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生活  楼市

沈阳:一座城的抗疫战寒24小时

沈阳,常住人口超过830万人的东北中心城市。

2020年底,当地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一场全民战“疫”随之打响。截至1月12日24时,此次疫情全市已有37例确诊病例。

2021年初,一场严寒袭扰全国。沈阳,滴水成冰。

三九时节,我们选取普通的一天作为“时间切片”,走近不同时段坚守岗位的人们,还原这座城市的抗疫战寒24小时。

24小时很短,只是历史长河中一个瞬息,我们希望,许多年以后,人们还能记得那些坚守的身影;

24小时很长,这是抗疫时光中一个缩影,我们希望,春光烂漫时,人们不会遗忘这寒冬里的暖流……

【时间】1:00

【地点】皇姑区塔湾明廉封闭管控区

【人物】沈阳市交通警察局皇姑大队三中队中队长 杨琛

凌晨1时,寒风中,杨琛又一次上岗。

站在明廉路交通岗,荧光绿色的警服很亮眼。望着安静的街道,他说:“半夜车少,但也是精神最紧张的时候。我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让一辆车离开封闭区。”

1月11日,沈阳市交通警察局皇姑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杨琛在皇姑区塔湾明廉封闭管控区执勤。

疫情发生以来,杨琛开始了24小时勤务模式,值守封闭管控区夜班岗位已有半个多月。作为中队长,他把最艰苦的夜班留给自己。“就像上战场,你不带头,别人怎么能跟上来?”

冷,早已习惯,心,坚如磐石。

夜色中,杨琛挺了挺胸脯,抬头望向远方:“我跟大伙说,咱们在这站岗,是为家人站岗,也是为沈阳城站岗。为了控制疫情,就要把自己‘钉’在岗位上!”

【时间】3:02

【地点】沈北新区虎石台

【人物】沈阳瀚洋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医疗废物清运员 杨宁

灯光柔和,街道空荡荡。

42岁的杨宁身穿防护服,和同事于洋一起开着厢式货车向市区赶去。沈阳市有150多个隔离酒店,他们负责去收集涉及新冠肺炎病毒医疗废物。

气温-23℃,下车前,杨宁深吸一口气,打开车门,冲进夜色里。于洋停好车,匆匆跟上。板房里,两人填好登记表,拖着消过毒的黄色垃圾桶往外走,里面装的是集中隔离人员的医疗和生活垃圾。

用力把40多公斤重的垃圾桶搬上车,两人的护目镜蒙上一层水汽,很快结成了霜;口罩冻了又化,化了又冻,他们不以为意。

“出来一趟4至5个小时,车子装满后运到工厂无害化处理。喘口气,再跑下一趟。”疫情发生后,一线的40多名员工基本“连轴转”。

防疫期间无法回家,妻儿常给杨宁发微信叮嘱注意安全,有空时他就回复几句。

“把本职工作做好,让疫情早点过去,大家伙的好日子不就都来了嘛?”雾蒙蒙的防护面罩后面,依稀能看到杨宁咧开嘴笑。

【时间】7:30

【地点】铁西区西站社区

【人物】“油条夫妻”:李明、王丽梅

“滋啦、滋啦……”面团在油中打个滚,香气四溢,金灿灿的油条冒着热气出锅了。

一阵紧张忙碌后,李明夫妻俩推着三轮车来到核酸检测点,为工作人员送上早餐。

1月6日,“油条夫妻”李明、王丽梅夫妇将油条豆浆送至铁西区西站社区一处核酸检测点。

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夫妻俩自掏腰包,给一线工作人员送了2个多月油条、豆浆,被人们称作“油条夫妻”。

如今疫情再现,夫妻俩又“坐不住”了。“去年怎么做,今年还怎么做!”李明说,从元旦到现在,他们每天提供八九十份早餐。发放完早餐,他们收拾一下,又变身志愿者,协助采集点测量体温、维持秩序、运送物资……

“3年前我跟爱人来到沈阳,沈阳人热情,没把我们当外人,现在沈阳有困难,为大家做点事儿,也算是尽一份心。”妻子王丽梅说。

【时间】9:00

【地点】和平区沈阳集中救治中心

【人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科医生 朱然

9点,朱然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带着舱内医生的医嘱和患者的各项检验数据,她要向国家卫健委派来的专家组逐一汇报,制定点对点的治疗方案。

2020年底,朱然临危受命作为医疗队队长带队进驻新冠肺炎集中救治沈阳中心。

1月4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科医生朱然(左一)在转运危重患者。

汇报完工作,朱然和专家们进舱查房,对患者的俯卧位治疗、呼吸机等,她都要做细致调整。

这些工作刚忙完,她接到报告:“一位重症患者呼吸衰竭,要立即进行通气治疗和CT检查!”

“马上到位!”朱然斩钉截铁,带着4位医生、6位护士赶到病房,携带氧气瓶、ECMO、监护仪、呼吸机、各种药物插管,把患者送往CT室检查。各项救治措施随之有序开展,一分钟、两分钟……患者状况好转,医护们松了一口气。

抹去额头的汗水,朱然走出工作区:“重症科医生就是要和死神抢人。我们会守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绝不后退!”

【时间】12:05

【地点】浑南区恒达路

【人物】美团“骑手” 小月月

午饭时间,小月月正忙得不可开交。穿着厚厚的黄棉服,戴着头盔口罩,这个24岁的女孩穿梭于各个商铺与小区之间。

“我老家在锦州,每年过年都要回去。今年赶上疫情,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得去,这可能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小月月拎着一兜蔬菜说。

疫情发生后,一些商家暂停营业,外卖订单少了许多。小月月仍坚持工作。“现在人们都减少出门了,很多人靠点外卖解决一日三餐,这份工作很有价值!”小月月说,送完外卖经常会收到客户的感谢,下雨下雪天被顾客叮嘱:不急,路上小心……点滴小事聚在心里,让她倍感温暖。

从2019年开始,这个女孩就穿梭在沈阳的大街小巷,她和沈阳一起挺过了2020年春的疫情,她相信这次同样能挺过去:“我喜欢这座城市,我愿意为这里的人们送去饭菜,我也期待着疫情早点过去,我想在沈阳有属于自己的家。”

【时间】14:30

【地点】皇姑区北飞社区

【人物】沈阳医学院尼日利亚留学生 梅西

“妈妈,这个‘大白’是个外国人!”在第三轮核酸检测点排队人群中,一个小女孩指着身穿防护服的梅西好奇地说。

梅西向小女孩比了个爱心,孩子被逗笑了。几个居民站得很近,他快步上前做个手势,用流利的汉语说:“对不起,请保持一米距离。”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走来,他跑上去扶住老人送到门口。

沈阳医学院派出了110名青年志愿者,帮助社区核查信息、维持秩序。梅西等外国留学生自告奋勇参加。

“我是尼日利亚的孩子,也是中国的孩子。去年疫情期间,我们留学生得到很多帮助,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手拉着手,一起渡过难关!”

梅西已在沈阳生活了6个年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寒风中,他握紧拳头,对着镜头喊道:“中国,加油!沈阳,加油!”

【时间】19:10

【地点】大东区八王寺街

【人物】沈阳新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外网巡查员 朱光壁

58岁的朱光壁从抢修点气喘吁吁跑回换热站,扒了两口饭,抓起手套,骑上电动车,又开始了外网巡查。

严寒给供暖带来挑战,不久前一次抢修中,他和同事在户外连续作业大半天,双脚都被冻伤了。

1月7日,在国家电网沈阳供电公司浑河变电站,工作人员在寒风中对电力设施进行巡视。

经过层层登记、测量体温、扫码等环节,朱光壁进入5号换热站。一次网供水温度、二次网供回水温度……朱光壁将数据抄在表格上。晚9点前,他要把辖区内16个换热站的数据回传到主控中心。

“我们的供热涉及沈阳市三个区,公司6台锅炉已全部满负荷运行。”朱光壁边走边说,嘴边呼呼冒着白气,“不少老百姓在家配合抗疫,暖气必须烧好,关键时候,不能掉链子!”

【时间】22:15

【地点】沈河区文荟社区

【人物】社区干部 霍福红

办公室里灯火通明。霍福红吃过盒饭,和大家一起忙着整理居民核酸检测的数据。

文荟社区下辖10个小区,5600余户,总人口近1.3万人。十多名社工忙得脚不沾地,工作到半夜是家常便饭。

疫情发生后,刚当妈妈的霍福红把5个月大、还没断奶的孩子送到母亲家,投身抗疫。

该到小区巡查了,霍福红擦了擦眼圈,笑了笑,站起身说:“等孩子长大,会觉得她的妈妈,为了她,也为沈阳,干过一件很棒的事儿!”

午夜的沈阳,车辆稀少。城市,已沉沉睡去。热爱她的人们,仍然在许多岗位上、许多角落里,守望着、盼望着又一个黎明和下一个春天。

来源| 沈阳晚报

|雨薇

2021哪个楼盘能成为“现象级”?

钉子户搬迁是“全屯人的希望”?

2020长白二手房成交单价18000!

2021楼市地图发布 共378个楼盘

疫情影响下上半年楼市销量会暴跌吗?

18万方地块引发沈抚示范区开年“第一抢”

占地三个半保利茉莉公馆 此地必掀新争霸

2020沈阳哪的房子卖得最火 请看总榜单

抖音:搜索“沈阳楼市-蜀椒网络”

微信:看点直播搜索“栋察楼市”

周一至周五 19:00直播

微博/抖音/头条/直播

微博:李栋-栋察楼市

视频号: 栋察楼市

百家号: 栋察楼市

头条号:栋察沈阳

一直播:李栋-栋察楼市

知识星球:栋察楼市

微信号|dongcls

每日6:30推送最新楼市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