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生活  男女

因为有困惑所以想要一起寻找解答女书系编辑访谈

因为有困惑所以想要一起寻找解答女书系编辑访谈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是女性主义者乔安娜·拉斯的著名文论,她在书中模仿文学评论中的惯用论调,以反讽的方式写了一份“抑止女性写作指南”,以此尖锐地指出和批评那些施加在女性作者身上,阻止、贬低和无视女性写作的社会阻力。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出版后,在豆瓣获得了一万三千余人的想读,9.0分的评分,在微博和其他平台上也常见读者热议。结合读者和媒体的提问,本书编辑之一杨晓琼聊了聊这本书和出版这本书的始末。她谈到这本书诞生的过程如何伴随着各种社会事件的发生,谈到引进这本书的初衷,谈到它在当下激起的各种混乱的讨论,也谈到了她个人在做这本书的过程中被解开的困惑和被打通的思路。希望这篇访谈能够在三八妇女节给大家带来一些力量与鼓舞。

  三辉的选题一直以来都非常明确地在关注各种不正义的体制,弱势群体的,所以关注到女性议题是很自然的。早在2016年,我们就开始策划一个“女性书系”,当时全球的metoo运动虽然尚未开始,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女性话题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议题。我们这个书系涵盖了比较多的话题,包括、女性知识分子、以及女性写作,在策划的时候主要考虑收录两方面的图书,一是讨论具体议题的理论书,二是反映当下全球各种女性的生命经验的非虚构写作。因为我们问了版代很多相关的书目,于是版代给我们推荐了这本《如何抑止女性写作》,我们觉得女性在创作时受到的结构性暴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视角,于是选了这本书。关于引进这些书的意义,当时选这些书的我们都是很年轻的女孩子,这些话题也是我们平常会讨论而讨论不出结果的,所以与其说是为了启蒙、传递思想火种之类的——如很多出版界和媒体前辈所希望的——不如说是因为我们自身有困惑,并且能够感觉到这同样是其他很多人的困惑,寻找和引进这些书就变成跟大家一起解决困惑的一种方式。

  从2016年到现在,国内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人们对女性话题的关注有增无减,但是在很多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人们对于一些基本的女权概念是缺乏理解的,同时在一些具体的议题上只有立场没有细微的考察;这一套书最开始是希望大家去关注各种女性群体的处境,但是在它卡在出版流程的这些年里面,作为女权运动历史重要节点的整个metoo运动发生又过去,还有其他种种社会事件,女性群体的处境的确如我们希望的获得了很多关注,那么在现在的情况下,我认为这套书可以与各种女性的声音汇流,为某些架空的讨论提供具体的知识或血肉,同时进一步推动大家对各种性别议题的思考。

  如作者所说的,这些抑止和打压女性写作的方式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她不是第一个看到文学界的这种厌女传统的,但是没有人对此做系统的收集和梳理,于是她趁着生病的几个月开始做这项工作。所以说拉斯的很多观点(对于女权主义者来说或许)不是什么新颖的东西,但她所搜集的材料的数量和广度非常令人震撼,她也是第一个对这些打压模式进行系统化归纳的。这种巨细靡遗的证据搜集是需要耗费很多心血的,而且几乎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从一些读者的反馈来看,大量的证据和不熟悉的人名在阅读时也很让人头大。但是我相信拉斯是做了取舍和考虑的,这种简单直接的材料罗列除了增加论述本身的说服力,还让人看到,打压女性创作的系统,规模、范围是如此巨大,是如此密不透风、根深蒂固。对我个人来说,阅读这些证据的体验跟阅读波拉尼奥的《2666》很像。《2666》把发生在墨西哥的百余起针对女性的暴力凶杀案的调查报告罗列在书中,读这些报告,一开始是为惨状震惊,之后会因为太多而麻木,之后又为这种数量而震惊,读《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也是一样。这真实地反映了我们面对针对女性的暴力的社会新闻时的真实反应,被某些情节震惊,之后因为发生的次数太多而麻木,无力关心,到最后依然是震撼。波拉尼奥所写的《2666》是取材于发生在墨西哥的真实事件,《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也完全是真实的;只是一种是肉眼可见的惨烈,一种是没有血痕的暴力。

  3、你觉得抑止女性写作的情况改变了吗?女作家们是否走入了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或是你认为仍有隐秘的枷锁存在?

  这让我想起杨笠在脱口秀里面的一个说法,她说一个段子之所以能效果好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共鸣。这本书第一次出版于三十多年前,而在2021年的今天,它在国内出版后能获得这样的反响和讨论,必定也是因为大家有共鸣。我相信女性的境况是有所改善的,其中有独生子女政策歪打正着造成的效果,也有女权前辈的努力,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也相对更有话语权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进步是有限的。杨笠的同一场脱口秀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有人说她说的不是脱口秀,这不就是这本写于三十多年前的书里写到的打压模式吗?“她写了,可她不该写。她写了,可你们看看她写的啥呀?她写了,可她算不上真正的艺术家,这也不是真正的艺术。”

  此外,这本书出版后我在豆瓣上发起了一个话题:“我所见的对女性创作的抑止”,请大家谈一谈自己亲身经历的打压和见到过的打压。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我怀疑大家多聊几天,我也能攒出一本《如何抑止女性写作2》。比如J. K. 罗琳在出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时,出版社曾担心读者看到是位女作者而不去读这本书,所以他们建议罗琳取一个中性的名字。日本漫画《鬼灭之刃》的作者,也面对“热血少年漫画的作者一定要是男性”“女人怎么可能懂热血、青春这样的故事,女人就应该老老实实去画少女爱情漫画”这样的评论。尤其让我意外的是这个话题下面许多的发言本身就是对女性创作的抑止。比如有人在这个话题里面说感觉大家被带了节奏,说性别对立是资本家用来男女的,掩盖了真实的矛盾。这样的人他们其实还是觉得性别问题是一个次要的问题,有男人参与的问题才是核心问题,男人和女人一起被压迫就是压迫,如果只有女人被压迫,女人就应该闭嘴。也有人想用文学史、戏剧史这样的东西论证女人不行。有人说遍观戏剧史,一个杰出的女剧作家都没有。很快评论里就有人列出很多女剧作家,比如玛格丽特·卡文迪什(Margaret Cavendish)、苏珊娜·森特利弗(Susanna Centlivre)、阿芙拉·贝恩(Aphra Behn)、丽莲·海尔曼(Lillian Hellman),还有萨拉·凯恩。他说他看不到女人,那是因为历史上的男人也看不到,而评定谁应享有怎样的文学地位的就是他们。

  因此隐秘的枷锁一直存在,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可能也永远存在。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发现枷锁的时候指出这是枷锁,将它砸碎,并且在即使知道我们无法立刻塑造出更光明的未来、或许有生之年都不可能的情况下,依然向着这一目标努力。

  4、《如何抑止女性写作》引起的共鸣与带给读者的启发不仅是写作上的,而且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你认为为何会产生这一状况?

  首先这与前述的当前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关,各种女性经验得到讲述,各种问题被提出,自然就会交会成一张网络。这本书中所罗列的一些打压方式也是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的,比如对于女性的社会期待让她们往往被困在家庭当中,没有时间写作,这是所有职业女性面临的问题;比如女作家面临男性凝视和羞辱,这在工作场合也很常见,不从专业度上去评判一件事情,而从她的性别、相貌和私生活去评判她;还有双标,做同样的事情,往往最后居功的是男性。所以这类抑止的模式其实是相通的,可延伸的,不管你是女作家也好,女医护也好,女科研人员也好,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插图:第一个报名并参加波士顿马拉松这项活动的女性凯瑟琳·弗吉尼亚·“凯西”斯威策。2017年,在首次参加波士顿马拉松五十周年后,70岁的斯威策再次参加了这一赛事。组委会为她分配了和之前相同的号码261号,并宣布将这一号码永久保留,不再使用,以示对斯威策的纪念。她最终耗时4小时44分31秒完成这次比赛。

  5、你怎么看待在中国,《如何抑止女性写作》的目标读者?一般而言,人们会更多地认为,此类书是献给女性的。不过,我们在序言里注意到,克里斯宾也提及了男性和女性,西方和东方,白人和黑人等等级关系并强调其中也存在同样的“抑止”。你怎么看这种更度的思考和讨论,你希望读者能从书里收获什么?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读者还是女性。但的确,这本书应该拥有更广的读者群,父权制度和种族主义的压迫模式是相似的;男性和女性,西方和东方,白人和黑人都是不同制度当中的特权者和被压迫者的关系,女性、东方人和黑人都是被边缘化和漠视的。国内读者主要是女性的原因我只能做一些猜测,并没有调查和数据支持:一方面可能是书名容易让人以为是只关于女性的;另一方面,关于种族问题国内可能没有讨论的土壤,或者主流观点与这本书中的说的东西还不在一个阶段,又或者其他的边缘群体还不能够像国内的“女性”群体一样聚集到一起形成一种能被听见的声音。但是我希望这本书所呼吁的对所有边缘群体的关注是能起一点作用的,没有土壤,我们就一点一点地创造土壤。

  至于我希望读者能收获什么的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从来不对读者做这样的期待。但是我可以跟大家分享自己从这本书中读到了什么:首先它肯定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所受的文学教育,那些被认为是次要的作品是不是真的不重要,还是说只是与主流审美格格不入;我重新思考了自己作为学生、编辑、写作者得到和给出的一些评判,有哪些是公正的,有哪些又是经不住推敲的;同时如书中提到的,我们不应只把自己视为被抑止者,我们应该去看到更多被抑止的群体,如“打工诗人”“世界音乐”这样的标签,在这些标签下的创作者跟被抑止的女性写作者面临的处境是相似的。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唯一的中心,不可改的标准,只看到群体身份而看不到作品本身的傲慢眼睛;如克里斯宾所说,“拉斯所做的是试图探讨我们怎样才能真正面对彼此:怎样从关注个体转向关注共同的人类。”

  本书是女性主义者乔安娜·拉斯的著名文论,她在书中模仿文学评论中的惯用论调,以反讽的方式写了一份“抑止女性写作指南”,以此尖锐地指出和批评那些施加在女性作者身上,阻止、贬低和无视女性写作的社会阻力。同时,这又是一部主流视野之外的文学史,它重新搜罗了那些被认为不值得了解的作品,并对那些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作者指名道姓:狄更斯、海明威、伍尔夫、桑塔格、勃朗特姐妹——有人曾贬抑女性写作,有人是被贬抑者,而有人两者皆是。

  这是一部愤怒又锐利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它直指女性书写所面对的结构性暴力,带领读者重新认识那些被贬抑的声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女女女女怎么读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