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生活  楼市

看不懂没关系知道厉害就行了,2020年八大最硬核的发动机

发动机之于汽车,就如心脏之于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讲,没有发动机就没有汽车。

作为汽车的技术核心,发动机的发展即是汽车发展,发动机的每一次大的技术革新都会将汽车工业向前推进一大步。那么今年又会有哪些让人脑洞大开的创新技术,今天就和大家盘点下2020年八大硬核发动机,看看他们都有哪些“sao”操作。

代表车型:K5凯酷、索纳塔十

核心亮点:CVVD发动机技术,首次实现对气门开启时长的控制。

目前发动机气门控制技术主要分为CVVT和CVVL两种。其中CVV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是一种以控制气门开闭时间节点来改变气缸进气量的技术;CVVL(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是一种以调节气门开闭深度来改变气缸内空气量的技术。

而CVVD(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Duration)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期技术,则是继CVVT、CVVL之后,首次实现对气门开启时长的控制。

CVVD是依托CVVD凸轮轴总成、CVVD位置控制器和CVVD驱动电机组成的创新结构。在不改变气门升程的前提下,能够合理控制气门的开启时机和持续时长,达到高性能和高效的燃油效率。

据悉,在CVVD发动机技术的加持下,发动机气缸有效压缩比可在4:1-10.5:1之间自由调整,获得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效果。发动机性能可提高4%以上,燃油率可提高5%以上,而尾气排放量可减少12%以上。

代表车型:马自达3压燃版、CX-30压燃版

核心亮点:SPCCI技术,让HCCI点火和火花塞点火实现无缝衔接,从而实现稀薄燃烧

面对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如何减少燃油消耗的同时提升动力性能,是马自达乃至所有车企攻坚的难题。

工程师大量的研究发现,当空燃比(气缸内燃烧的空气和燃料的质量之比)达到14.7:1时,汽油刚好能够完全燃烧,随着混合气中空气含量的增加,燃烧会越充分,同时由于喷油量减少,油耗也会降低。而当空燃比大于18:1时,就可以将气缸内的燃烧状态称之为稀薄燃烧。稀薄燃烧,顾名思义,就是说燃烧时空气中的燃料很稀薄。

让混气实现稀薄燃烧是工程师一直以来的追求,但随着空燃比的增大,空气变得很稀薄,很难被点燃。

通过研究,工程师又发现,HCCI(均质混合气压缩点火,点火过程同柴油发动机相类似)除了能实现较高的压缩比和比热比,还能完全和快速地燃烧稀薄混合气,实现多点大面积同时压缩着火,没有传统火花塞点燃的火焰传播过程,所以压缩点火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燃烧放热,以提高发动机效率。

不过因为HCCI燃烧的转速和负载区间较窄,只在中等低转速下HCCI工作效果最佳,而在其它转速和负荷下需要采用火花塞点火,才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如何无缝衔接HCCI点火和火花塞点火成为了摆在工程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为传统的火花塞点火和HCCI点火对缸内温度、空燃比等要求均不一样,在不同工况下,让发动机来回切换点火模式非常困难。

而马自达采用了SPCCI(Spark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火花控制压燃点火”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难题。

在活塞压缩行程中,先使用火花塞点燃一小部分混合气体,这部分燃烧的混合气体将为缸内创造足够的压力和温度,让缸内其余未燃烧的混合气体在活塞的压缩下自燃。

所以不同与传统的发动机,压燃发动机的火花塞点火时机要更早,在压缩过程中就点火,传统发动机的是在压缩行程完成时进行点火。简单来说,火花塞的存在,不是为了点火,而是一个为压燃创造条件的辅助手段。

而为了实现将混合气先点燃小部分再压燃大部分,压燃发动机采用分段喷油,在进气行程中先喷入少量汽油,点火增压后,在压缩的过程中继续喷入足量的汽油进行压燃。因此对于SPCCI技术而言,分段喷油是一个关键小细节,它能够有效降低混合气在高压缩状态下过早爆燃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稳定性。

与SKYACTIV-G相比,SKYACTIV-X的燃油经济性提高了20%,另外,在低速行驶时,由于使用超级稀薄燃烧,理论上燃油经济性可提高30%左右。

代表车型:AMG A 45、CLA 45、GLA 45

核心亮点:421马力L,现役同排量最强。

搭载在全新AMG A 45上的那台代号为M139的2.0T发动机,可爆发出421马力的惊人动力,升功率达到210.5马力/升,最大扭矩为500牛·米,在新动力的加持下,新款AMG A 45百公里加速仅为3.9秒。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M139发动机配备了一个带有滚子轴承的全新的双涡管单涡轮增压器,能有效降低摩擦,让涡轮的转速快速提升,有效解决大口径涡轮增压器涡轮迟滞的现象,提高了动力响应。

另外,M139的涡轮机壳与排气歧管采用分开的设计,这样就可以将废气单独送入涡轮内,让发动机运转更为平滑。

除此之外,M139还采用了高强度、冷铸、密封铝合金模块等技术,缸体可承受超过2300psi燃烧压力值。而在活塞衬套上,M139采用了“Nanoslide”优化型双丝电弧喷涂技术,这样摩擦系数可以降到最低,增加了发动机寿命。

新款发动机将上一代M133发动机改成了反置式布局(排气和增压器都在后面),使得进排气更长更粗,并且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和碳纤维材质,减轻重量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进排气效率。而且发动机高度也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身重心。

很明显,这是一台偏高转的发动机,转速到了4000rpm以后动力才是会被真正唤醒,而在在5250rpm之前,都能提供500牛·米的最大扭矩输出。高转速配合官方魔改排气,那低沉的嘶吼简直让人肾上腺爆棚。

代表车型:本田凌派锐·混动

核心亮点:四缸+混动,油耗低至4L/100km。

广汽本田凌派在今年终于重回四缸机时代,而且是一台混动的四缸机。凌派锐·混动的1.5L i-MMD混动系统和雅阁锐·混动的那套2.0L i-MMD混动系统工作原理相同,两者主要是发动机排量、电机功率不同罢了。

i-MMD系统由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锂离子电池和动力控制单元组成。有电机驱动、混合驱动和发动机驱动三种模式。

纯电工作模式

混合驱动模式

发动机驱动模式

与丰田的混动系统相比,本田的i-MMD系统在中低速时更强调电机的作用,发动机主要驱动发电机运转,发出电力提供给行驶用马达来驱动车辆。而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接通过离合器将动力传递到车轮驱动车辆,此时电池和电机不工作。

搭载1.5L i-MMD混动系统的凌派,无论在动力响应还是平顺性方面都要比原来的那台1.0T三缸机强不少,而且官方的百公里油耗仅为4L/100km。

代表车型:宋PLUS

核心亮点:最大热效率高达38%,参数靓丽

一向重视技术研发的比亚迪,在今年捷报不少,先是刀片电池的惊艳亮相,确定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而后在成都车展上,推出了全新的骁云1.5TI发动机,其性能指标达到了行业一流水准。

该发动机汇聚了当下比亚迪所能运用的主流发动机技术,包括350Rar缸内直喷、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双流道涡轮增压器、米勒循环等技术。

其中VVT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以调整进气门的开启时机,通过提前关闭进气门,可实现轻米勒循环,让发动机的压缩比小于膨胀比,从而提升了低速状态下的燃油经济性。

另外,发动机还匹配了博世350bar高压缸内直喷技术,可以产生更好的燃油雾化效果,让燃烧更加充分。

而为了减小涡轮迟滞现象,骁云1.5TI发动机采用了全新一代涡轮增压器,具备双流道涡轮、电控泄压阀等技术,能够有效消除排气干涉,加快废气的排放效率,从而改善涡轮迟滞现象。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骁云1.5TI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6kW(185马力),峰值扭矩288牛·米,相比现款1.5T发动机,动力提升了25匹马力,发动机热销率达到了38%。动力参数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准。

代表车型:星途VX

核心亮点:256马力,带CVVL气门升程

奇瑞被称为国内的技术宅,在当年技术落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联合国内多所顶级高校,搞出了国内第一台CVT,打破了国外品牌长期垄断自动挡变速箱的局面,让人刮目相看。

而目前搭载在奇瑞多款主流车型上的第三代ACTECO 1.6T发动机,凭借37.1%的最大热效率,夺得国产芯“十佳”的美誉。

而即将推出的星途VX 390T车型,将首次搭载代号为F4J20的2.0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该发动机除了采用已经搭载在1.6T发动机上的缸内直喷、电控泄压阀、铝制缸体、缸盖集成排气技术之外,还增加了类似本田i-VTEC的可变气门升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改变气门开启相位的同时还能控制开启大小,兼具低负载的经济性和高负载的爆发力。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新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54马力,最大扭矩为380牛·米,参数甚至超越了第三代EA88(探岳)、丰田8AR-FTS(汉兰达)。

代表车型:长安UNI-T

核心亮点:动力突出,热效率高达40%

作为中国品牌第一阵营的车企,长安向来比较注重自主研发,拥有着国产品牌首个动力模块化平台——蓝鲸NE动力平台,而在去年年末推出的蓝鲸NE 1.5T发动机凭借40%的最高热效率,成为了热效率最高的量产发动机。

技术方面,NE 1.5T发动机采用了双出口集成排气歧管+双涡管涡轮增压技术,两个技术的结合能够有效降低涡轮迟滞现象。

另外,发动机还采用了平顶活塞顶面形状,它与高滚流气道、350bar的高压喷射一起形成了AGILE高效超净燃烧系统,使其轻松满足国六B的同时,能够让混合气燃烧更充分,兼顾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提升。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2kW,最大扭矩300N·m,动力出色的同时,发动机热效率也达到了40%。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下,更多的厂家把目光放在了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上,但却在最核心的发动机技术方面少有建树。不过也有一些车企在那潜心钻研,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动力,巩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优秀的发动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值得佩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