彬:其实有很多,比如说反盗猎的行动,并不只是针对濒危物种的盗猎,因为每年在迁徙季节,很多盗猎分子也会张开鸟网,这种情况也比较严重。还有一些鸟类救助的活动,比如说建立救助网络,救助繁殖期受伤的鸟类;制止毒鸟、猎鸟行为等等,各种各样关注鸟类的团队也是越来越多。
2021年10月5日,哈尔滨进入候鸟迁徙季节,为保护候鸟在迁徙时不受伤害,野保志愿者积极行动,及时救助受伤鸟类。 视觉中国 图
:开展鸟撞调查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公众还有哪些意识需要提高?
李彬彬:事实上,很多我们在生活中觉得美的东西并不一定对鸟类友好,比如新建的公园内种植大片大片单一的树木和花卉;还有一些湿地,有的人可能觉得芦苇丛生的样子不好看,把它们全部清除改种树,但其实有些鸟并不适应在树上做窝,它们更习惯在隐蔽的芦苇丛中藏身和繁殖等等。
昆山杜克大学在教学楼建筑物的玻璃上贴上了有效防止鸟撞的点状贴纸。
在玻璃墙外安装了遮挡物。 李彬彬 图
我们开展鸟撞调查,就是希望大家可以认识这些在城市中生活的鸟类,了解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其次,让大家能意识到,由于一些人类建筑物的存在,鸟类会面临生存的风险。最后,这些风险我们是可以避免或者降低的。比如从个人来说,我们可以在玻璃窗上贴一些鸟类防撞贴纸,晚上关掉不必要的灯光,拉上窗帘,把室内植物远离玻璃窗放置等等。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城市规划的从业者、决策者,还有建筑师,对城市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有更深的理解,把生物多样性纳入到城市设计的考量里。
北京杀人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29114.html- 标签:散步教学设计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专访 | 当城市建筑玻璃,成了鸟飞不过去的“死亡之墙”
你是否听说过“鸟撞”?你知道每年有多少鸟儿因为误撞建筑物而折翼吗?什么样的建筑,更容易…
- 全球艺场在上海③|持续引进西方特展,从亏损的毕加索开始
- 中国奥园9亿港元卖香港罗便臣道物业,预计亏损1.7亿港元
- 新东方:计划年底前停止全国学习中心K-9学科辅导服务
- 刘香成:30年来,上海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城市
- 体坛联播|高拉特成广州离队第一人,速滑高亭宇波兰站夺冠
- 《张医生与王医生》:知识、尊严和自我
- 最新科学研究:每周中等强度运动5小时,可预防多种癌症
- 茑屋书店前滩新店特设“上海文学”专区,爷叔阿姨是打卡主力
- 全球艺场在上海② | 四十年前,面对米勒高更的震撼
- 乡村共富策⑤专访陆铭:农村共同富裕应该让人“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