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出台海南161种陆生野生动物上榜 打开珍稀动物
虽然要面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自然法则,但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长、未经驯化的野生动物构就了自然界的野性之美。
近期,调整后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向公众发布。新版《名录》调整实施后,我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161种。
生活在这片万物生长的岛屿中,每一个物种都不是一座孤岛。近期公布的新版《名录》意义重大,成为这个时代追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新注脚。
新版《名录》调整实施后,我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161种,包括29种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132种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30多年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蒋志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濒危程度得以缓解,而部分野生动物濒危程度加剧,还有一批新的珍贵、濒危物种随着研究的深入被发现,需要及时保护。对《名录》进行科学调整十分必要。
新版《名录》不仅对一些野生动物曾经的保护等级做出调整,还对原有《名录》物种全部予以保留的基础上,新增了517种(类)野生动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范围、保护级别升级,意味着对物种的保护力度明显加大。
我国于1989年颁布第一部《野生动物保》,32年后,才对野生动物名录进行了大的调整。在此之前只进行过两次小的修订,分别是将麝和穿山甲从二级调整到一级。
新版《名录》的公布,可以说是对我国目前野生动物生存现状和保护情况的一次全面梳理,这一极具里程碑式意义的《名录》关系到未来几十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发展方向。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它们能否进入新版《名录》,在名录上是什么级别,可能决定了整个种群的命运。
此外,这份新版《名录》也为人们探知陆生野生动物王国打开了一扇窗。新版《名录》的980种和8类物种中,686种为陆生野生动物,294种和8类则为水生野生动物。海南有161种陆生野生动物物种被纳入保护范围,占全国的23.5%。
作为一个边界清晰的地理单元,海南岛这块被海水环抱的陆地,拥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不仅拥有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性岛屿型热带雨林,还是中国湿地类型最丰富、最多样化的地区之一,自然生态优势极其明显。许多令开眼界的陆生野生动物在这儿自由生长。
根据新版《名录》,在海南岛这片土地上,分布着29种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132种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其中,哺乳纲15种,鸟纲121种,爬行纲13种,两栖纲2种,昆虫纲9种,蛛形纲1种。
对于所有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和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人而言,《名录》的更新无疑是一个值得欣喜的成果。许多生长在海南的珍稀陆生野生动物走进大众视野,保护者也能够为物种保护更好地发声。
32年后的首次大调整,让越来越多的物种入住这份“新名单”。与旧版《名录》相比,新版《名录》中增加了不少有可能受到生存威胁的物种。海南省优秀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从原来的11种增加到29种,除了黑脸琵鹭、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等16种陆生野生动物从二级调为一级外,还有从非国家重点保护调为一级的勺嘴鹬、黑嘴鸥和黑脚信天翁。我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也从原来的92种增加到132种。
新版《名录》传递的积极信息,背后也隐藏着管理的挑战。从生态角度看,可以将海南这161种陆生野生保护物种分为三大类:一、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代表的热带森林物种;二、以湿地鸟类为代表的湿地物种;三、窄域分布的以两栖、爬行动物为代表的小型动物。相对清晰明朗的归类,对海南野生动物保护提出了明确的方向:除了要重点保护具有鲜明海南特色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外,还要加强分布面广、量小、多样性的动物栖息地生态系统(群落)的保护。
岛屿对于特有种的孕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在161种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中,12种海南特有种和23种海南特有亚种的存在,成为新版《名录》中备受瞩目的一大亮点。其中,在海南省优秀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中,被冠以“海南之名”的海南长臂猿、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是当之无愧的海南特有种。
广受关注的海南长臂猿于1989年就被列为优秀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新版《名录》中仍然是一级保护级别。作为海南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这一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的存在也彰显着热带雨林的物种多样性。
“第五种群正在形成”“猿家喜添丁”……从不足10只到5群33只,近年来的众多喜讯都说明海南长臂猿保护工作成效初显,种群数量逐渐恢复。目前海南长臂猿仅存活于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除了猿声,属于海南山鹧鸪和海南孔雀雉的清亮叫声,也萦绕在海南岛中部和南部山区。但由于受到非法狩猎和生境破碎化的影响,海南山鹧鸪的数量急剧减少,变得极为罕见,海南孔雀雉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
新版《名录》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单里,海南麂、海南兔、海南画眉、霸王岭睑虎、海南睑虎、周氏睑虎、海南脆蛇蜥、鳞皮小蟾、乐东蟾蜍也均为海南特有种。
千鸣百啭的叽喳声由远及近,莺声燕语从四面八方涌来,林木茂盛、山峦起伏的海南岛鸟浪欢腾,被称为“鸟的天堂”也不为过。在海南省161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当中,121种鸟类以绝对压倒性的数量优势占据了新版《名录》的大头。
“鸟类跟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些鸟类会受到人类的影响而数量剧减。不少鸟类对人类生存有很多益处,比如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猛禽和猫头鹰等,它们对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很重要的。”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表示,这些也是鸟类物种在海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中数量最多的重要原因。
新版《名录》中,从原先的国家二级保护升级为优秀保护的黑脸琵鹭引起了众多关注。这种面色黝黑、有着一张琵琶形大嘴的珍禽,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而得名。飞行时的黑脸琵鹭,颈部和腿部伸直,有节奏地缓慢拍打着翅膀,仿佛正在舞蹈,亦因其姿态优美平缓,又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目前,黑脸琵鹭这一湿地“明星物种”在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入濒危等级,种群数量极为稀少。琵鹭家族有6名成员,只有黑脸琵鹭是濒危物种。对于栖息于湿地的黑脸琵鹭而言,生态环境的变化才是其濒危的直接原因。
以湿地鸟类为代表的湿地物种是海南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一大类。具有较高生态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海南的保护,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现在保护区和湿地公园里,尤其是一些红树林的区域被保护得还不错。但在保护区之外,城市和养殖业的发展,以及污水的污染等原因,让湿地的生境(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不断地丧失和退化。”卢刚说。在他看来,黑脸琵鹭算得上水鸟中特别的“幸运儿”。
黑脸琵鹭喜爱河口、泥质滩涂和红树林等区域,在海南有几处稳定的越冬地,分别是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东方黑脸琵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儋州新英湾、乐东莺歌海,以及位于儋州和临高交界处的新盈湿地区域。
相对其他水鸟而言,黑脸琵鹭的栖息、越冬地大都在保护区内,让它们的生存威胁较少。十几年来,全球黑脸琵鹭的数量呈较为快速的增长态势。今年5月黑脸琵鹭全球同步调查发现,海南记录到的黑脸琵鹭的数量是106只。
除了萌态可掬的哺乳动物、数量繁多的鸟类物种之外,新版《名录》中的两栖类和爬行类也“分量十足”。窄域分布的以两栖、爬行动物为代表的小型动物是海南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一大类。
“新增加的11种两栖爬行类物种中,鳞皮小蟾、乐东蟾蜍、霸王岭睑虎、海南睑虎和周氏睑虎为海南特有物种,其分布范围较窄,种群资源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汪继超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目前在保护区范围内的两栖爬行类栖息地基本获得有效保护,但保护区范围之外的溪流、沼泽和池塘等湿地生境的保护仍然有待加强。对于栖息地的保护主要是减少林木的砍伐和水质的破坏,降低人为活动的干扰。
与旧版《名录》相比,新版《名录》中我省新增陆生野生爬行动物9种。鳞皮小蟾、乐东蟾蜍作为此次新版《名录》中海南唯二“上榜”的两种两栖类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分布在海拔350米—1400米的低地雨林和山地雨林中,种群分布区狭小,繁殖期对产卵场生境要求较高,因此种群数量相对较低。不过,目前这两种蟾蜍遭受人为捕捉的压力不大,只要能做好适宜栖息地生境的保护,其种群数量就能维持相对的稳定。
我省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161种,包括29种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132种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海南特有种9种:海南麂、海南兔、海南画眉、霸王岭睑虎、海南睑虎、周氏睑虎、海南脆蛇蜥、鳞皮小蟾、乐东蟾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海南代表动物
- 编辑:程成
- 相关文章
-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出台海南161种陆生野生动物上榜 打开珍稀动物
虽然要面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自然法则,但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长、未经驯化的野生动物构就了自然界的野性之美…
-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草案)》发布
- 快收藏!万宁全方位玩海攻略
- 万宁省钱一日游攻略
- 浙江发布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四分法”让垃圾分类简单易懂
- 青岛→海南假日游攻略分享第一天
- 一图读懂2022年度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 @海南人注意!下周上班时间有变
- 从7只增至30只但它仍是海南特有的世界“极度濒危”物种!
- 不要乱投资了来看看澄迈县买房的建议
- 前几年跑去海南买房的那些人 现在又后悔了 为什么!