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Z全新回归!标配2.0T+8AT 超大后排 只要25.28万起!
林肯的轿车离开我们视线已经有一段时间,国产后的长安林肯去年销量同比增长了46.92%。趁着这样的好势头和品牌诞生100周年,林肯再次将目光放在了被停止的轿车业务上,带来了全新理念的林肯Z,相信它在此前的亮相中就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近日,林肯Z终于迎来了上市,售价区间为25.28-34.08万元,共提供7款车型。新车相比此前25.50-34.20万元的预售价格差别不大 ,具体售价如下:
一分钟看新车:
1.新车整体更加年轻化
2.内饰12.3+27英寸屏长1.1米
3.全系标配2.0T+8AT动力总成
林肯Z定位中型轿车,车身尺寸的长宽高分别为4982/1865/1485mm、轴距2930mm,这个数据放在同级的豪华品牌车型中属于正常水平。
不过,由于林肯Z是基于福特全新的C2横置平台打造,所以其车内的空间利用率会比纵置平台的车型更高,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的表现。
其实林肯Z与全新蒙迪欧一样属于中国特供车型,其名字源于2006年的林肯Zephyr概念车,这是林肯MKZ的前身。此前MKZ的售价为25.58-36.98万,而新车则是它的继任者,还在轴距上增加了80mm。
动力方面,林肯Z全系搭载2.0T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246Ps,峰值扭矩为376牛·米,传动系统匹配8AT变速箱。这台发动机的整体动力放在林肯Z上都有所提升,0-100km/h加速为6.8秒,而同级一些车型的入门版只会提供2.0T低功率调校。
林肯Z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主题围绕Z时代做文章,大胆程度与全新蒙迪欧不相上下,虽然少了些传统美式气息,但更符合国人的审美。
林肯Z拥有5种车身颜色,车门把手和A柱为隐藏式设计,轮圈根据不同配置有18或19英寸。车尾为溜背造型,贯穿式尾灯也是林肯的标志性设计。新车外观提供了i享型和i酷型两种包围风格,前者偏商务气息,后者则比较动感。
内饰氛围融合了豪华与科技感,共有5种内饰配色可选。最引人注目的是长达1.1米的三联屏,显示界面由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和27英寸贯穿式中控屏构成。
车机基于福特智能网联架构打造,与自家的电动车享受相同待遇。内部搭载了林肯星云人机交互系统,内置车路协同、手机APP远程控制,支持FOTA在线升级,能对车机系统和车辆性能进行优化,并搭载了Co-Pilot 360 2.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既然是一台林肯,那么新车肯定少不了豪华品牌该有的专属感和仪式感。
走近林肯Z,Embrace & Farewell迎宾灯语光影系统会启动,1.8米巨幅迎宾光毯出现在车身两侧。上车后,中控屏幕上方的摄像头能刷脸登录ID,让系统帮助用户自动调整好座椅设置和音乐喜好,换挡为标志性的按键式设计。
前排座椅支持多达24向的电动调节,带通风/加热/按摩功能,音响为Revel锐威,并全系带ANC主动降噪功能。空调为三区独立,手机支持无线充电,后排还提供化妆镜。
林肯Z有运动、标准、节能三种驾驶模式可选,在不同模式下,仪表盘、中控屏主题和128色动态氛围灯会随之改变,并有七种味道的香氛和四种环境氛围模式,气氛营造到位。
所以林肯Z在这些配置和体验上,做到了甚至比同级的豪华品牌还要好,这也是林肯一直以来的特色所在,而并非精装版蒙迪欧这么简单。
从价格和定位来看,林肯Z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有:
雷克萨斯ES
29.49-48.89万元
凯迪拉克CT5
27.97-34.17万元
奥迪A4L
30.68-39.68万元
林肯Z在价格上有一定的优势,车身尺寸和空间利用率也更好,配置丰富也是其一直以来的特点,动力和油耗表现不错。
林肯Z是林肯家族当中最年轻化的产品,放在豪华品牌中型车中也是如此,它把豪华和科技感提升到了更高一层,与自家的其他产品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相信林肯Z能吸引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它也是林肯在中国市场销量继续增长的关键。
欧美日本道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http://www.xinzhiliao.com/sj/xiaji/26618.html- 标签:米凯拉·舍费尔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林肯Z全新回归!标配2.0T+8AT 超大后排 只要25.28万起!
林肯的轿车离开我们视线已经有一段时间,国产后的长安林肯去年销量同比增长了46.92%。趁…
- 运动兼顾家用该选谁?这韩系MPV真比赛那更值吗?
- 杨洁篪就乌克兰局势阐明立场
- 广东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8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8例
- 深圳新增3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1例无症状感染者
- 河北新增本土确诊13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5例
- 中东部将有大范围降水过程 内蒙古中西部等地有沙尘
- 积压订单超2万!这些7万级小车火到停产 还有哪些车能替代?
- 七旬匠师的坚守:拓古传今留存历史“光影”
- 西周“陶窑”出土相关器物400余件 丰镐遗址“手工业园区”形成
- 东西问 | 杨成:重构欧洲“认同范围”?乌克兰危机的深层文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