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海南生活  车市

价格屠夫也造车?网友:终于等到了 1.99万我肯定买!

价格屠夫,永远是最可怕的。

在2010年,我们买一台双核手机基本需要4-5千元,但小米的横空出世,直接把售价拉低到惊人的1999元。又或者是神舟电脑,别人6-8千的配置,而它只要4-5千。它们都直接“破坏”了该市场的定价规律,所以有不少高呼

“小米,什么时候能推出1999元/平米的房子?”

“小米,什么时候能推出1.99万的汽车?”

对于后者,在2021年或许真要实现了。

就在2月19日,《晚点LatePost》报道称,“小米造车的信息即将靴子落地”。通过知情人士的信息,小米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并且将其作为“战略级决策”。

风声一起,当日小米股价就暴涨6.42%,甚至一度涨幅达到了12%,公司市值持续增高,达到了7722.8亿港元,凭空增加了500亿港元之多。嗯,买买君貌似又错过了一波“发财机会”。

很快地,小米官方也很快做出回应

“晚点等公告”.

这一回应态度着实是暧昧不清。要知道在2020年12月15日,前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可是斩钉截铁地表示:

@徐洁云

“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在买买君看来,这更多是烟雾弹。因为小米造车可不是一天两天被提到的了。小米集团掌门最早在2013年就表现出新能源汽车的好奇心,两度拜访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两位“价格屠夫“碰面,吸引力法则果然灵验。

在2015年投资蔚来之前,雷军则与行业认识交流造车想法,但因为预期不乐观而搁置,甚至认为,“新能源造车是骗钱“。也希望通过控股蔚来帮助后者度过难关,李斌则没有答应。

但在2016年,雷军创立的顺为资本又投资了小鹏汽车,虽然只是跟投这样的“小打小闹“,而顺为资本的持股比例还不到它们的5%。也换而言之,雷军更多是分一杯羹而已,并未亲身下场。

2018年,小米内部则启动了“micar“的项目调研,想要下场。到2019年的,小米决策层在董事会上再次提出造车,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川则拿出了汽车行业调研报告,向雷军说,”2019年底到2020年初,正是小米入局造车的时机“。

截止到2月20日,特斯拉CEO 埃隆·马斯克就以1772亿美元身价,成为了全球第二富翁,在他之下的是LVMH(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CEO 伯纳德·阿诺特,以及是微软集团CEO 比尔·盖茨。

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刮起了一波“飓风“,所至之处均牛马飞天。特斯拉,在2020年市值涨了近7倍,旗下Model 3一度成为中国最畅销纯电动汽车,如今依然是25万级最畅销电动车。蔚来汽车,最高股价涨幅达到14倍,市值甚至一度反超小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或许就是当时李斌的内心想法。

这背后,就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所向。根据国务院颁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 2025 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而在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上险量达112.58万辆,同比增长35.22%。

小米造车,正好赶上了“最好时机”。

另外也有小米集团的战略调整,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中国手机出货量在2016年达到5.6亿部顶峰后逐渐下滑,到2020年仅仅是3.08亿。手机更换周期,也已经从2013年的23.8月逐步提升到2019年的33.2月,消费者手机换代升级节奏明显减缓。

3C行业的“不景气”,意味小米集团需要开拓新市场,所以它更早地走出国门。而看向APPLE以及SONY这些3C巨头,也同样如此,国内的百度、恒大、华为则是更早地进入汽车领域。

参考小米集团2020年9月份财报,在经营组成部分,智能手机也只是占据了65.97%的比例,互联网服务以及其他则让它获得了8.93%的收入份额,收入达到了63.9亿元。这一部分,正是能为以后造车以及新理念购车提供宝贵经验。

新战场,是迫在眉睫的。在未来,小米造车也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如何去造,对于“生态链”整合能力极强的小米来说,基本不成问题。最早期的小米造手机,作为一个“后来者”,则是集大家之所长,索尼的摄像头、高通的CPU、三星的屏幕,也让不少人称小米为“最强组装厂”,以至于后来遭“掌握核心技术”的格力掌门人董明珠炮轰,“小米没有核心技术”。

至于如今占据小米利润不小部分的电视、扫地机器人、3C配件等,也均是如此炮制。这样,才能让小米快速完成“从零到有”的建设。对于汽车,也能如此吗?

答案则是“一部分能”,能的话,则是如今外观内饰设计、底盘调校均外包到国外有资历的公司。就如奇瑞最新推出的大蚂蚁,外观就是由意大利宾尼法利纳设计公司进行,又或者是风行T5 EVO,则是由奔驰前设计师Hans·Henning Knoepfle主导。至于电机、电池,业界更是早就进行了整合。

而难的一说是研发,但也通过招聘一大波业界好手解决。与如今小米集团相似的小鹏汽车,为了解决自动驾驶方案,甚至不惜与特斯拉对抗,招聘其自动驾驶高级工程师。二则是生产问题,并不是所有新能源造车都能如特斯拉一般,能够获得生产资质,要知道特斯拉也是靠“对赌协议”才从上海官方获得土地、生产资质、贷款等帮助。

小米集团虽然有着7722.80亿港元的市值,基本是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两倍的市值,但要一步一步靠“钞能力”成功? 还是一个未知之数,小米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很多。

生产,前提能获得资质。以如今收窄的资质发放来看,小米想要新获得资质的途径,就只有收购。负债累累的力帆,则被尹明善托付给吉利李书福,众泰汽车则被裁定破产,这些都是小米造车可能的资质来源。

另外小米造车也可以走上代工之路,蔚来汽车就一度让江淮汽车代工,小鹏汽车如今的G3车型也依然依靠海马汽车代工。在江淮与大众合作前提下,小米有可能则是与海马汽车合作,毕竟有着小鹏汽车这层关系,双方自然更容易谈妥。另外也有说法称,会是如今注重新能源的北汽集团,以北汽“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来看,它不会放弃这和小米合作的机会,但也有可能制约了以后小米汽车的发展。

至于国内更主流的哈弗、长安、吉利以及比亚迪,要与小米合作造车实在是“分身无力”,它们如今也进入了新能源造车的环节。小鹏、蔚来汽车更是无从谈起,虽说小米集团与它们有渊源,一是相互为竞争对手,二是它们产能尚未跟上,难以实现合作。

小米,被誉为“价格屠夫”,最初靠的是“期货战略”。以小米所采用的高通旗舰CPU来算,成本就高达1000元,但根据CPU的价格走势则是逐步下降,所以小米手机往往早期“亏本赚吆喝”,后期才是真正赚钱的时期,小米手机也经常以“产能不足,供货不足”控制前期出货量。

在汽车方面,运用该理论的则是特斯拉。通过大规模的单一生产,不进行定制,减少配置选择,尽可能提升生产效率。这更夸张一点在于,2020款特斯拉model 3无论高低配均具有14扬声器,只是低配出于定位差异进行了屏蔽,不少车主购买后则自行购买线材进行激活。这一点证明了,这缩减硬件成本还不如所提升生产效益。

另外是期货效益,特斯拉model 3在电池成本逐渐下降、研发成本得以分摊下,售价更是从30万迅速下降到25万区间。但与小米不同的是,它没有亏本赚吆喝。

如今的小米则是以软件、广告实现“硬件补贴”,手机、电视等均能通过广告分成、会员购买进行第二次利润收割。

这一点同样与特斯拉如今战略不谋而合,就在本月特斯拉就公布了在线服务9.9元/月的订阅费用,若是没有进行订阅则无法使用实况地图、在线音乐、在线视频等功能。如今或许只是9.9元/月试水,但未来呢?控制权依然在特斯拉手上,此外未来还有诸如FSD的订阅制度。

小米集团还有“高性价比”的品牌特征,参考长安奔奔E-STAR,难道还不能造出2.98万的车型吗?甚至靠着期货战略以及“软件补贴硬件“,做到更惊人的售价。而这一最开始未被看好、重视的市场,也因为销量,说明了这是如今最大的新能源细分市场,如今销量最高的纯电动车型售价也只是2-4万,小米造车进入该市场也是合理之举。

甚至,小米汽车甚至能做到1.99万的价格,参考长安奔奔E-STAR大概20%的毛利率,以及小米大概率实现特斯拉这种消除经销商利润预留空间的“自营模式”,再加上前面所说的“期货”+“软件补贴”两板斧,1.99万的小米牌“长安奔奔E-STAR”也并非全无可能。

当然的,还会有对标特斯拉Model 3、小鹏P7、蔚来ES6/ET7的车型出现,小米长久以来吃了“品牌印象”的亏,经常被当做“屌丝品牌”难以实现高溢价,若能进入新领域自然不会重蹈覆辙,而这更可能是小米造车首先会推出的车型。

造车新势力,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在如今新能源起飞的大环境下,也少了不少技术壁垒,以及新时代汽车更注重软件研发的前提下,百度、Apple、索尼以及戴森,均有造车的打算,小米的进入也并非意料之外。至于官方的多次否认,到如今的模糊回应,则是说明了小米更多是“放出消息”进行试水,若是反响积极,进入更是板上钉钉。如此一来,中国则将涌现一个强有力、以高性价比著称的新造车品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